首份新冠大樣本CT研究:發病3週內病變迅速可篩無症狀者
病毒核酸檢測無疑是確診新冠狀肺炎的“金標準”,不過肺部疾病診斷治療中非常關鍵的CT在這場疫情中也同樣發揮著巨大作用。當地時間2月24日,《柳葉刀》(The Lancet)子刊《柳葉刀-傳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的研究論文“武漢81例新冠肺炎的影像學表現:一項描述性研究”。
該聯合團隊首次對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學的演變進行了系統性的充分錶徵,這篇論文也是目前在知名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新冠肺炎大樣本影像學表現研究文章。研究回顧分析武漢協和醫院和武漢金銀潭醫院兩家醫院經核酸檢測確診新冠肺炎肺炎的81例患者的CT影像資料。旨在描述新冠肺炎患者在病程不同階段的CT特徵,為臨床早期診斷提供參考。
論文通訊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主任兼介入科主任鄭傳勝、武漢金銀潭醫院放射科主任樊艷青。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史河水教授為該文的第一作者,該院韓小雨碩士和蔣南川醫師為共同第一作者。
作者們的實際經驗得出,新冠肺炎的影像學特徵是多樣的,從表面正常到瀰漫性均有。此外,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會獲得不同的影像學結果。作者們提及,在最初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從剛發病到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最短僅為9天。因此,及早識別這些患者非常關鍵。
納入研究的81例患者於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3日住院。31例(38%)直接暴露於華南海鮮市場,15例(19%)是和新冠肺炎患者有近距離接觸的醫護人員,7例(9%)家庭聚集性,其餘28例(35%)沒有明確的接觸史。
81例患者根據發病與CT掃描時間間隔將患者分組:第1組15例(亞臨床期患者;症狀出現前CT檢查)、第2組21例(症狀出現1週內CT檢查)、第3組30例(症狀出現超過1週不足2週內CT檢查)和第4組15例(症狀出現超過2週不足3週內CT檢查)。
武漢協和醫院的CT資料由史河水和韓小雨負責,史河水是一名具有30年經驗的資深胸部放射科醫生,韓小雨是一名有4年解讀胸部CT影像經驗的放射科住院醫師。武漢金銀潭醫院CT資料的兩名讀片醫生則均較為資深,樊艷青有12年經驗,蔣南川有10年經驗。
(A)56歲男性,發病第3天;(B)74歲女性,發病第10天;(C)61歲女性,發病第20天;(D)63歲女性,發病第17天。
研究結果顯示,81例患者中,男性42例(52%),女性39例(48%)。平均年齡49.5歲。四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基礎疾病上無顯著統計學差異。
CT上81例均呈現異常,肺部病變平均累及10.5肺段。其中第1組2.8肺段,第2組11.1肺段,第3組13.0肺段,第4組12.1肺段。人體的肺部共有5個肺葉,左肺有上下2個肺葉,右肺有上中下3個肺葉,每個肺葉又可以細分到肺段(lung segments),左、右肺通常分別有10個支氣管肺段。
該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主要CT表現為雙側(64,79%)、肺外周分佈為主(44,54%)以及邊界不清(66,81%)磨玻璃影(53,65%),多累及右肺下葉(225/849,27%)。
第1組(n=15)主要表現為單側(9,60%,)、多中心(8,53%)磨玻璃影(14,93%)。第2組(n=21)病變多為雙側(19,90%)、瀰漫性(11,52%)磨玻璃影(17,81%)。此後,磨玻璃影持續減少(第3組17/30,57%;第4組5/15,33%),實變和混合型病變為第3組、第4組患者的主要CT表現(第3組12/30,40%;第4組8/15,53%)。
總體而言,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CT顯示肺浸潤性病變,甚至出現在無症狀患者中。發病1-3週內,病變迅速從單側、局灶性病變進展為雙肺瀰漫性磨玻璃影,後期合併實變。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顯示,結合影像學與臨床及實驗室檢查,有助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早期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論文發表的同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放射科Elaine YP Lee等人也在《柳葉刀-傳染病》發表了評論文章“新冠肺炎:CT告訴我們什麼?”。該評論文章肯定了鄭傳勝團隊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在病程不同階段CT特徵的大樣本研究成果,認為該研究為患者臨床症狀開始時CT的演變過程提供了間接證據。
評論文章中提到,這一發現表明,CT是檢測新冠肺炎的一種敏感方式,即使在無症狀的個體中也是如此。當患者有明確的旅行史或者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時,CT可以與核酸檢測一起作為篩查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對一小部分核酸檢測結果呈假陰性的患者中,CT檢測可能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