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平均體溫在逐年降低這對生理機能意味著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導,37攝氏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臨床上和醫學教科書中都把37℃視作人體的“正常”平均溫度。但一項新研究指出,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如今已有所下降,並且研究人員認為自己也許知道其中的原因。
資料圖
平均體溫的測定
1851年,德國萊比錫城一位名叫溫德里希(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的醫生在收集了約2500人的體溫信息後,首次定下了37攝氏度(98.6華氏度)的體溫標準。“他把能找到的人的體溫測了個遍,無論他們健康與否,然後寫了一本介紹體溫與疾病之間關聯的書。”此次研究的資深研究員、斯坦福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及政策教授朱莉·帕森內特(Dr。 Julie Parsonnet)介紹道。溫德里希的研究還強調了不同性別、年齡、體重和身高的人體體溫變化,“他的結論幾乎全部正確,可見他肯定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這些體溫數據。”
自溫德里希做了這一開創性工作之後,醫生們至今仍將體溫作為判斷某人健康狀況的關鍵標誌之一。如今我們知道,體溫在一天之內的浮動範圍可達0.2℃,年輕人的體溫往往高於老年人,並且女性體溫通常高於男性,具體取決於所處的月經週期階段。此外,人體體溫還會受天氣、身體活動和進食情況的影響。
但人類體溫為何普遍在37度左右浮動呢?
有證據顯示,身體為了確保體內眾多器官和化學反應的順利運作、以及預防真菌感染,會將體溫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上。但據1月7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稱,理想體溫也許不再是37攝氏度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自19世紀初以來便一直在下降,大約每10年降低0.02攝氏度。21世紀出生的美國男性的平均體溫比19世紀初的美國男性低0.58攝氏度;21世紀出生的美國女性體溫也比19世紀90年代的女性低0.32攝氏度。問題是,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冷和熱
作為一名感染病研究人員,帕森內特花了多年時間研究一種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疾病。幽門螺桿菌會引發食道、胃部和小腸潰瘍,還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不過,美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近年來有所下降。
“我研究幽門螺桿菌已經30年了,所以我很清楚,美國感染該細菌的人數變得越來越少。”這一變化反映了一個更大的趨勢:與生活在19世紀的人相比,現代人患傳染病的概率要小得多。19世紀的人可能遭遇瘧疾、長期創口、結核病、牙病、痢疾等一系列問題,但現代人的體內很少出現這些病菌,免疫系統也因此無需時刻處於過載狀態。
而帕森內特想弄清,體內微生物的減少是如何逐漸改變人體的生理機能的。為此,她和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們一起分析了大量數據,包括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上世紀70年代和21世紀初的數據組,體溫記錄總共超過67.7萬條。
結果發現,人類的平均體溫多年來一直在下降。為排除體溫計的進步對數據的干擾,研究人員還分析了每個數據組內部的變化趨勢。結果顯示,每個數據組中都存在體溫不斷下降的趨勢,與使用的體溫計無關。
“人類多年來一直在不斷進化,生理上發生了很大改變。”帕森內特指出,“與19世紀和上世紀的人類相比,現代人的體溫變得更低了。”
為什麼這一點很重要?
此次研究發現和2017年英國開展的一項研究結果遙相呼應。這項英國研究共分析了超過3.5萬名患者的25萬條體溫記錄,結果發現英國人的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比“正常”平均體溫37度下降不少。看來人類的體溫的確在不斷下降,但這對人類生理機能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帕森內特表示,這仍然是個未解之謎。“我們尚未弄清體溫的降低對人類的健康和壽命有何影響。”
體溫的降低也許反映了感染病患病率的下降。這一趨勢大大降低了人體內的炎症發生率。炎症會產生一種名叫細胞因子的蛋白質,而細胞因子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進而產生熱量。
此外,和我們的祖先不同,如今許多人都生活在溫度受控的環境中。“我們不需要費勁維持體溫的恆定,因為房間裡的溫度始終保持在20多度。”
當然,其它國家居民的體溫也許與英美兩國大相徑庭。例如,2008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巴基斯坦國民的平均體溫仍然在37攝氏度上下浮動。但不同人群體溫的微小差別並不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
這可能會影響體內微生物的功能,但我們對此還很不了解。”帕森內特表示。就個人而言,只有劇烈的體溫變化才代表著健康問題,如發燒或低體溫症等等。而從整體來看,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均壽命的延長,平均體溫也許仍會持續下降。
帕森內特還指出,體溫是“體內炎症水平的指示劑。如果能測定某個群體的平均水平,或許可以藉此預測其人均壽命。”她還補充道,人均壽命和體溫未來也許都會趨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