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樂購擬推”敦克爾克”撤退:考慮徹底退出亞洲市場
英國最大零售商樂購(Tesco)正在全球範圍內收縮戰線。“先回到一家英國本土企業,站穩腳跟,擴大市場佔有率是當下樂購的戰略根本。不過樂購有開拓國際市場的經驗,一旦後方穩固,再次出擊國際市場也未可知。”12月11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行業專家、高級電子商務師張健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12月9日,樂購正式發布聲明,宣布正在對亞洲業務進行戰略評估,包括考慮出售泰國和馬來西亞業務的可能性。
目前,該戰略評估仍處於初級階段,樂購方面在聲明中表示:“就樂購泰國或馬來西亞業務的未來而言,我們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也不能保證會有任何交易能夠完成。”
如果出售東南亞業務終成定局,則意味著樂購將全面退出亞洲市場。而在此之前,樂購已經相繼退出了日本、美國、中國、韓國和土耳其市場。
也就是說,樂購正在一步步將自己收縮成一家英國本土零售企業。
對此,張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面對競爭對手對本土市場的衝擊,樂購的主要戰略是先收縮市場,回籠資金,全力拼國內市場。
全面收縮海外市場
樂購可能全面退出亞洲市場的消息頗令外界感到意外。因為就目前數據來看,樂購馬、泰市場的表現並不算糟糕。
公開資料顯示,樂購在泰國和馬來西亞共設有門店2000餘家,僱員人數達6萬。其中,在泰國的門店有1967家、在馬來西亞的門店為74家。
2020上半財年,樂購在馬、泰兩地的營收合計26億英鎊,佔全球總銷售額的8%;經營利潤為1.71億英鎊,去除匯率影響同比增長42.3%。半年報中,公司還曾預期下半財年還將在馬來西亞新增50間門店。
儘管有些出人意料,但從另一角度看,樂購此舉與其近些年來的業務收縮戰略卻頗為一致。
記者了解到,自樂購現任CEO戴夫·劉易斯(Dave Lewis)於2014年上任以來,便開始推行減少非核心業務以提高盈利能力,將投資重心重新拉回英國本土市場的整體發展策略。
如果退出亞洲市場,樂購將僅剩英國、愛爾蘭和中歐業務,其中中歐業務覆蓋捷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
就樂購近些年在海外市場的連連後退,12月12日,“看懂經濟”商業科技評論作家陳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樂購如今放棄多個海外市場,是在海外各國業務增速大概率放緩、資產價值還沒腰斬時的明確選擇。
“超市大賣場的興衰與經濟消費水平緊密相關,人均GDP3000-5000美金是大超市發展的黃金期,無論是50年前的美國、40年前的日本、還是20年前的泰國、馬來西亞。而人均GDP到了8000-10000美金的時候,小型業態增速開始反超。在今天的泰國、馬來西亞,還有中國都是這個規律。” 陳沛分析道。
除海外市場業務增速放緩外,眼下樂購在本土市場的發展情況同樣也不樂觀。
據英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去年11月發布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英國實體零售業正面臨著近五年來的最艱難時刻。2018年上半年,英國已有約2700家零售商店宣布倒閉,平均每天達到了14家。
“樂購在英國本土的危機使得它自顧不暇,無力再兼顧海外市場。”張健說道。
張健認為,如今英國國內由於脫歐前景的不明朗等原因導致消費者不敢盲目消費,“當下的樂購面臨著英國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收縮的事實,需要大量資金挽救國內市場,以應對競爭對手的蠶食。”
據媒體報導,樂購的泰國業務估值可能高達90億美元,有助於樂購獲得大量現金流、以重組其核心的英國業務。
艱難轉身
誕生於1919年的樂購,到今年已成立了百年。之所以出現全面業務收縮的局面,2014年或許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轉折點。
2014年,樂購爆出財務作假醜聞,多名高管因涉嫌偽造2.5億英鎊利潤被開除。這件醜聞剛好伴隨著超市行業的下滑週期,使得樂購很快從輝煌跌落到谷底。
從數據上可以明顯得看出端倪。
據Wind數據顯示,自2014年年報開始,樂購開始出現巨額虧損。
在截至2015年2月28日的2014財年,樂購稅前大幅虧損63.76億英鎊,稅後虧損額為57.4億英鎊,虧損額創下公司94年曆史之最。
樂購在當年的聲明中表示,虧損主要原因是過去一年樂購經歷了會計醜聞、管理層動盪和國內國際的銷售低迷。
也正是在2014年,有“成本殺手”之稱的夫·劉易斯接任樂購CEO之職。樂購在劉易斯的帶領之下開始了自己的艱難轉身。
除了逐步收縮海外市場之外,為了控製成本,樂購在近年來大幅關店裁員。
2015年,樂購宣布將關閉43家不營利的門店,並在2016年關閉其在英國柴斯亨特的總部遷址韋林花園城。
2018年1月,樂購宣布精簡架構重組,涉及1700名員工被裁掉;同年6月,樂購英國總部又裁撤了1200名文職人員。
今年1月28日,樂購又公佈了裁員計劃,預計裁員規模9000人。據稱,英國總部的1700名人力資源經理、法務合規經理和客戶體驗經理首當其衝受到了裁員衝擊。此外,樂購還在本次裁員計劃中表示,預計將關閉90家門店。
通過劉易斯持續不斷地大刀闊斧地裁員、砍預算,樂購逐漸開始回血。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度樂購除稅前利潤12.98億英鎊,同比增長795.17%。
截至8月底,樂購錄得7.59億英鎊營業利潤,高於市場預期的7.03億英鎊;稅前利潤5.76億英鎊,同比上漲61.8%;稅後利潤4.46億英鎊,同比上漲71.5%。
儘管如此,但這並不代表樂購已經脫離危機。如今的樂購即便是在本土市場,也不再是一騎絕塵。
據零售行業研究機構Kantar 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17日前12週,樂購在英國雜貨市場的份額為27.7%,同比下滑20個基點,該公司以及其他英國三間本土超市持續受到來自德國同行Aldi和Lidl的低價折扣侵蝕,直到最近整體零售業增長有所恢復才有回暖表現。
目前,Aldi 和Lidl 佔據英國雜貨市場約13%的份額。
事實上,全面收縮海外戰線的樂購正在國內打一場硬仗。
2018年9月,樂購正式宣布推出折扣品牌Jack’s,以價格戰對價格戰,正面對抗德國折扣超市Aldi 和Lidl。
在今年1月宣布裁員及關店計劃的同時,樂購還宣布將對剩下店面的佈局做出重大調整,縮短營業時間,肉類、魚類和熟食櫃檯將被關閉一部分,員工餐廳將也被自動販賣機取代。
在陳沛看來,在英國本土的成熟競爭市場,樂購地位目前相對穩固,“雖然面對一些低價競爭,但整體短期內還沒有面臨那麼深刻的數字化革命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樂購現任CEO夫·劉易斯將在明年中離職。對此,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擔憂。在一路將樂購從泥潭中拽出的劉易斯離開後,不知樂購將以何種方式面對當前困局,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