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Google首席創新佈道師:21歲的Google如何能一直保持創新力?
從21 年前Larry Page 和Sergy Brin 在斯坦福大學提出第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下載互聯網上的所有信息將會怎樣?”開始,保持創新力和探索者心態就一直是Google 的激勵和使命。
還記得去年9 月,Google 宣布即將關停郵箱應用Inbox,一位忠實用戶也是前端開發者Cody Ogden 頗感遺憾,他在推特上說道,“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新聞”。“好吧,不能說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新聞,但絕對是對我個人生活影響最大的。”
創新免不了失敗,不過成功或失敗並不是創新的終極要義,在一次次快速試驗中學習,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才是。這是為什麼Google 在內部設立“企鵝獎”,因為在一群企鵝中總有一隻最勇敢的,它會第一個跳入水中承擔或找到食物,或成為別人口中餐的風險,Frederik G. Pferdt 解釋道。
Frederik 在10 年前加入Google,這位首席創新佈道師(Chief Innovation Evangelist)管理由大約500 位創新佈道師組成的社區,他們分佈於全球,花費20%-30% 的時間鼓勵自己所處的團隊培養創新性思維。“我的工作是為他們提供訓練創新性思維和心態的工具和項目,YouTube、Andorid、Google Cloud 等等部門都有創新佈道師。”
Google Chief Innovation Evangelist Frederik G. Pferdt | Google
Frederik 對極客公園說,“已經有三分之一Googler 接收過創新技能培訓了。當我們在談創新能力的時候,並不是特指某一項技術或者產品方面的能力,而是泛指一種思維方式。比如你要有同理心、共情能力,能夠發散性思考,願意試驗和冒險。”
Frederik 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幾年前他與無障礙團隊共事,他開始意識到同理心的重要性。無障礙團隊是Google 內部使用科技手段幫助聽力和視力殘障人士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團隊。語音激活、語音控制技術對於視力殘障人士而言無疑是極其有用的,而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語音識別準確率現在高達98%。起初只是為了滿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最終因為同理心演變成讓所有人都受益的技術。
近日,Google 首席創新佈道師Frederik G. Pferdt 與極客公園在內的媒體聊了聊他的創新力方法論。21 歲的Google 為何仍然能保持創新力?對於組織者而言,需要為未來做好哪些準備。Frederik 在過去兩年中對矽谷280 個團隊進行了調查和比較,那些成功的、高生產力和創新力的團隊到底具有怎樣的特質?Frederik 一一做了分享。
以下是Frederik G. Pferdt 主題為future-ready mindset 的分享,經極客公園整理編輯:
克服消極性偏見
什麼樣的思維對未來來說是重要的?組織如何應對未來?如何更好的打造孕育創新的環境?首先,什麼是未來?未來具有三個特徵,未來具有不確定性;未來是以指數級的速度來到我們面前;技術將我們引領至未來,但是創造力才是描繪未來的力量。因為我們在思考未來的時候,就要想到什麼樣的思維能夠為我們打造一個自己真正想要的,且可行的未來。我用一道題說明一下,首先大家看四個等式。
今天我們應該樂觀,尤其是面對未來的時候,要克服這種消極性偏見| Google
大家會注意到第三個等式是錯誤的,這時候我們注意力都會放到這道錯誤的題上,其實這是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的“消極性偏見”(negative bias)。消極偏見是人類大腦進化出現的一個自然結果,因為幾千年前人類的生活環境比較惡劣,比如在沙漠或者叢林中,所以大腦要去關注對人類不利的環境因素,人類才能生存下來。但是今天,我們需要改變大腦的思維方式了。今天我們應該樂觀,尤其是面對未來的時候,要克服這種消極性偏見。
就像上張圖所示,裝了半杯水的杯子,左邊的人比較消極,他們關注的是杯子空的部分,右邊的人非常樂觀,他們看到的是杯子有水的部分。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創造力的,一切皆有可能,關鍵就是要克服消極性偏見,所以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挖掘一切可能性。
一切始於正確的問題
同時,也要保持好奇的心態。好問題會帶來機會,當然一切應該從問出正確的問題開頭。如果你去啟發一個組織或者團隊,你要非常樂觀,實際上你要多問一下,如果……那會怎樣?“what if”。下面我舉幾個例子。
如果我們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下載互聯網上的所有信息會怎樣?這是21 年前,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在斯坦福大學提出來的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仍然激勵著全球117000 名Google 員工。
如果我們能發射火箭,並且安全降落在一個星球之上,然後重新補充燃料真正實現太空之旅,那會怎樣?這是SpaceX 最初給自己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來自我的朋友,他們一家四口人住在舊金山的郊外,他們提出如果我們的生活可以實現零浪費會怎麼樣?他們家庭每年產生的垃圾,只需要一個300 毫升容量的杯子就能裝得下。
事實上,除了Google,還有許多公司和組織,以一種理性的“忽視”態度對待所謂的不可能。對於我而言,最有啟發的兩個問題是,如果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會怎麼樣,如果每個人都能訪問互聯網會怎麼樣。這些問題能夠推動更多人,激發更多人思考這個問題,而不一定非要得出答案。
當我們提問的時候,一定要秉持著一種開放的心態,要把這些問題與別人共享。在一個組織中,如果能讓所有人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我們便可以打造一種開放的心態,我們甚至可以有儀式感的保持開放的心態,讓問題在員工之間共享。正是因為打造了開放的心態,我們才能協同合作,只有全球範圍的協同合作,能讓每一個公司、組織、個人共同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的一些問題。
鼓勵冒險,鼓勵創新
問題在分享時,就會有新的點子、創新、技術提出,這時候人們的消極性偏見又會冒出來,爭論哪些點子行不通。與其回答yes but……找那些不能奏效的想法,不如改變一個詞,回答yes and……用這兩個神奇的詞激發創意。
作為領導者,當有其他人對你提出新的觀點,你一定要注意自己回答的措辭方式。如果你使用的是yes but……毫無疑問把自己排除到創新之外,如果使用yes and……你實際是承擔了一種風險,把自己融入到了創新之中。這樣做確實能鼓勵創新,通常這樣做能實現創新力10 倍的增加。
當一個新的觀點被肯定時,應該立刻開始試驗,我相信通往成功之路是由無數試驗所鋪成的。快速試驗,知道什麼能行什麼不能行。從一個小的試驗,小的原型產品開始快速學習,在矽谷看起來似乎每一個人都急於去失敗,急於去犯錯誤。但並不是這樣,不會有人跑到我面前說,“Frederik,我想要去失敗。”事實上,人們通過試驗失敗快速地學習,所以我們應該鼓勵人們更多的去嘗試。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在矽谷做了一個調查,針對280 個矽谷的團隊進行了觀察和比較,總結哪一些是成功的、有生產力的、創新的團隊?哪一些是不成功、沒有生產力、沒有創新的團隊?我們有以下驚人的發現。
首先在生產力、創新方面績效最高的團隊,他們總是最有安全感的團隊,當我們在打造團隊的時候,不要只關注它的多元化,還要有包容性,讓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覺得自己的聲音是能被聽到的,當他們表達觀點時能夠得到鼓勵,從而對此有安全感。我們把這樣的發現,與全世界範圍的組織分享,不光是在Google 內部。我們所希望的是當你“冒險”的時候,當你在嘗試新的東西的時候,你不應該覺得冒險就會失敗,名聲和工資都會受到影響,你應該覺得“冒險”是安全的。
我們如何鼓勵大家願意冒險?我覺得應該效仿一下大自然。企鵝是非常有意思的物種,當企鵝們要入水的時候,總是會有領頭的第一隻企鵝先跳到水里。我們把率先跳入水中的企鵝稱之為最勇敢的企鵝。它第一個跳入水中,一半的可能它會找到食物。另外一半的可能他會成為別人的食物。所以在一個組織中,我們就要找到願意第一個跳到水中的企鵝,正是這樣的員工更有可能發現新的產品、服務和市場,而且我們一定要對這樣的員工給予獎勵。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谷歌,我創立了一個獎勵叫做企鵝獎,企鵝獎就是鼓勵那些敢於冒風險,敢於第一個試水的員工。
站在別人的角度
下面我們再來展望一下未來,當我們在談如何培養future-ready 思維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同理心。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好的解決方案一定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意識到這一點是幾年之前,我與無障礙團隊共事,無障礙團隊是用科技手段幫助解決聽力和視力殘障人士日常生活問題的團隊,團隊受到盲人啟發快速地學習。
語音激活、語音啟動技術對於盲人而言是非常有用的,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語音識別的準確率達到98%,意味著手機基本能夠詮釋人類的語音。所以受小部分人啟發的技術最終會幫助所有人用語音實現搜索和控制電腦和智能手機。因此我鼓勵大家多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和感受,別人可以指同事,上級,競爭對手,客戶和用戶,只有這樣你才能開發出幫助所有人的解決方案。
我在Google負責幫助所有人建立同理心,我們關注用戶,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關注用戶,其他一切都會水到渠成。這也是Google三個尊重的價值觀之一,三個尊重是指,尊重用戶、尊重機會、尊重彼此。(respect user,respect OPPO rtunity,respect each other)
我想分享的最後一點思維方式也是我認為極其重要的。創新開始於對於極限的超越,這是一種探索者心態。我們生來帶著這種心態,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學習非常快。其實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是帶著這種探索者的心態的,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是學習非常快的,隨著我們長大,一定要保有這樣的探索心態,挖掘可能,“忽視”不可能。
下面總結一下我的分享,第一要保持樂觀的精神,善於提問,經常用yes and……取代yes but……同時勇於不斷的試驗,保持同理心,這樣才能探索更多的可能。我是如何保持自己探索者的心態呢?比如出差從來不會去同一家酒店兩次,吃飯也不會去同樣的飯館兩次。其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不管在你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不斷的嘗試新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