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新技術!3D打印/複印防護面罩在京研製成功
疫情兇猛,科技界全力戰“疫”進行時。2月25日,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楊衛民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針對疫情特殊狀況,基於前期研究試驗,具有微納濾膜清新空氣微正壓輸入與呼出氣體在線消毒排放功能的“新風正氣”新冠病毒防護面罩研製已經取得初步成功,並有望批量化生產。
據楊衛民所提供資料顯示,該防護面罩根據用戶人群分類可切換為不同功能模式。醫務人員模式中,在輕便負荷和不影響作業的前提下,使醫務人員的口、鼻、眼等容易感染病毒的器官徹底與外界隔離,“新風正氣”新冠病毒防護面罩呼吸阻力低、續航能力強、輕量便攜。另一模式為病患床邊模式,針對”方艙醫院”等病人較為集中的區域,呼吸、說話等易使空氣中的飛沫與氣溶膠含量增高,加劇了交叉感染加重病情的可能性,採用”新風正氣”新冠病毒防護面罩不僅能通過納米纖維過濾(0.1微米粒度氣溶膠過濾效率95%以上)使患者吸入健康空氣,而且通過呼出氣體在線殺毒功能對呼出氣體進行殺毒處理,以確保周邊空氣的新鮮度,避免交叉感染。
“在面罩中,氣流分成兩路,呼入通道與呼出通道。呼入通道中,通過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隔離膜(新國標GB/T32610-2016 A級標準,0.1微米粒度氣溶膠過濾效率95%以上)淨化空氣,呼出通道則通過酒精消毒,再經過該通道隔離膜。面罩製造基於材料PVT特性的智能模塑成型技術,3D打印/複印一體化製造技術能夠較快實現規模化生產。”楊衛民解釋。
此外,自疫情爆發以來,基於英藍實驗室創新成果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開發的口罩已全部應用於戰疫一線。同時,利用3D打印/複印一體化製造技術快速製造出帶側光板型的護目鏡2000余副,為湖北武漢、孝感等多地抗疫一線的環衛工人提供及時健康防護,還捐贈給北京多家三甲醫院和北京環衛集團、中信環境等單位。
楊衛民為北京化工大學英藍實驗室學術帶頭人,也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英藍實驗室圍繞“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研究,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高端裝備”領域系統深入地開展高分子材料精密成型原理及裝備、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重大關鍵裝備以及節能裝備等研究工作。
(配圖為3D複印設備,由楊衛民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