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或為穿山甲完整數據待公佈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如何傳染到人?這一溯源工作的早日清晰對疫情防控及其關鍵,但至今仍未確定。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公佈了最新研究成果: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但怎麼樣從蝙蝠傳染到人,中間宿主是什麼?過去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是經過果子狸,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是經過駱駝,這次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什麼也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圍繞冠狀病毒有可能的野生動物來源,肖立華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展了溯源工作。
據介紹,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值得注意的是,SARS時期科學家確認果子狸為中間宿主時,對果子狸SARS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分析得出與人類SARS病毒同源性超過99.8%。此次“相似度高達99%”意味著什麼?
一位病毒學領域的學者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需要看到完整的科學數據,“99%是的相似性,這裡對比的是全基因組?還是一個片段?或者幾個片段?”。
另一位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學者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如果是99%的相似性,大概基因組有200多個突變,應該是2-3年的進化距離,那理論上就還應該有更近的中間宿主,但這個肯定就是重要的中間宿主之一了。”但他同時強調,目前沒有看到具體數據,不好下結論。
對於此次研究團隊成果的發布形式,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在發布會現場介紹,“鑑於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我們選擇將研究結果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希望有助於疫情的科學防控,並為更多科學家開展進一步工作提供借鑒。”
肖立華在發布會上總結道,團隊的結果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對本次疫情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也對野生動物管控的相關政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批患者中大多和武漢華南海鮮城有關是病毒溯源的重要線索。肖立華在發布會上也提到,“現在的證據表明野生動物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早期的病例都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據央視新聞1月26日報導,2019年12月31日,根據中國疾控中心要求,病毒病所選派專家組赴武漢參加疫情防控,2020年1月1日凌晨起草《環境溯源工作方案》 。1月1日、1月12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專家分別兩次赴華南海鮮城,針對病例相關商戶及相關街區集中採集環境樣本515份、採集野生動物販賣商舖相關標本70份,並轉運至實驗室進行檢測。
1月26日公佈的結果顯示,兩批華南海鮮城的樣本共計585份,PCR檢測結果顯示其中33份標本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些陽性樣本分佈在市場上的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93.9%(31/33)陽性標本分佈在華南海鮮市場的西區。
經調查發現,華南海鮮市場名義上是海鮮市場,但實際上卻是個綜合市場。華南海鮮市場西區存在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西區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的區域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舖,而這一區域的陽性標本也比較集中,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14 /33)。綜上所述,高度懷疑此次疫情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
在上述發布會上,沈永義進一步介紹,按目前研究結果,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是蝙蝠。但是本次武漢疫情暴發在冬季,而蝙蝠在冬季處於冬眠狀態,蝙蝠直接感染人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中間需要一個中間宿主。“我們就找了國內市場上常見的野生動物進行檢測,結果就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的病毒跟人身上的比較近。”
此前的1月30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高等學校新發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史衛峰教授等人的研究論文,其中也提到這些細節:疫情的首次報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此時武漢的大多數蝙蝠都在冬眠;在華南海鮮市場上未發現有蝙蝠或出售蝙蝠,但是有許多包括哺乳動物在內的非水生動物。
實際上,目前從華南海鮮市場直接獲取野生動物樣本已是不可能。沈永義在發布會上也提到,“華南海鮮市場早就消毒了,再往前溯源是比較難的,我們後續要做更多工作來證明這條傳播鏈條。”此前的1月1日,也就是武漢市衛健委通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後的第二天,華南海鮮市場休市,並隨後進行了環境衛生整治。
至於此次研究團隊獲得的穿山甲樣本,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馮耀宇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並沒有大規模獲得穿山甲樣本的優勢,實際是應某些單位之邀,因為疾病診斷的原因,讓我們判斷病因而獲得的某些樣品,樣品量目前並不是特別大,我們也希望有更多樣品來驗證,它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截至目前,已有幾份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發表。1月21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與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軒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在線發文,推測武漢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台上發表,新冠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一致性達79.5%,與雲南菊頭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狀病毒一致性高達96%,這表明其自然宿主很有可能是蝙蝠。改成果也於2月3日經同行評議後正式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自然》。
不過,儘管新冠病毒源頭為蝙蝠獲業內多數人認可,然而中間宿主一直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