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何時“醒來”?古老星系或將揭示宇宙轉變過程
對我們的宇宙而言,第一批恆星的“醒來”是一個重要時刻,但在科學家看來,這個時刻也異常難以捉摸。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迄今為止所見過的最古老的星系。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當宇宙只有6.8億年的時候,這些天體就已經完全形成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證據,表明這些星系當時向周圍釋放了大量的紫外線輻射。
那次輻射釋放形成了巨大的氣泡,中性氣體在氣泡中被激發和電離,為天文學家提供了第一張直接描繪宇宙中一個重要轉變時期的圖像。
黎明之前
很久以前,宇宙中還沒有恆星閃耀。在宇宙形成初期,一切物質都很均勻,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平均密度都差不多。這種均勻、中性的宇宙,與宇宙誕生的最初階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更早時期,比如大爆炸後的最初幾十萬年,我們的宇宙是如此的炙熱和稠密,以至於呈現為等離子體狀態;不斷的緊密碰撞也使原子裂解成電子和原子核。
然而,當宇宙成長到38萬年時,所有的混亂都結束了。那時,物質足夠分散,溫度足夠低,使電子可以與原子核結合,形成最初的氫原子和氦原子。這一事件的發生釋放了大量的輻射,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並且備受關注,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數百萬年以來,宇宙一直保持著這種平靜、中性的狀態。但隨著宇宙的膨脹和冷卻,微小的“種子”開始形成,一些氣體的密度由於某種偶然原因而比周圍的環境稍微大一些。這種微小的密度增強使它們具有了微小的引力邊緣,將周圍的物質吸引過來。隨著氣體團的增長,它們有了更大的引力影響,可以吸收更多的物質。在漫長的歲月中,第一批恆星和星係就在寂靜、黑暗、中性的宇宙中一點一點地成長。
宇宙的“甦醒”
我們不知道第一批恆星在什麼時候形成,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是以一種巨大而奇妙的方式形成的。隨著它們的形成,宇宙也不再中性,而是發生了電離。
我們每天接觸的大部分物質都是由完整的原子構成的,而所有的原子核都被電子殼層包圍著。化學反應就如同美妙而復雜的舞蹈,不同原子的電子殼層在其中快速地旋轉並相互結合。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宇宙中並不常見。到目前為止,宇宙中絕大多數物質都是等離子體,就和很久很久以前一樣,電子和原子核自由地獨立存在。太陽是等離子體,其他恆星也是等離子體;星雲由等離子體組成,而恆星和星雲之間的所有物質?也是等離子體。
當宇宙成長到38萬年時,從等離子體變成了中性氣體。今天,在130億年之後,大部分的宇宙又變成了等離子體。一定是有什麼原因將大部分宇宙中的原子分裂了。考慮到我們已經對等離子體宇宙進行了盡可能的觀察,追溯到了最早出現在宇宙舞台上的一些恆星和星系,因此無論這種“再電離”的原因是什麼,這一過程肯定在很早以前就發生了。
天文學家認為,第一代恆星(以及它們作為超新星爆發並死亡的過程)釋放出的極端紫外輻射使宇宙重新變成了等離子體。但令人沮喪的是,我們不知道這一變化發生的確切時間。即使是目前最強大的望遠鏡,以及最深入的勘測技術,也沒有能力回望那麼久遠的宇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宇宙,但中間部分直到現在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我們不知道第一批恆星何時出現——天文學家將該事件稱為“宇宙黎明”——我們也不知道隨後的“再電離時代”何時開始。
等離子體泡
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改變。天文學家正在尋找更加古老的星系,對它們周圍的氣體進行研究,試圖了解宇宙成長和演化中這個重要的時期。最近,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三個星系,它們極其微弱,也小得令人難以置信,並且距離我們異常遙遠。
當我們的宇宙只有6.8億年的時候,這些小星系已經完全形成並開始運作了。這並不奇怪,因為此前也發現過同樣古老的星系。但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個新發現:通過檢測這三個星系附近環境所發出的輻射,他們發現這些星系已經開始向它們的周圍吹出電離的等離子體泡。
換句話說,從這些星系中釋放的輻射已經開始改變周圍的宇宙。這是第一個表明再電離時期仍在繼續的明確跡象。儘管天文學家推測宇宙在十億年時已經完成了再電離,但沒有人想到這一過程會發生得如此之早。
這些星係是即將發射(預計在2021年3月30日)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絕佳目標,該望遠鏡正是為研究宇宙歷史的這一時期而專門設計的。如果研究結果成立,並且未來能發現更多再電離的例子,那我們或許最終能夠從宇宙最古老、劇烈的歷史中理解這一轉變時期。關於該研究的詳細內容已於1月7日發表在預印本論文網站arXiv.or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