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有不同性格?為了能更好適應這個世界
據國外媒體報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和厭惡的東西,有些還會發展成癖好甚至怪癖。所有這些品質構成了你的個性,讓你成為你自己。獨特的個性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有趣,當然,有時也會帶來麻煩。那麼,個性從何而來,為什麼每個人的個性會如此不同呢?
在過去25年裡,心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人們的個性由五大基本性格特質組成,即親和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外向性(extroversion)和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每個人的五大性格特質都具有程度上的不同。
與通常的看法相反,人們並不局限於特定的性格類型。通常,沒有人是完全的外向型或內向型,也沒有人是完全的潔癖者或懶漢。儘管少數人可能具有某種極端的性格特質,但大多數人都處於中間狀態。
“我們從研究中得出結論,人們並沒有按類型組織起來,”美國緬因州科爾比學院的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索托(Christopher Soto)說,“每種人格特徵都是一個連續的維度。可以非常高,也可以非常低,而大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
個性也不僅僅局限於人類。研究發現,從螞蟻到猿類,無數的動物都具有個性,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五大性格特質。個性的普遍性指向了生物演化的起源。
“動物和人類在生存上都面臨共同的問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蘇洛威(Frank Sulloway)說,“這些常見的生存問題在五大性格特質中被完美地闡述了出來,這也是人類和動物的性格如此具有連續性的原因。”
例如,盡責性涉及到諸如製定計劃和深思熟慮這樣的行為,在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中,這些行為對於照顧後代、選擇配偶和群體生活至關重要。盡責性的其他方面,比如保持整潔有序,對動物來說也具有演化優勢。根據2015年發表在《整合與比較生物學》(Integrative & Comparative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能織出整潔蛛網的圓蛛科蜘蛛能捕獲更多獵物。2009年發表於《林奈學會生物學雜誌》(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的一項研究稱,築巢更整潔、偽裝更好的達爾文雀能夠吸引更多的配偶。2011年,科學家在《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r)雜誌上發表論文稱,更講究衛生的蜜蜂能清除更多死去的群體成員,從而降低患病風險,增加體重並提高繁殖能力。
有些行為看起來很原始,但卻是個性的表現。“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蘇洛威說,“個性是我們和其他動物表現出來的所有行為,這些行為使我們能夠適應這個世界。”
演化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個性差異會如此之大。根據具體情況,五大性格特質中的每一種都可能為動物帶來優勢。例如,親和性對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一頭獅子向你衝來,你最好還是少一點親和性,多一點攻擊性。由於這個世界是如此不可預測,每種性格特質的不同方面都可能在不同的時間發揮作用,因此,演化出能適應多種情況的單一性格特質並不現實,我們還不如選擇更多樣的性格。“對於你應該表現出什麼樣的性格和行為,並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蘇洛威說道。
個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動物演化早期,這意味著性格特質必須能夠遺傳。因此,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你的個性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母。索托表示,實際上人類有大約一半的性格差異是遺傳的。其餘的個性差異則源於你所處的環境,比如生活經歷和出生順序(蘇洛威解釋道,老大通常比較自信,老二則比較風趣;弟弟妹妹們通常會用幽默來化解哥哥姐姐們對他們的控制)。
你所處的環境不僅塑造了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你還可以根據環境來調整自己的個性。你可以在聚會上更外向,在家里和家人相處時更親和。但如果你需要專注於工作,你也可以很內向,或者在參加競技運動時更有侵略性。蘇洛威說:“沒有一種性格特質或行為表現會在一天中的每一個小時都對你有好處。”畢竟,人類之所以演化,是為了從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學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個性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的基因為個性提供了起點,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基因會一直與我們同在,”索託說,“但隨著我們變老,我們生活經歷也越來越豐富,有了更多的機會來改變基因起點。”
索托表示,當兒童進入青少年時期,他們的親和性和盡責性會暫時下降,比如,他們會更小氣,更懶惰。但研究表明,隨著人們邁向成年,再到中年,生活中的考驗和磨難——不斷增加的責任,更加複雜的人際關係等——會使他們變得更有親和性和盡責性,情緒也更加穩定。根據2015年發表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項研究,我們甚至可以有意地調整自己的個性。
因此,儘管個性可能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但不一定能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