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16nm兆芯X86處理器測試: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國產處理器何時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個問題幾乎是每一個關心國產半導體的人都在期待的,尤其是國產的X86處理器,在這方面國內主要有兩家公司在做,一個是海光,授權自AMD Zen處理器,另一個是上海兆芯,授權自VIA,但已經開始自研架構。
兆芯最新的處理器是開先KX-6000系列,使用的是16nm工藝,核心採用超標量、多發射、亂序執行架構設計,兼容最新的SSE4.2/AVX x86指令集、SM3/SM4加速指令,支持64位系統、CPU硬件虛擬化技術,同時支持SM3/SM4國密算法,最多八個核心,頻率最高可達3GHz,號稱是國內首款達到3GHz頻率的處理器。
KX-6000系列從2018年就開始說上市,不過這款處理器拖到了去年6月份才正式發布,最近才開始有實物——國產主板品牌深圳芯傑英(Cjoyin)開發出了一款搭載兆芯開先KX-U6780A的主板“C1888”,面向高端PC市場,全款預售價約為4300元,不過開先KX-U6780A的實際頻率還不到3GHz,這款型號頻率最高2.7GHz。
那開先KX-U6780A性能到底如何?原來自媒體二斤自製此前已經發布過開先KX-U6780A處理器的測試了,最近他們的視頻在國外也火了,來簡單看下開先KX-U6780A這款國產CPU之光的性能水平吧。
從圖片來看,開先KX-U6780A的核心面積不大,不過沒有實際指標,看不出來具體多大,猜測應該會在100mm2以內。
開先KX-U6780A的CPU-Z截圖,8核8線程,L1數據緩存32KB、L1指令緩存32KB,L2緩存4MB(4核心共享4MB 總計8MB),但沒有L3緩存,這樣可以減少設計難度、降低核心面積,不過L3緩存對性能提升還是很重要的,缺少L3緩存意味著性能會受到限制。
其他方面,CPU-Z識別出來的電壓只有1.055V,而TDP是70W,這個不算低了,畢竟頻率只有2.7GHz。
二斤視頻的開先KX-U6780A性能測試對比的主要是兆芯上代的ZX-C4580,後者實際上是基於VIA NANO系列處理器改進的,本身就是一款低功耗低性能的處理器,性能其實早就落伍了。
他們主要跑了三個測試,分別是CINBENCH R20、CPU-Z及國際象棋,結果不單獨說了,跟ZX-C4580對比的話絕對是完胜,性能提升100-200%都是正常的。
雖然二斤視頻裡沒有橫向對比其他處理器,不過Hardwareluxx網站匯總了CINBENCH R20的得分,跟其他AMD、Intel的處理器做了對比——開先KX-U6780A的多核845分性能接近AMD的Athlon 3000G ,後者是一款14nm Zen架構、2核4線程、頻率3.5GHz的處理器。
實際上,從CPU-Z的單核性能測試來看,開先KX-U6780A的單核171分的水平也只相當於Intel的酷睿i9-9900K的1/3左右。
如果與最頂級的銳龍9 3950X處理器相比,那麼開先KX-U6780A的性能大概不到後者的1/10,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這樣對比其實也不公平,後者是16核32線程、4.7GHz頻率,而且有AMD數十年的X86設計經驗,兆芯成立不過數年時間,國內做X86的水平還是起步階段。
最後要說的是,國產X86處理器雖然跟頂級CPU相比還很弱雞,但是可用性已經大大提升了,二斤視頻裡對比了遊戲性能,他們用的顯卡是RTX 2060 Super,兆芯ZX- C4580在720p下跑遊戲都卡頓的不像樣,而開先KX-U6780A可以達到60fps,最少也有45fps,這個性能依然無法跟AMD、Intel頂級處理器相比,但是至少能保證可用了。
總之,國產X86處理器,任重道遠,指望幾年時間裡就超過別人數十年的積累是不現實的,關鍵是國產CPU要爭氣,進步幅度要比別人更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