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在大吃一頓後還會感到飢餓?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每逢節日,我們總是被大餐撐得不行。但等到第二天中午,就又能照常大吃大喝了。仔細想想,這真是挺奇怪的。為什麼我們在大餐之後還會感覺肚子餓呢?是因為吃得太多會把胃“撐大”嗎?
圖片來自於PxHere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相並不是“儘管吃了大餐,但還是會餓”,而是“正是因為吃了大餐,才會感覺餓”。
但首先要弄清楚,這種飢餓感究竟從何而來。讓你感覺想吃東西的那股衝動其實是體內多種生理變化的結果。
胃在飢餓時和飽腹時的大小的確有所不同。在消化食物時,胃會隨之收縮,促進食物進入腸道中。而在食物和空氣在胃裡翻攪、進入腸道的過程中,胃會隆隆作響,即所謂的“腹鳴”現象。由於我們能聽到、並且察覺到這種現象,我們往往將其視作肚子餓了的第一個信號。在腹鳴過後,胃便會在激素作用下重新擴張,做好再次進食的準備。
但進食並不會真的把胃撐大。胃的彈性很大,因此在結束一頓大餐後仍會縮回到之前的大小(大約1至2升)。事實上,大多數人的胃容量都很接近,不受身高和體重影響。
相比於腹鳴,激素的分泌很難被我們注意到。下丘腦分泌的神經肽Y和AgRP、以及胃分泌的胃飢餓素會蓋過使我們產生飽腹感的激素,令我們產生飢餓感。
體型苗條的人體內的胃飢餓素水平往往較高,肥胖人群則往往較低。這可能有些與直覺相悖。你可能會以為,在進食更多的人體內,負責激發飢餓感的激素水平一定也更高。但這種矛盾恰恰反應了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是多麼複雜。
雖然只有三種激素主要負責產生飢餓感,但負責產生飽足感的激素則有十餘種之多。其中,GIP和GLP-1負責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從而調節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幾種激素負責減緩食物從胃中經過的速度,給身體更多的時間消化食物。有些人之所以體型肥胖、胃飢餓素水平卻較低,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謝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餐食,而高水平的胰島素會抑制胃飢餓素的分泌。
CKK和PYY兩種激素是減少飢餓感的關鍵。在做了縮胃手術的人體內,PYY水平總是特別高,導致食慾減退。
此外,儘管胃會通過激素系統告訴大腦自己是否已經“腹中空空”,但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每天的特定時段進食,這也會加強自己的飢餓感。因此,就算我們在午餐時大吃了一頓,到了晚飯時還是可能會餓。
“如果你總是吃完飯後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身體就會把’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和’吃好吃的’關聯起來,導致你只要坐在沙發上,就會產生吃東西的慾望。”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卡洛琳恩·范登阿科爾(Karolien van den Akker)指出,“哪怕在你吃飽喝足、能量滿滿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范登阿科爾指出,吃得太多本身並無壞處。和暴食症不同,過度進食不會與噁心、罪惡感和羞恥感聯繫在一起,只是個不好的習慣而已。但這種後天習得的、對食物的渴望可能會使節食變得非常困難。
當我們將食物的美味(特別是高糖分食品)與特定的時間、氣味、景象和行為聯繫在一起時,一旦我們開始渴望這種食物,就能立即回憶起享用它的感覺。這不禁能激發心理反應,還能激發流口水等生理反應。
你也許聽過“巴甫洛夫的狗”這項實驗。巴甫洛夫會在餵狗的同時搖響一隻鈴鐺。最終,狗隻要一聽到鈴鐺響,就會開始流口水。而人類在這方面並不比狗高明多少。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展示了一些簡單的圖形,如圓形和方塊等等。受試者看到方塊時,便會拿到一塊巧克力。此後每當他們看到方塊圖形,就會開始想吃巧克力。就像狗一樣,人類也能通過後天調訓、在接受到簡單提示時產生對食物的期盼。
“這種關聯很快就會形成,並且只要一小塊巧克力就能做到。”范登阿科爾說道,“產生這種慾望似乎很容易,但戒除很難。你的身體會記得在某個特定時間點吃了一塊巧克力,而只要重複幾天,這種渴望就會變為一種日常習慣。”
有時連情緒也會成為激發食慾的機關。很多人都說,自己在心情不好或身體疲勞時,自製力容易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情緒就會與美味的食物之間建立起直接的關聯。因此每當你情緒不佳,就會產生對食物的渴望。”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產生特定情緒後立即進食,任何情緒都可能激發食慾,哪怕是正面情緒也會如此。並且有大量證據證明,我們和朋友在一起時總是吃得更多。哪怕是你在戒酒、特定的場合、在餐桌旁邊待的時長、以及其它許多因素,都會導致我們在社交時吃得更多。也許與朋友聚餐的愉悅感讓我們更難專注於控制進食量。實驗顯示,只要有人和你邊說邊聊,哪怕你只是在吃一碗簡單的意麵,也會吃得更多。
這一事實對改掉不好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啟示意義。范登阿卡爾表示:“我們幫別人節食時,總是把重點放在讓他們’忘掉’對食物的渴望上。我們還想確保他們明白,吃到某樣美食並不意味著第二天還要再吃一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其它研究顯示,一旦打破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很有可能重新陷回壞習慣的泥潭。
綜上所述,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在享用了一頓大餐後還會感到飢餓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胃被撐大了,而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已經習慣了在特定場合吃得過多。在節日大餐的第二天,只要大腦接收到了與美食相關的提示信息,比如氣味、景象和聲音,就會做好準備開始第二輪大吃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