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多新冠病例分析:八成輕中症死亡率男性更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新冠肺炎最新研究。在這項題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論文中,研究團隊選取了截至2020年2月11日傳染病信息系統中報告的所有中國內地COVID-19(新冠肺炎)共計72314例病例,含確診病例44672例。
研究團隊指出,在確診病例中,大多數年齡在30-79歲(86.6%),湖北省佔74.7%,輕、中症病例為主,佔80.9%。死亡1023例,粗病死率為2.3%。男性死亡率比女性高64.7%。
個案調查結果提示,疫情在2019年12月從湖北向外傳播,截至2月11日,全國31個省的1386個縣區受到了影響。流行曲線顯示在1月23日-26日達到峰值,並且觀察到發病數下降趨勢。共有1716名醫務工作者感染,其中5人死亡,粗病死率為0.3%。
論文提到,2019年12月下旬,中國武漢發生了不明原因的群發肺炎病例,引起衛生主管部門關注。2019年12月31日,中國疾控中心派快速反應小組前往武漢。逐個排除了可能的原因包括流感、禽流感、腺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
流行病學調查指向病例感染可能與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有關。1月1日,當地政府關閉華南海鮮市場,並對市場進行了消毒,同時要求進行病例的主動搜索和應急監測。1月3日,中國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了疫情。
早期病例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不如SARS-CoV和MERS-CoV嚴重。但是,發病數迅速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際傳播證據表明,該病毒比SARS-CoV和MERS-CoV更具傳染性。
研究團隊在論文討論環節指出,疫情暴發的早期令人聯想到SARS和MERS,發現了一種與冠狀病毒密切相關的、以前從未描述過的病原體,預示了潛在的醫院傳播和所謂的“超級傳播者”事件,即一次性暴露造成10人以上的續發病例。不幸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確實通過醫院傳播感染了醫務人員。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在任何一家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中發生了超級傳播者事件。
但迄今為止,醫務人員感染以及防護失敗的具體原因仍有待深入調查。
同時,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仍待回答,包括動物宿主的識別、傳染期的確定、傳播途徑的識別、有效治療和預防方法的開發(包括簡便的檢測試劑開發、藥物和疫苗的研發)。
研究團隊提醒,雖然截至2月11日顯示的疫情形勢趨於下降,但疫情尚未結束,尤其是複工後大量人員流動與接觸,增加了新冠肺炎傳播風險,必須繼續落實好社區和勞動場所等為單位的首例病例的發現和處置,防治疫情反彈。
關鍵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摘錄整理原文):
第一,病例
共報告72314例病例,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為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 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確診病例的基本特徵中,大多數年齡在30-69歲之間(77.8%),51.4%為男性,農民或工人佔22.0%,湖北省佔74.7%,80.9%屬於輕/中症。
論文指出,病例分類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僅限於湖北)、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是根據症狀和暴露史進行臨床診斷;臨床診斷病例是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僅限湖北省應用);確診病例是指疑似病例同時具備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者;無症狀感染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
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病日”以實驗室檢測陽性日期代替。其他病例發病日期定義為病例在流行病學調查中自我報告發燒或咳嗽開始的日期。
第二,死亡數、粗病死率和病死率密度
在44672例確診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為2.3%,病死率密度為0.015/10人天,即平均每個患者觀察10天的死亡風險為0.015。在≥80歲年齡組的粗病死率最高為14.8%。男性的粗病死率為2.8%,比女性高出六成,女性為1.7%。
按職業劃分,退休人員的粗病死率最高為5.1%。湖北省的粗病死率(2.9%)則高出其他省份(0.4%)7.3倍。
未報告合併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約為0.9%,有合併症患者的病死率則高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為10.5%,糖尿病為7.3%,慢性呼吸道疾病為6.3%,高血壓病為6.0%,癌症為5.6%。
重症病例佔13.8%,危重病例佔4.7%。危重病例的粗病死率為49%,病死率密度為0.325,即平均每個危重病例觀察10天的死亡風險為0.325。
其中,粗病死率是用確診病例死亡數(分子)除以確診病例總數(分母),以百分比表示。
第三,年齡分佈和性別比
患者集中在30-79歲,該年齡組佔確診病例總數比例武漢市為89.8%,湖北省(包括武漢)為88.6%,全國(包括湖北)為86.6%。60歲以上的老年組病例數佔比,武漢為44.1%,湖北(包括武漢)為35.1%,全國(包括湖北)為31.2%。
確診病例男女比例武漢為0.99:1,湖北為1.04:1,全國為1.06:1。
截至2020年2月11日,不同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年齡分佈特徵
第四,時空分佈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確認廣東省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我國內地首例在湖北以外省份報告的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截止2020年2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湖北向全國蔓延擴散
截至1月22日,全國共有23個省份的83個縣區報告了30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西藏在1月30日報告了本省首例自湖北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此,全國除湖北外30個省兩週內都報告發現了新冠肺炎疫情。
研究團隊通過對報告病例的發病日期進行回顧性分析,還原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5個不同時段全國地理分佈變化情況。
截至2月11日,全國31個省份的1386個縣區共報告44672例確診病例(湖北佔74.7%),其中,有0.2%的病例發病日期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有1.7%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10日之前,分佈在20個省份的113個縣區,其中湖北佔88.5%;有13.8%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20日之前,分佈在30個省份的627個縣區,其中湖北佔77.6%;有73.1%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31日之前,分佈在31個省份的1 310個縣區,其中湖北佔74.7%。
截至2020年2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報告日期、發病日期流行曲線。
全部患者按照發病時間繪製的流行曲線。1月24-28日為第一個流行峰,在2月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的異常高值,然後逐漸下降。
確診病例按照發病日期和報告日期繪製的流行曲線。發病人數在1月初開始迅速上升,在1月24-28日達到第一個流行峰,後緩慢下降,但在2月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異常高值,後逐漸下降。
而報告日的流行曲線則顯示,報告病例數在1月10日後快速上升,在2月5日達到流行峰,然後緩慢下降。
第五,湖北以外病例及醫務人員病例
對湖北省以外報告病例,把有武漢暴露史與無武漢暴露史確診病例用兩種顏色表示,根據患者發病日期繪製流行曲線。湖北省以外病例發病高峰期為1月24-27日。大多數病例(68.6%)報告發病前14天內在武漢居住或去過武漢,或曾與武漢患者有過密切接觸。
截至2020年2月11日湖北以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有無武漢暴露史及醫務人員病例按照發病日期分佈
醫務人員病例發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現在1月28日。在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診治服務的422家醫療機構中,共有3019名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1716名確診病例),其中5人死亡。可能存在非職業暴露造成的感染。
2019年12月8日至2月11日全國、湖北、武漢報告醫務人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重症病例及與死亡情況
對1688名有病情嚴重程度的確診病例進行分析,武漢有1080例,佔全國醫務人員發病總數64.0%,湖北除武漢外的其他地區394例(佔23.3%),除湖北外全國其他30個省(區/市)214例(12.7%)。重症比例在武漢為17.7%,湖北10.4%,全國除去湖北外為7.0%。按照不同時段,武漢醫務人員重症比例從最高時38.9%,逐漸下降,到2月上旬12.7%。
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流行病學組名單
馮子健、李群、張彥平、吳尊友、董小平、馬會來、殷大鵬、呂柯、王大燕、周蕾、向妮娟、任瑞琦、李超、王亞麗、黎丹、趙婧、李冰、王銳、牛艷、王霄曄、張麗杰、孫瑾芳、劉伯熙、鄧志強、馬志濤、楊洋、劉輝、邵歌、李環、劉源、張杭傑、曲書泉、羅巍、單多、胡耀華、厚磊、趙振平、劉江美、王洪源、龐元捷、韓雨廷、馬秋月、馬雨佳、陳思、張雪瑩、李偉、楊若彤、李澤武、郭英男、劉欣然、巴哈白克、殷召雪、許娟、王碩、肖琳、徐韜、王麗敏、亓曉、施國慶、塗文校、施小明、蘇雪梅、李中傑、羅會明、馬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