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下一步我幹啥,你猜
路透社和幾家外媒發布了一條關於特斯拉與寧德時代合作的新消息,讓業內人士和特斯拉粉絲們爭論不休。多家媒體據所謂“內部人員消息”得知,特斯拉將採用寧德時代“無鈷”鋰離子電池(下文統一用“鋰電池”代替),但沒有進一步的任何細節消息。
之後特斯拉對此並未作任何回應,而寧德時代對此的回應是:“一切以公告為準。”
依據“無鈷”鋰離子電池的線索,人們聯想到了寧德時代量產的LFP鋰電池(LiFePO4,磷酸鐵鋰電池),又因為LFP鋰電池較低的能量密度,繼而想到了去年9月寧德時代在2019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的CTP(Cell to Pack,電芯直接整合進電池包)技術,並以此猜測特斯拉將會採用寧德時代的LFP鋰電池以及CTP技術,甚至是寧德時代超級快充(8%~80%僅用15分鐘)等技術。
一時間,關於LFP電池和CTP技術的各種猜測不絕於耳,但拋去無聊的爭論之外,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一個:“特斯拉真的會採用LFP電池麼,如果採用LFP電池是否導致特斯拉續航退步?”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得從電動車續航開始講起。
續航之王
特斯拉之所以能在電動汽車領域站穩腳步,除了自動駕駛、操縱性等一些優點之外,最關鍵的就是其續航一直領先於其他對手。早在2012年特斯拉發布的初代Model S,其續航甚至比現在幾家豪華車企的電動車還要優秀,不僅如此,特斯拉隨後在更新換代以及不斷升級後,Model S的續航更加誇張。
馬斯克近期在推特發布了一條信息稱:“特斯拉Model S的EPA續航已經升級至390英里(630公里),近幾個月生產的特斯拉Model S/X續航都已經超過了EPA測試的標稱續航,同時將會通過OTA升級給現有用戶升級,提高續航。”
官網Model 3續航數據已經從此前的373英里(600公里)改為了390英里(630公里),Model X續航數據從此前的328英里(528公里)改為了351英里(565公里)。且根據馬斯克所說,該數據依然是保守估計,如果更換輪胎續航能超過400英里(644公里)。
(注意馬斯克的第二條回复:最近幾個月非常多的硬件改進,劃重點,下文要用)
此處不多解釋為什麼不同測試工況下的續航不同,只需要記住續航最接近真實情況的是EPA工況,其次是WLTP工況(目前國內採用的國標綜合工況法就是這種),最後是NEDC工況。根據大量數據的對比,可以大致算出國標工況續航/EPA續航約等於1.14,也就是說在中國標稱的續航數,除以1.14後基本就是美國市場EPA續航數值。拿兩邊市場相同硬件的Model 3長續航版本舉例,國內標註的續航為590公里,美國標註的續航為322英里(518公里),比值為1.138,而早期國內採用的NEDC則要除以1.43才約等於EPA續航。
回到主題,特斯拉能夠稱霸電動車續航多年,並非只是電池技術的優秀所能達到的,是電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電池管理系統)、溫度管理系統、風阻係數等多方面技術綜合的結果。舉個簡單的例子,市面上擁有比特斯拉電池包更大容量的電動車,其續航卻不如特斯拉的比比皆是。
那麼既然續航如此之好,為何要換電池呢?
三元鋰電池的優劣
市面上由於特斯拉的影響以及電動車發展的必要,對電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來越高,原因很簡單,能量密度決定著在有限空間和重量範圍內,能夠加裝多大的電池,從而影響續航能力。而三元鋰電池(鎳鹽、鈷鹽、錳鹽、三種複合正極材料被稱之為三元)由於其優秀的能量密度,所以認定為是最合適的方案。
NCA也好,NCM也好,根據其不同材料的佔比,被稱之為811、622等多個名稱。下文皆以行業普遍採用的811結構為標準。
基於三元鋰電池的工作原理(電池知識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200電池進化史),要實現較好的能量密度,鈷元素不可缺少,鈷能夠為化學結構帶來熱穩定性(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而鎳元素比例的提高也可以提高能量密度。但由於鈷的價格非常昂貴,所以電池產業逐漸增加鎳的比例,同時配合其他元素去穩定化學結構,以保證安全性,比如錳和鋁,這也是為什麼行業中主流方案皆是NCM(鎳鈷錳酸)和NCA(鎳鈷鋁酸)三元鋰電池。
但問題來了,首先是三元鋰電池中,鎳、鈷、錳元素皆為有毒元素,所以發生意外時,其元素的釋放可能導致安全問題;其次,鎳元素在地殼含量排名24位,錳在地殼含量排名12位,雖然鈷也不算稀有,排在31位,但其資源絕大多數儲存在剛果,由於政治動亂、童工使用、暴動等各種原因,加上產業寡頭的控制,鈷的開採不僅存在“血鑽”的影響,價格還在連年攀升,2018年時,每磅鎳為4美元,每磅錳為0.93美元,而鈷則是40美元每磅,且數字還在上升。
並且不僅鈷的開采和價格有問題,鎳的開採同樣存在危機。雖然全球鎳資源儲量豐富,但由於鎳礦資源以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為主,而硫化鎳經過長期開採面臨枯竭,導致紅土鎳礦需求增高。然而紅土鎳礦的主要產地印尼在2019年10月曾發布禁令,禁止紅土鎳礦對外出口,從而導致鎳的價格也進而上漲。
由於上述多種原因,其實行業內多家企業都在尋求答案,即便暫時找不到替代品,也想方設法減少鈷的使用。例如特斯拉歷代採用的鋰離子電池,其實一直在減少鈷的使用。
根據2018年馬斯克在推特的消息,特斯拉所採用的電池,其鈷的使用已經低至3%,並且稱下一代電池產品將會杜絕鈷的使用。
此外,特斯拉在去年收購超級電容&固態電池公司Maxwell、爆出100萬英里壽命的電池配方專利,和前一陣收購初創電池公司SilLion、特斯拉在弗里蒙特建造電池生產線,都在顯示特斯拉一直在尋求新電池技術。
(專利中100萬英里壽命的新電池配方名字)
那麼LFP電池的爭議點在哪呢?
特斯拉目前採用的是松下提供的NCA(鎳鈷鋁酸)三元鋰電池,其單電芯能量密度目前在250Wh/kg左右,而LFP單電芯能量密度最高僅有190Wh/kg,所以根據“數值大”獲勝原則,推導出如果特斯拉採用LFP鋰電池則會導致續航下降。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僅計算單電芯能量密度是不夠的,電動車所搭載的“能量來源”是電池包,而非單個電芯,電芯需要加入安全系統、溫度管理系統、BMS等諸多硬件之後,整合為電池包,才能被電動車所使用。
雖然特斯拉所採用的NCA鋰電池的確由於配方和技術優勢,達到了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由於要保證溫控及安全性,特斯拉整個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差不多在170Wh/kg左右。而寧德時代目前已經搭載於量產車的LFP鋰電池雖然單體能量密度僅有175Wh/kg左右,但採用了CTP技術其係統的能量密度已經能夠做到160Wh/kg。
(資料來源:CIAPS,GGII,松下財報,特斯拉財報,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外更重要的是,從Model S到Model 3的電池包變化就能看出,特斯拉也在採用類CTP技術。需要說明的是,幾乎所有電動車所採用的電池包,無論是圓柱形電池,還是方型電池和軟包電池,全部都是由單個單芯(Cell)組成電池模組(Module),再整合入電池包(Pack),這種方式具有維修時可以單獨換某一個模組、便於工廠生產等優點,但缺點也很明顯,由於模組的存在,所以會導致更多的結構增加重量和占用體積,由此導致整個系統的能量密度下降。所以特斯拉在後來設計Model 3時,就簡化了模組的存在,由原來Model S的15個模組(另一個版本16個模組),簡化為了Model 3僅有的4個模組,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系統的能量密度。
(Model S電池包)
(Model 3電池包)
馬斯克在今年1月參加Third Row Tesla的播客節目時,曾提到設計Model S時考慮了維修便捷以及更換電池包等因素,所以將電池包設計為多模組,而現在Model 3不能便捷更換電池包,加之整個電池和電池系統技術逐漸成熟,未來將會考慮CTP技術,將電芯直接裝入電池包進行統一管理,從而進一步提升系統能量密度。
(特斯拉在2013年展示的Model S換電技術,後來並沒有推向市場,但在展示階段,換一次電池總共花費1分35秒)
這種趨勢是全行業的,比如寧德時代在2019法蘭克福車展展出的CTP技術,比亞迪在去年年末展出的“刀片”電池技術,全部都是從電池包角度入手,在電池技術本身沒有突破性進展時,通過結構設計入手,在保證安全、性能的同時,通過提高電池包中電芯的佔用率,從而提高整套系統的能量密度。
(寧德時代CTP技術)
(比亞迪“刀片電池”CTP技術)
根據寧德時代的說法,採用CTP技術後,其電池包的零部件數將減40%,系統能量密度未來將會提升到200Wh/kg左右,按照特斯拉目前Model 3的75kW·h(實際容量在80kW·h左右)電池包,同樣重量(477.3kg),如果搭載寧德時代CTP電池包後,其總能量將提升至95kW·h左右(實際容量)。
此外LFP鋰電池中,不僅幾種元素都非常豐富,且相比於三元鋰電池,毒性低很多。最重要的是LFP鋰電池價格相對較低,因為近幾年三元鋰電池的需求暴增,和沃特瑪的暴雷,導致庫存量激增,從而使得LFP鋰電池的價格陡降。
根據GGII數據,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為0.83、0.75元/Wh,而到2020年,根據CIAPS數據,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已下降至0.77、0.64元/Wh,而三元與鐵鋰電芯的價格已下降至0.64、0.51元/Wh。鐵鋰當前單位價格低於三元15%以上。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對寧德時代成本的測算,材料價格導致的正極成本下降與更簡單的熱管理、BMS導致的電池包環節成本的下降使得寧德時代當前三元成本較鐵鋰低20%以上。
不僅如此,LFP鋰電池還有一個重大優勢,那就是LFP鋰電池安全性和壽命要高於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中,之所以特斯拉採用NCA鋰電池,是因為雖然相較於NCM鋰電池來說,安全性稍差一些,但其優點也很明顯,能量密度高、壽命長、充放電性能好(動力、快充等方面);而LFP雖然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鋰電池,但壽命較長,一般的三元鋰電池充放電壽命在1500~2000次之間,而LFP鋰電池則能做到4000次左右的循環壽命;另外電池安全中最關鍵的熱失控問題,在三元鋰電池中一般為200~300度,而LFP鋰電池則為350~500度。
毫無缺點的LFP鋰電池?
如果對鋰電池稍作了解,或者看過筆者那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文章(200年電池進化史)的,就會發現對鋰電池做出巨大貢獻的約翰·B·古迪納夫( John B.Goodenough),不僅極大推動了鋰化合物在鋰電池中的發展,他還在鋰電池方面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1997年,一方面由於鈷酸鋰結構在長時間使用後會發生“崩塌”,造成性能下降,另一方面鈷礦石非常昂貴,導致其成本太高。75歲的古迪納夫又發明出了LFP鋰電池,震驚了世界,而當古迪納夫90歲之時,他又做出了另一個決定,研究全固態電池技術……
或許從上文分析中你會覺得LFP電池好像除了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稍低之外,似乎一切都很完美,那麼從1997年就研發成功的LFP電池,為何遲遲沒能被電動車採用呢?
LFP電池並非沒有被採用,而是因為其安全性和壽命長,被廣泛用於公共交通序列的電動車,但也因為其能量密度差的原因,遲遲不被家用車所青睞,只能用於固定線路的大巴等車輛。
上文說系統能量密度似乎已經不弱了,但是未考慮振實密度問題,也就是單位體積下的能量數,特斯拉Model 3所採用21700三元鋰電池(NCA)其單體單芯振實密度能達到773Wh/L,即便是一般的三元鋰電池單體單芯也能做到500Wh/L左右,而LFP鋰電池單體單芯則平均在210Wh/L左右。
(一般情況下,LFP、NMC、NCA鋰電池能量密度、振實密度和標稱電壓)
從而導致的問題是,在有限的電動車空間中,如果採用LFP鋰電池,要么犧牲空間,要么犧牲總能量,由此也不難發現,市面上採用LFP鋰電池的車輛幾乎無一例外車內空間十分局促。此外,LFP鋰電池還存在幾個問題。首先是在製備過程中,氧化鐵在高溫環境下肯能被還成稱單質鐵,從而可能導致電池的微短路,導致危險產生;其次是製造成本相對較高,雖然其材料成本並不高,但由於生產工藝問題,LFP鋰電池成品率較低,導致產品一致性差。
此外最重要的,根據筆者近期體驗的Model 3長續航版本以及數據來看,特斯拉所採用NCA鋰電池受溫度影響不嚴重,0度左右“損耗”大約在10%左右,-10度左右在15%左右;而LFP鋰電池則在低溫下表現非常差,0度左右“損耗”就高達30%~40%左右。
那麼特斯拉會採用LFP鋰電池麼?
其實從透漏消息的來源來看,由於沒有任何細節信息,結合前一陣寧德時代發布的合作公告,特斯拉並未明確說明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方式。
(寧德時代此前發布的雙方合作公告)
寧德時代在中國的確是鋰電池行業的巨頭,其LFP鋰電池市場佔有率和三元鋰電池市場佔有率皆超過的一半,但並不代表特斯拉將大量轉型將LFP鋰電池應用於國產版Model 3或者Model Y身上,這一切不過是有些人的臆想罷了。
不過根據馬斯克在播客的所談CTP技術應用,以及前一陣宣布將在中國建立設計和研發中心等消息來看,很有可能特斯拉只是與寧德時代進行技術合作,展開前瞻性的準備性研發,從而為風雲突變的電池市場做準備。
1月19日,特斯拉宣布計劃在中國建立設計工作室和研發中心,且公佈了新的設計圖紙。特斯拉還發布了招聘啟事,將招募設計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同時,特斯拉還廣泛徵集富含中國元素的特斯拉設計圖紙,徵集截止日期為2020年2月1日。
特斯拉與松下之間的關係可謂是錯綜複雜,一方面馬斯克強壓松下電池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內華達超級工廠由雙方出資;表面看上去松下電池因為特斯拉的快速發展,會過得非常好,實際上松下電池直到2019年Q4季度也才實現盈利。反過來,特斯拉也受制於松下的供貨量,從而導致能源產品和產量受限。
所以鬆下和特斯拉都需要新的盟友來保證自身的利益,松下前一陣與豐田簽訂合同成立電池工作,而特斯拉則在中國建廠後分別向LG和寧德時代投出了橄欖枝。這其實都無可厚非,畢竟作為企業,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其實對於特斯拉來說,電池是誰家的並不重要,關鍵是產品要足夠好,成本足夠低,剩下的難題對於馬斯克來說,“不可能”向來都不是問題。
馬斯克曾在無數次採訪中被問及如何成功的秘訣,他無一例外都會提到一個看似簡單卻很難做到的原則—— 第一性原則。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對該原則的解釋是:“在每一個系統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則,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簡單理解就是把事情或問題拆分開為最基本的組成,從源頭解決問題。平時人們總會以“模仿”的思維模式“學習”別人,雖然有利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便利和節省時間,但如果你身邊站著的都是“錯誤”的巨人呢?第一性原則所指的就是跳出慣性思維,打破可參考的經驗,回歸事物本身,想方設法達到目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吃一個美食,發現店鋪賣的太貴了,你最終放棄了,因為按照慣性思維,價格超出了自己能接受的範圍,所以不了了之。而使用第一性原則的思維則是,既然你要吃一個美食,關鍵是如何得到這個美食,既然買不到,那麼查一下這道美食的材料價格是多少,發現能夠接受,所以為了吃到這個美食,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購買材料,然後藉助菜譜動手製作,最終享用到這個美食。整個事情的關鍵在於你對目標有多堅定,以及跳出“多數人”的慣性思維,回歸解決問題的本質,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嘗試去實現。
特斯拉曾在2007年公開過初代產品Roadster電池系統的技術細節,解釋了為何當初選用松下1865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其中最為關鍵的三點分別是:安全、性能、成本,作為一家致力於將電動車推向全世界的車企,安全是底線,性能是招牌,而成本則是命脈。松下的18650鋰電池是特斯拉工程師在嘗試了500多家供應商之後,能夠保證成本基礎上,做到安全和性能兼併的唯一選擇。
馬斯克此時所要達到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購買特斯拉電動車”,那麼就必須要“保證公司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基礎是“產品足夠好且能盈利” ,那麼無論後面通過什麼方式去實現,都必須建立在這一級基礎上,所以要實現盈利勢必意味著成本控制,否則既不能滿足“性價比高”也不能滿足“盈利”。
所以選用NCA鋰電池是當時市場最優選擇,而為了應對其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特斯拉在安全性上大費周章。基於松下18650鋰電池已經是確定方向後,要解決的就是龐大的BMS電池系統管理問題,以及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問題。
根據Munro Association公司拆解特斯拉Model 3的研究報告,特斯拉的BMS系統無論是硬件高集成度和效率,還是電路板的軟硬件控制系統,都屬於業界佼佼者;而熱管理系統更是令人震撼,通過膠質材料填充進不同圓形鋰電池之間,加上波浪形的液冷管道,特斯拉熱管理系統在相對嚴苛環境下,將電池單體之間溫差控制在8度之內,並保證不同模塊之間溫差在9度之內。
(綠色為膠質,提供固定和散熱,以及熱保護)
(特斯拉電池包熱管理示意圖)
同樣的,仍然基於上述原則,由於電池的能量密度對比汽油來說要差很多,50kWh的電池也僅僅抵得上22.7升汽油,所以任何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對電動車來說都是“災難” 。
(整套熱管理專利)
所以為了解決空調的耗電以及熱能源浪費,特斯拉團隊還為此研發了一套集合電機、電路板、空調、電池熱管理於一體的系統,並僅用一個水壺大小的水箱,就能高效完成所有系統之間的溫度管理。
(或許是特斯拉團隊的工程師非常自豪這個Super bottle,在量產零配件版本中,在水箱體外面都印有一個特斯拉超人形象)
繞了一大圈,其想表達的核心意思是,對於特斯拉來說,採用哪種產品或者技術,本質上只用看它是否符合特斯拉的“目標”。如果符合,那麼即便有困難,也會有一群工程師想辦法攻克,只要是有益於特斯拉對產品的願景以及成本的控制。
但顯然,LFP鋰電池除了壽命之外,並未填補多少特斯拉的痛點。因為LFP另一個優點安全性,特斯拉通過軟硬件配合已經做到相當優秀了,目前特斯拉電池包防護結構能支撐外部溫度800度左右的高溫考驗,而特斯拉之前失火事件只存在於2016年前Model S車型中第一代未升級的電池包,隨後升級過的Model 3在全球累計幾十萬銷量情況下,僅有幾例醉駕後發生嚴重事故,導致電池包嚴重受損失火的,關鍵的是這幾例事故中乘客都安全離開了車輛。
僅剩的最大優勢就是成本降低,然而由於產能和技術革新,三元鋰電池的價格整體也都在不斷降低。
所以依照上述所有的分析,以及馬斯克一貫的做事風格,此次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無鈷電池合作”消息,筆者猜測只會有二種可能性:一是根據馬斯克前一陣在推特發布“將在中國快速推進太陽能屋頂以及能源系統”的消息,其LFP鋰電池可能應用於特斯拉能源系統,而非Model 3國產版;二是根據LFP目前在量產車應用情況,和特斯拉在電池領域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特斯拉很可能與寧德時代在“無鈷”電池領域展開深度技術合作,為將來的電池供應商做提前準備,而非現階段大批量使用。
因為,僅僅依靠結構的變化獲得的系統能量密度提升,還遠不足以顛覆電池行業或電動車領域。而特斯拉將在4月“電池及動力總成大會”或許才會真正公佈顛覆行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