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簽收”亂象仍存“被入櫃”的快遞包裹還有多少?
“包裹被放入快遞櫃”“快遞員不事先通知”“直接收到收貨短信”……《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實施兩個多月以來,上述現象仍有發生,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雙12”,快遞“被接收”的現象愈發嚴重。為了盡可能減少這種情況,豐巢快遞櫃上線“保管設置”功能,未經允許快遞員不可將包裹投遞至快遞櫃,之前菜鳥也推出類似功能。
在業內專家看來,快遞被接收現象近期還無法很好地解決,因為除了國家政策和快遞櫃企業的努力外,更需要從快遞公司著手提升網點福利和快遞員待遇。
“被簽收”亂象仍存
自快遞櫃推出以來,包裹被放入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物流高峰時期,快遞員為節省配送時間,完成配送任務,只能被迫將包裹放入快遞櫃。
在剛剛過去的“雙12”,家住北京朝陽的消費者苗先生反映了類似情況。苗先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雙12”期間,自己所收包裹除京東、順豐外均被放入快遞櫃,且快遞員無電話或短信通知。他表示,包裹在未通知本人的情況下被放入快遞櫃的現像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也將該情況反映到快遞網點和總部,甚至親自與快遞員溝通,但至今仍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也聯繫到負責該區域的通達系快遞員,該快遞員表示,在“雙12”等物流高峰期,由於快遞單量激增,自己只能將包裹分批次、分時段配送,以保證配送時效。
這一現象並非個例,同住朝陽區的成先生也曾描述,自己所居住的小區長期處於快遞送貨不上門狀態。通常情況下,快遞員會直接將包裹放入快遞櫃,超時便要交費才能取件。一旦要求快遞員送貨上門,快遞員會以快件處理不完或小區門衛禁止快遞車輛入內為由拒絕上門送貨。
對於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部分加盟制快遞企業。某加盟制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會嚴格遵守國家政策,配合相關部門展開清理工作。公司也明文規定,快遞員在不經過消費者同意時,不得將包裹自行放入快遞櫃。對於不遵守規定的網點和快遞員總部也會給予相應處罰。
推廣“拒存”服務
實際上,針對快遞櫃使用不規範等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早已給出過明文規定。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公佈了《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並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其中,針對未經收件人同意,快遞員擅自放櫃等投訴熱點,《辦法》第二十二條明確指出,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地址提供投遞服務。寄件人交寄物品時指定智能快件箱作為投遞地址的除外。
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也作出過努力。在本次“雙12”前夕,豐巢科技就針對上述問題推出了快遞智能櫃“保管設置”功能。據了解,該功能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定制,消費者可以選擇同意豐巢代保管包裹,也可以選擇某個時段或者某家快遞公司的包裹不入櫃。
而菜鳥驛站智能櫃也在今年3月4日推出自主設置功能。若用戶不同意存放入櫃,櫃門將無法打開。升級後的菜鳥智能櫃取件,頁面彈窗提醒中有三種存櫃方式,願意存放、僅工作日存放、禁止存放。設置完成後,在禁止存放包裹的時間,櫃門將無法打開。按照相關要求,不同意代收、無法存櫃的包裹將退回快遞員,並提示快遞員聯繫消費者完成投遞。
不過,從此次“雙11”“雙12”兩大物流高峰期配送情況來看,快遞櫃投遞不規範問題仍時有發生。“未經允許包裹被投放在快遞櫃、消費者在不知情時收到快遞櫃取件碼甚至支付超時存放費用。”在物流高峰期,不少消費者都曾經歷過上述情況。
網點政策待提升
“快遞櫃不規範行為的出現是快遞企業、快遞員和快遞櫃企業三方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快遞專家趙小敏看來,隨著快遞運轉效率提升,更多的時效壓力轉嫁給末端,末端配送持續承壓,導致包裹不能送貨上門。
趙小敏指出,現階段,加盟制快遞企業價格過低,為了維持市場份額企業只能控制快遞價格,而這部分成本壓力只能轉向各個網點,而網點將這部分壓力又轉移至快遞員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因此,企業在前置倉、路由體系、網絡整合方面下功夫之餘,還需要從網點政策、網點資金、人才培養、技術、車輛、激勵機制等多方面下功夫。
12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關於快遞業務旺季服務消費的提示。根據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2月12日全天,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郵(快)件4.01億件,同比增長24.6%,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末端設備應用的出現雖然改變了傳統服務的流程,但快件量逐年攀升已成必然趨勢,快遞企業在低價競爭壓力下,必須通過高品質的服務爭奪市場,而送貨上門就是快遞企業服務體驗競爭的關鍵。因此,快遞企業應從根源解決配送亂像從而提升競爭力,最終讓消費者在收取包裹時擁有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