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都不堪其擾或許這些小蟲才是侏羅紀的“王中王”
目前為止,兩類重要的外寄生昆蟲,即吸血的早期跳蚤(包括似蚤和刺龍蚤)、食毛的恩氏中生代食毛蟲,在白堊紀都已經發現。加上蟎蟲,至少有3類外寄生物生活在恐龍的體表。恐龍是曾經的地球霸主,但你或許不知道,高大威猛的恐龍當年也有被小小寄生蟲侵擾的煩惱。
恩氏中生食毛蟲的琥珀標本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操秀英
近日,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題為《白堊紀中期琥珀中取食恐龍羽毛的新昆蟲》的論文。該研究發現帶羽毛的恐龍身上寄生有一種與現代蝨類似的昆蟲。這種新發現的昆蟲物種名為恩氏中生食毛蟲,與部分受損的恐龍羽毛同時保存在有著約1億年曆史的琥珀中。
蝨子這類昆蟲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是在恐龍時代還是更早?所有的恐龍身上都有體外寄生昆蟲(寄生在體表的昆蟲)嗎?這些寄生昆蟲對恐龍有什麼危害?
1.65億年以前已經出現了跳蚤
“科研人員很早就關注有關恐龍等脊椎動物的外寄生昆蟲,大約在1970年前後,國外就有相關的化石標本報導,但這些化石標本雖然呈現出跳蚤的相似結構,但缺乏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沒有保存適於吸血的刺吸式’口針’結構,因此在學術界存在爭議。”此次論文的第一作者、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太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2012年,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任東及高太平團隊發現了我國東北“燕遼生物群”侏羅紀時期的巨大跳蚤標本(巨大似蚤)。這些跳蚤有著很長的刺吸式口器,體長達到2.2厘米,高太平分析,巨大跳蚤的口針長度應該是與很厚的表皮層相適應,而同一地層發現的哺乳動物體型只有20厘米左右,不可能是巨大跳蚤的寄主,綜合分析,這種巨大跳蚤應寄生在有羽恐龍和翼龍的身上。
2013年,該團隊再次發現了一類具有演化過渡形態的跳蚤(刺龍蚤),體長大概在1厘米以下,與現生跳蚤的關係更為接近。“2014年我們通過一塊因吸血而腹部膨大的白堊紀跳蚤化石,證實其單次吸血量為0.02毫升,至少是現生蚤類的15倍。”高太平說,“這些化石標本的年代都集中在1.65億—1.25億年前,材料也都來自我國的東北地層,但這些有關跳蚤演化的研究工作,全部是基於昆蟲本身形態特徵的分析,特別是刺吸式口器的結構特徵,沒有相應的羽毛化石。”
也就是說,由於中生代化石記錄(2.5億年前—6500萬年前)存在空白,研究人員對昆蟲取食羽毛行為的起源和演化一直不十分了解。此前,侏羅紀(2.01億年前—1.45億年前)和白堊紀(1.45億年前—6600萬年前)均發現過以血液為食的昆蟲。雖然帶羽毛的恐龍在此期間很常見,但以恐龍羽毛為食的昆蟲之前從未有過報導。
有羽恐龍曾被外寄生昆蟲困擾
更直接的證據出現在2015年。當年,西班牙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緬甸琥珀中的羽毛上發現了一隻寄生的蟎蟲。
高太平說,蟎蟲屬於蜱蟎類,不是昆蟲,而且在石炭紀(3億年前)的地層中就發現了蟎蟲寄生在昆蟲體表的化石證據,而恐龍則大概在2億年前開始繁盛,可見蟎蟲的寄生行為更加古老。在緬甸琥珀中也發現了大量蟎蟲寄生在甲蟲身上的標本。
2017年,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成果,在恐龍化石中發現了吸血蜱蟲寄生。他們在一塊琥珀內發現了被封印的翅狀物,以及上面的寄生蜱蟲。測年後顯示,翅狀物來自公元前9900萬年,也就是白堊紀時期。由於無法和任何一種現行鳥類相匹配,專家認為該翅狀物應來自恐龍。不過,由於DNA降解速度太快,科學家無法通過蜱蟲體內“封印”的血漬來克隆這具恐龍的原型。這一發現將蜱蟲的發現紀年前推到了白堊紀時期。
此次,高太平等中美科學家分析了兩塊約9900萬年前緬甸北部克欽地區的琥珀化石。化石中保存著兩根恐龍羽毛和10種類似蝨子的小昆蟲,其中一根羽毛甚至有被啃咬的跡象。
高太平說,琥珀裡的昆蟲似乎一直在以恐龍羽毛為食,其中一塊琥珀化石中的羽毛上有4只昆蟲,羽毛旁邊還有5只,一隻呈“用腿緊緊倒鉤住羽毛”的姿勢。羽毛有損壞的跡象,羽毛上有洞,這與昆蟲對其的咀嚼一致。
“恐龍羽毛和鳥類羽毛差異很多,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這次我們研究對像中的這兩根羽毛分別為12.7毫米和13.6毫米長,且基本左右對稱,根據已有研究成果,我們判定是恐龍羽毛。”高太平解釋說。
簡單來說,此次研究填補了食毛類昆蟲早期起源和演化空白,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報導的最古老食毛類昆蟲。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史宗岡稱,該研究是關於以羽毛為食的蝨子或蝨子類昆蟲的最早記錄。
恐龍滅絕後蟲子們換個宿主繼續快活
“目前為止,兩類重要的外寄生昆蟲,即吸血的早期跳蚤(包括似蚤和刺龍蚤)、食毛的恩氏中生代食毛蟲,在白堊紀都已經發現。加上蟎蟲,至少有3類外寄生物生活在恐龍的體表。”高太平說,他們根據此次發現及已有研究分析,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脊椎動物的繁盛,為外寄生昆蟲提供了合適的宿主條件,跳蚤取食有羽恐龍的血液,食毛類咬食有羽恐龍的羽毛。
“這些中生代的霸主也是拿這些昆蟲沒有辦法,做人難、做恐龍也不容易。”高太平說,更有意思的是,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了,而這些外寄生昆蟲卻輕易地轉移了宿主,一直存活到現在,成為我們人類的煩惱。
那麼是否只有帶毛的恐龍備受寄生昆蟲的困擾?“目前我們認為,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隨著有羽恐龍、鳥類、帶毛哺乳動物的出現,昆蟲的外寄生行為可能還是比較普遍的。就現有證據來看,早期的外寄生昆蟲對宿主沒有嚴格的專一性,應該帶毛的恐龍都沒有倖免。至於沒有羽毛的恐龍,因為沒有相關的研究證據,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高太平說,“了解外寄生昆蟲的起源時間和演化過程,以及和宿主之間的協同演化關係,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外寄生昆蟲對環境的適應機制,為外寄生昆蟲的預防和治理提供理論基礎。”
相關新聞
除了外寄生昆蟲,恐龍體內也有寄生蟲
早在2006年就有報導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一個生物學研究小組從蒙大拿州發掘出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鴨嘴龍化石。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恐龍的身體內部有微小的洞孔,共達200多處,很可能是類似環節動物或線蟲類的寄生蟲所致。研究人員介紹說,這還是首次發現軟體動物在恐龍體內的“運動痕跡”。他們猜測這只恐龍體內的寄生蟲很可能在恐龍死後仍存活了一段時間。
此外,美國古生物學家在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暴龍骨骼化石上也發現,這只暴龍在臨死前發生過下頜骨病變,並猜測是由單細胞寄生蟲滴蟲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