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的口罩,夠不夠用?
復工兩大件:人、口罩,缺一不可。口罩是當下最緊缺的必備生產資料。除了老百姓在微信群尋覓、電商平台秒殺、藥房門口排隊外,採購口罩也成為幾乎每個企業面臨的難題。《IT時報》一共採訪了6位企業口罩採購者和18位一線員工,還原一場來自工廠、網約車、快遞、外賣一線的“口罩實錄”。
01
奔馳2000公里,只為運回10000只口罩
口述人:雲南省斗南物流公司老闆蒲曉強
斗南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也是我工作的地方。疫情爆發以來,斗南的花農們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們的鮮花賣不出去,只得爛在地裡,處理不掉的,只能一把火燒了。今年,花農們肯定沒法過個好年了。
過去,花農的花通過我的車隊發往全國各地,如今,我只是想著能為生活在斗南的人們做些什麼。
當時國內口罩已經脫銷,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在境外工作的朋友。1月27日,好消息傳來,朋友告訴我當地可以買到,每個價格1.2元,我感到很激動,立刻讓他幫我訂購了10000只。
朋友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口罩全部買好。過年期間,快遞停運,他只能幫我把口罩運到雲南河口的申通快遞公司。找不到車,也沒有人,我想了想,打算自己開車把口罩拉回來。
1月30號是大年初六,當時我還在四川南充老家過年。得知我要去雲南,又是疫情期間,家人集體反對。但他們終究拗不過我。早晨11點,我帶上兩瓶紅牛就開車上路了。
當時公路都還沒有封,一路經過了4個檢查站,測量體溫正常就可以順利通行。南充和河口之間的距離是1600多公里,比上海到廣州還遠,路上我不敢多做停留,徹夜奔襲,在昭通服務區吃了一頓泡麵稍作休息後,終於在第二天上午9點到達河口。
取到貨,我懸著的心才放下來。給汽車加滿油,我立即開車折返。這一次我的終點站在雲南斗南。那裡有我的朋友和同事。
不過,這400多公里路就沒有那麼順利了。執勤人員看到我拉了一車口罩,不免細細盤問了一番。當時疫情嚴重,一人只能允許帶200個口罩,多餘的要被當地政府徵用。直到我告訴他們,這一批口罩是用來捐贈的,這才得以放行。
又經過近6個小時的車程,我終於到達了斗南。
我列了一張清單,分別把口罩送到了斗南的派出所、社區居委、斗南花卉市場商戶和所有快遞物流的同行。2月1日當天,口罩很快就發完了。在斗南,我經營的申通快遞網點有8名員工,除此之外,還有一個30多人組成的干線車隊,我甚至沒能給他們留下多餘的口罩。
得知我可以買到口罩,四川老家的朋友委託我幫助當地政府採購口罩。我又聯繫了境外的朋友,又一次發出了幫我採購20萬個口罩的請求。
2月2日當天,我同朋友一道開車再次回到了河口。與上次不同,這回口罩的價格上漲到了3.5元,而且很難買到。一連兩週,我們只得住在河口的賓館,等待境外的朋友將跑了很多地方才採購的口罩一點一點運到河口,再寄回四川。
2月10日,我的快遞公司和車隊正式複工。因為口罩稀缺,我只給自己留了400個,僅能保證開工的最低要求。我想一定要把最珍貴的東西交到最需要的人手裡。
02
三個市郵遞員的口罩,她承包了
口述人:湖北省石首市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楊虹
2月4日上午,我接到了一通來自武漢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的電話,對方想請我幫忙採購一批一線投遞員急需的防護服和口罩,事實上這已不是我第一次接到這樣的請求,襄陽市郵政分公司的電話早就來過了。
即使有湖北省郵政分公司統一採購的防疫物資,在當前嚴峻的疫情下也很難滿足全省生產的需求。根據省分公司統一的指導意見,全省還得以市州分公司為單位自行再採購一部分,這時候我們只能各顯神通了。
譬如這次,襄陽和武漢兩家分公司均為採購口罩想盡了各種辦法,可終究徒勞無獲,畢竟疫情之下的防護服和口罩都是緊俏物資。
我們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松滋市有家防護用品定點生產企業,而我恰恰在松滋市郵政局工作過,所以各分公司老總都不約而同想到了我。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一下子變得很重,襄陽市、武漢市以及石首所屬的荊州市郵政一線員工的口罩都盼著我呢!
儘管我曾經在松滋市郵政分公司積累了多年從事大客戶管理的人脈,但是採購口罩在非常時期對我來說仍舊是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松滋的這家生產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防護服1萬件/日和口罩50萬個/日。而現階段該企業優先要全力保障政府每天30萬個口罩的訂單,在這之後還有十幾家公司排著隊,因此該企業早已對外宣稱不再承接新訂單。
為了說服企業負責人承接郵政公司的請求,楊虹決定直奔他們位於松滋市涴市鎮的生產車間進行拜訪。遺憾的是,松滋城區實行的交通管制使得這一計劃泡了湯。經歷了一番出師不利後,我一面請熟識該廠負責人的朋友幫忙懇求,另一面通過電話向對方介紹我們郵政公司在抗擊疫情中的所作所為。
“投遞員每天奔忙,為無數有需要的人服務。非常時期,這些奮戰在一線的投遞員怎麼能沒有’鎧甲’?”經過不斷溝通,生產企業終於和郵政公司達成了共識。為此,對方決定在確保政府訂單的前提下,通過就近召回部分工人、增加排班等方式,為郵政公司增加一部分產能。
經過銷售部門協調,生產車間在2月4日當晚就開始趕工生產防護服。期間松滋市郵政分公司涴市支局經理胡偉也一直守候在生產車間。2000件防護服一出爐,胡偉就將它們裝上汽車拉回了支局,並在第二天一早將這第一批“鎧甲”發往了武漢市郵政分公司。有了這批物資,前往醫院、防疫物資配送點等重點服務區域時,投遞員都有了“防護服+口罩”,為安全加碼。
截至2月12日,武漢、荊州、襄陽三地的郵政分公司已經收到了這家企業生產的4900件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
03
最無奈是沒貨,最心痛是送不到
口述人:某網約車平台採購人員董元
雖然這個春節大家都無奈被宅在家裡,但對我而言卻如坐針氈。疫情來了之後,我要為同事、為那些在疫情期間尤其是在武漢出車的司機們以保障。
全天坐在狹小的車廂內、接送各色人等、往來於機場和火車站等人多密集場所,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網約車司機是“高危職業”,以一名在武漢接送醫護人員的網約車司機為例,現在如果一天出車10多個小時,他一天至少需要5個一次性醫用口罩以及一個N95口罩。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那時,我們就計劃採購5萬個口罩,以N95為主。此前,我沒有對接過口罩廠商,所以當疫情出現時再去跟口罩廠商建立對接就很難。從接到任務開始,我聯繫了十幾家供貨商,有的發貨了,有的沒貨,有的價格奇高。發貨量僅佔計劃採購量的約1/4,春節前大概收到了1萬餘個口罩,面對龐大的網約車司機群體,還是捉襟見肘。
同事們都在幫忙尋找靠譜的口罩供貨商,合作夥伴、同事、朋友、家人……凡是有一點點希望的,都去“騷擾”,每天給供貨商打幾十個電話。我有朋友春節時去國外旅遊,我也託他幫忙採購口罩,雖然個人的採購數量有限,但聊勝於無,最終,他給我帶回了50個口罩,我也貢獻了出來。
要說最艱難的時候,是春節期間,很多工廠放假,關鍵是物流停運,最心痛的是聯繫到了有存貨的供貨商卻無法運到目的地。我曾聯繫到一家供貨商,可以提供8000個口罩,但無法把口罩運送到武漢,想請他保留這些口罩,但好說歹說也無濟於事,不得不忍痛割愛,甚是可惜。
KN95口罩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從一開始幾元錢上漲到後來十幾二十元,好在公司說只要價格不離譜都可以接受。
現在,離計劃還差5000個左右,在抗疫一線的司機陸續拿到了口罩,雖然離“管夠”還很遠,但也算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疫情還未結束,而我,也在為採購口罩繼續奔波……
04
20萬隻口罩被迫退回
口述人:叮咚買菜張悅
我從1月21日開始著手採購口罩,當天我們向合作供應商採購了第一批7萬個口罩,包括幾千個N95,那時疫情還未肆虐,比較容易買得到。隨著疫情的擴散,加上叮咚有近2萬名一線員工,採購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的難度越來越大。
春節那幾天,上海天天在下雨,配送小哥口罩消耗量較大,前期採購的60多萬個口罩庫存緊張。每天從早上7點到半夜2點,我們小組15個成員在工作群裡討論的都是買口罩的事,研究著關於口罩的知識。考慮到要將N95、醫用外科口罩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我們選擇了KN95、一次性口罩等符合防護標準的替代產品。
特殊時期,為了使購買流程更迅速,我們簡化了內部行政流程,採取更靈活的購買策略,哪怕是只有幾千個,我們也立馬下單。
這中間我們遇到許多困難,因為封路,我們已上車運送的20萬個口罩被迫退回。
幸運的是,辦法總比困難多。上海商務委幫我們找到了4.5萬個口罩資源;浦東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也給我們送來了幾千個口罩;聯合利華、碧虎科技、分眾傳媒等合作夥伴,也先後向我們支援了近2萬個口罩。
近期不少企業開始復工,儘管採購口罩的難度相對變小了,但我們依然保持對口罩質量、種類以及價格等方面的要求。
05
“國外總部寄來的口罩,有零有整”
口述人:思高特自動化設備(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Cathy
2月9日,開工前一天,我看著集團陸續寄來的六箱口罩,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明天終於能開工了。”
我們公司是一家總部在澳洲的大型智能設備公司,國內工廠主要提供設備的設計、採購、裝配和銷售,人不多,40名員工中,辦公室和工人各佔一半。
1月30日,眼看疫情越來越嚴重,短期內控制的可能性不大,戴口罩的需求可能一直要持續數月,但當時國內已經很難買到口罩。於是,我給集團CEO發了一封郵件,請他們幫忙購買口罩。
集團的同事並沒有和我說購買過程,但從收到的口罩數量和批次看得出來,並不好買。一共794個口罩,來自兩個國家三批快遞,第一批只有374個,有零有整;第二批來自兩個國家,各有340和80個。口罩類型各異,有醫用口罩,也有防塵口罩,但不管怎麼說,終於能放心讓員工上班了。
復工是必須的,手頭有一個大型項目,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不上班,肯定趕不上客戶工期,但口罩有限,只能保證家住當地工人復工,工程師都安排了遠程辦公,我已經把電腦給他們寄過去了,其他人就只能暫緩了。
其實,像我這樣的外企,口罩還不算太難買,至少集團在全球都有分公司,多個渠道都能幫忙,有個朋友在國內企業,聽說好不容易才找到杯水車薪的100個口罩。
06
“這時節,能分給你口罩的,都是好兄弟!”
口述人:山東某機械製造企業公司總經理
是的,我就是那個好不容易才找到100個口罩的人。
1月底,我就開始四處打電話找口罩了。手頭有訂單,預計下個月交貨,如果2月不能複工,雖說客戶可能因為疫情寬容一些,但也不能拖太久,畢竟市場競爭激烈,誰也不敢懈怠。
一開始問了我們的耗品供應商,說完全沒貨,只能有了就給我們留著,但什麼時候有,不知道。後來又問了不少朋友,結果大家都一樣,都在為口罩發愁。
在我比較活躍的幾個微信群裡,近期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口罩,大家各顯神通,不時有各種防疫物資的消息扔到群裡,但這些消息真假莫辨。
2月4日,同學群裡有人說可以買到一次性醫用口罩,萬個起訂,我和幾個朋友商量好團購,錢都準備好了,結果朋友擔心這些口罩的質量和渠道,便又取消了。
當地政府提供網絡預約方式提供口罩,規定1個人10天內可以預約5個,但每天數量有限,約完即止。可能登錄的人太多了,我們公司好幾個人連註冊都顯示失敗。這條路也走不通。
後來,終於找到一個朋友。他春節前未雨綢繆,向藥店預訂了5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其實當時,他也只收到200個,剩下300個也要過幾天才到。見我實在著急,說可以先分給我200個用著。我沒好意思要那麼多,但別的地方也實在找不到,便先找他借了100個。
這時節,能分給你口罩的,都是好兄弟。
因為口罩太少,2月10日,我們公司只安排了10幾名員工上班,佔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但也只能支撐一個星期,下週能否正常,完全看我預訂的第二批口罩能不能到貨。
第二批口罩是800個,也是在同學群團購的,每個3.5元,據說這次佢道比較靠譜,大家一起團購了3萬個,預計2月17日能到貨。可2月14日,原定的發貨時間到了,貨卻沒發出來,又說要到2月18日發。
我這心,到現在還是七上八下的,在這批口罩真正到手之前,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
我還算比較幸運,畢竟開工前“化緣”化到了100個口罩。有些企業家朋友,根本“無米下鍋”,都在等這批口罩到貨後,才敢讓員工來上班。
前幾天,耗品供應商告訴我,口罩可以提前訂了,一個4.5元,起訂量3000,但到貨估計要2月中下旬,我想了想,沒訂。
現在全國口罩的產能在逐漸恢復,到2月底,口罩應該沒那麼難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