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探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
學術期刊《柳葉刀-胃腸病與肝病》刊登一則評論文章,探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評論稱,考慮到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糞便排泄證據,以及它們在利於糞口傳播環境中保持存活的能力,新型冠狀病毒也有可能通過該途徑傳播。
上述評論文章題為《冠狀病毒的腸道感染:SARS-CoV-2可能通過糞口傳播嗎?》(Enteric involvement of coronaviruses: is faecal–or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possible?),作者是新加坡陳篤生醫院(Tan Tock Seng Hospital)普外科的Charleen Yeo、Sanghvi Kaushal和Danson Yeo。
評論還提出新型冠狀病毒糞口傳播可能性研究的未來方向。作者認為,應進行環境研究,確定病毒在有利於糞口傳播的條件下是否存活;研究糞便中病毒RNA濃度是否與疾病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胃腸道症狀相關;還需研究在疾病潛伏期或恢復期的糞便中,能否監測到病毒RNA。
評論指出,在處理冠狀病毒病人的糞便時,必須遵守嚴格的預防措施,醫院下水道的污水也應適當消毒。還應強調經常和適當手衛生的重要性。
糞便中存在活病毒,糞口傳播需進一步研究
糞口傳播指細菌、病毒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後,又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接觸到他人,重新進入人體消化道,從而引發感染。常見的通過糞口傳播的疾病有甲肝、戊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等,還包括一些寄生蟲疾病。
據新華社2月13日報導,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專家表示,是否存在糞口傳播目前還需進一步研究。
2月13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據廣東通報,廣州醫科大學聯合廣州海關及中山五院從新冠肺炎患者糞便中分離到病毒。
米鋒表示,部分病例早期的症狀中有腹瀉等胃腸道的症狀,患者糞便的標本中核酸檢測陽性或分離到病毒,提示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毒在消化道內也可以增殖。通過對病例臨床表現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狀是初發症狀還是並發症狀,發熱、乏力、乾咳仍然是最重要的臨床表現。糞便中分離到病毒並不意味著該病主要傳播途徑發生變化,仍為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為主,消化道的傳播(包括糞口傳播),在全部傳播中的作用和意義仍需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人類冠狀病毒可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症狀
上述《柳葉刀-胃腸病與肝病》評論文章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基因組序列與SARS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有82%的相似性,且均屬于冠狀病毒家族的β屬。目前已知,人類冠狀病毒如SARS病毒和MERS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可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症狀。
文章介紹,在2002至2003年爆發的SARS中,16%-73%的SARS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出現腹瀉,通常見於在發病第一周。從發病第五天起,糞便中檢測到SARS病毒RNA,且糞便標本中病毒RNA陽性的比例逐漸上升,到發病的第11天達到高峰;即使在發病30天后,病毒RNA仍存在於一小部分患者的糞便中。SARS病毒胃腸道感染的機制被認為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細胞受體。
2012年,MERS病毒最初爆發時,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現腹瀉或腹痛等胃腸道症狀。一些患者最初出現發熱和胃腸道症狀,隨後出現更嚴重的呼吸系統症狀。研究人員曾在14.6%的MERS患者糞便樣本中發現MERS病毒RNA。有體外研究和體內研究提示,MERS病毒的肺部感染繼發於腸道感染。
評論文章指出,在武漢的早期報告中,2%-10%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胃腸道症狀,如腹瀉、腹痛和嘔吐。其中,入駐重症監護室患者的腹痛發生率高於不需要重症監護室護理的患者。10%的患者在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出現前的1-2天出現腹瀉和噁心。美國一名患者的糞便中則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RNA。評論稱,ACE2受體的結合親和力是決定其感染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結構分析預測,新型冠狀病毒不僅以ACE2為受體,而且比2003年SARS病毒株更有效地利用人類ACE2。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糞口傳播
評論表示,現有的數據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SARS病毒和MERS病毒可以在有利於糞便-口腔傳播的環境中生存。兩所北京醫院治療SARS患者的污水中曾發現SARS病毒RNA。研究人員將SARS病毒接種到從醫院獲得的污水中,發現病毒在4℃下可保持14天的傳染性,在20℃下僅能保持2天傳染性。
SARS病毒在乾燥後可存活2週,在22°C-25°C和40%-50%相對濕度下存活5天,隨後傳染性逐漸下降。MERS病毒在低溫、低濕度條件下存活,可在20°C和40%相對濕度條件下,在不同表面上存活48小時;但在30°C和80%相對濕度條件下,它的存活時間下降到8小時。目前,還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存活率數據。
作者認為,SARS病毒和MERS病毒在不同條件下的存活能力以及它們環境中長期存在,表明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接觸或污染物傳播。SARS病毒和MERS病毒在低溫、低濕條件下都可存活。儘管直接的飛沫傳播是一種重要的傳播途徑,但糞便、環境污染等也可能導致病毒傳播。考慮到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糞便排泄證據,以及它們在利於糞口傳播環境中保持存活的能力,新型冠狀病毒也有可能通過該途徑傳播。
作者在文末提出新型冠狀病毒糞口傳播可能性的未來研究方向。
他們認為,應進行環境研究以確定病毒在有利於糞口傳播的條件下是否存活。腸道感染與病毒排泄研究方面,則應該探討糞便中病毒RNA濃度是否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胃腸道症狀相關。同時,還需研究在疾病潛伏期或恢復期的糞便中,能否監測到病毒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