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外賣配送拒絕“面對面”
“哈哈,所有的送藥App都崩了,叮噹、快方等等。”2月1日凌晨,雙黃連脫銷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除了對某些媒體無腦“帶貨”的嘲諷,送藥App崩了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暫且忽略雙黃連造成的騷動,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居民住宅區封閉或半封閉式管理後,到家服務成為人們生活的基礎保障;網上(手機)下單、配送到家這件事突然變成了絕大多數人的首選。
如果說藥物不是日常剛需物品,使用頻率有限,但對於餐飲外賣而言,假如這時服務公司不能給力,人們生活就大感不便了。
但餐飲外賣的風險在於,如何保障履約雙方的安全性?這時,“無接觸配送”開始流行。
2月1日,美團外賣發布《無接觸配送服務規範》,從術語定義、平台信息服務能力、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外賣平台推行“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操作規範。
事實上,在此前的1月26日,美團外賣已推出“無接觸配送”,並迅速實現全國覆蓋。用戶在下單時,可通過“訂單備註”、電話、App內即時通訊系統等方式,與騎手協商一個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門口等,送達後騎手將通過電話和App內即時通訊系統等渠道通知用戶自行取餐。針對醫院地區的送餐,則是通過取餐櫃等無接觸設備送達。
此後多家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推出類似舉措。不止美團,有網友發布微博顯示,收到了蘇寧、肯德基“無接觸配送”的短信提示:
對商家來說,無接觸配送是指商家和配送員的無接觸。對用戶來說,無接觸配送則指用戶和配送員的無接觸。除了外賣,美團買菜也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上線“無接觸配送”,目前有50%的訂單是通過無接觸方式送達。
虎嗅自己體驗了一把無接觸配送,於2月1日上午11點33分在美團外賣下了訂單,訂單頁面顯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配送需要用戶提前指定送餐地點。系統顯示的預計送達時間為12點31分,而12點05分時外賣小哥就打來了取餐電話。也就是說,外賣小哥提前約半個小時到達了指定配送地點。
該美團小哥身著羽絨服,除了口罩並無其他防護措施。他告訴虎嗅,目前商家在餐廳外設置了專門的取餐區域,送餐人員可以直接取走,避免二者接觸。且現在每天的送餐數量較少,“每天能有十單就不錯了,平時能有四五十單。”
就虎嗅近日外賣點餐的經歷來看,無論是送藥、送菜、送餐的上門配送者,僅有的防護措施就是口罩。外賣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目前都因居民區半封閉式管理無法送餐上門,只能在小區門口等待用戶取餐。但外賣配送的效率並未降低,外賣小哥都能按照約定時間甚至提前到達。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為站點工作人員和騎手配備口罩,並在站點配備體溫計、消毒液成為標配,且站點每日全面消毒至少一次,騎手配送箱早晚各消毒一次,但新型冠狀病毒目前以飛沫傳播為主要途徑,配送人員暴露在公共空間的時間多,就意味著接觸病毒的概率比待在屋裡的人大很多。因此工作期間需要更多的防護工具。
此次疫情可能成為無接觸配送實踐的契機。
無接觸配送並不僅僅等同於定點自提。在經濟日報發布的一段視頻中,還提到了無接觸配送的另一種形式,智能取餐櫃。目前已經在北京和武漢進行試點。
無接觸配送服務在當前的特殊情況下,能夠讓醫護等特殊工作者吃飯更放心,但對正常情況下的取餐效率是否有影響、非當面交貨是否會產生其他安全問題,還需更多從業者實踐。
無接觸配送究竟能否長久,最後還是要看回歸常態後消費者的選擇。畢竟通常情況下,用戶對於配送本身的要求,更多是距離到門的服務,只要配送效率不降低,是否接觸到人無關緊要。
文/李小貓不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