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deon RX 5500 XT首發評測
伴隨著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發布,AMD推出了全新的RDNA架構Navi核心的新一代顯卡。首批發布的Radeon RX 5700和RX 5700 XT憑藉不錯的性能以及性價比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不過大家都知道,真正占據了市場主流和出貨量的還要看千元級產品,而這個價位上也是各個廠家的必爭之地。在這之前,AMD依舊靠著上一代RX 580來和對手競爭市場,所以千元級產品的發布就顯得尤為重要。
十月份,AMD宣布將推出基於Navi GPU和新RDNA架構的新款甜品級RX 5500系列顯卡,不過其產品一直沒有上市,實際性能也沒有得到展示。現在,AMD Radeon RX 5500 XT終於正式解禁,來到了玩家們的面前,那麼它能否扛起AMD甜品級顯卡的大旗,和競品的GTX 1650S正面競爭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全新RDNA架構,能效比大幅提升
和之前的RX 5700系列一樣,AMD Radeon RX 5500 XT採用了7nm製程工藝RDNA架構的Navi GPU核心。Navi GPU核心的四個重要部分(7nm工藝、GDDR6顯存、原生PCIe4.0接口和RDNA架構)得到了完整的保留。RDNA架構在之前RX 5700系列首發時我們已經做過詳細的解讀,這裡就不再贅述。
Radeon RX 5500 XT作為甜品級產品,GPU規格相對於旗艦的RX 5700 XT有所縮減。其擁有22組計算單元,1408個流處理器,遊戲頻率為1717MHz,加速頻率可以達到1845MHz。顯存方面其擁有4GB和8GB兩個規格的版本,均搭載GDDR6顯存,等效頻率14GHz,由於是甜品級產品,所以顯存位寬縮減到了128位,顯存帶寬則相應地減少到224GB/s。作為甜品級產品,其擁有64億電晶體,由於採用7nm工藝,所以晶片面積縮小到了158mm²,整卡功耗也控制在了130W,表現比較出色了。
Radeon RX 5500 XT的上市自然是為了取代老產品線,從而更好的和競品競爭。這是一塊被設計為在1080P解析度高畫質下提供60fps以上3A遊戲幀速和90fps以上電競網遊幀速的顯卡。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Radeon RX 5500 XT僅有之前RX 480晶片面積的70%,而性能卻是後者的1.2倍,功耗也降低了30%。這樣算下來單位晶片面積的性能提升了1.7倍,每瓦性能提升1.6倍,提升幅度已經不小了。
從市場競品角度來看,Radeon RX 5500XT的直接競品就是對手的GTX 16系列的產品。在10月份發布的時候,顯然其直接對手就是競品的GTX 1650,不過在其正式解禁上市這段時間裡,NVIDIA為了阻截它而用精準的刀法砍出來一個GTX 1650 SUPER,所以其對手在這裡也升級到了GTX 1650 SUPER。從規格來看,RX 5500 XT在GTX 1650 SUPER面前毫不示弱,流處理器數、顯存規格甚至比對手好了不少。所以這次阻截能否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另外,從Navi核心的晶片布局圖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目前的RX 5500 XT並不是完整版本的產品,實際上它是在完整版上再次去掉了兩組計算單元,也就是少了128個流處理器的產品,也就是說,在應對對手更高端一些的甜品級產品線上,AMD也是可以很容易就拿出解決方案的。
在Radeon RX 5500 XT上市之前,AMD發布了2020版腎上腺素顯卡驅動,提供了全新的驅動管理面板頁面、遊戲優化、直播串流增強、性能調整、整倍縮放支持、AMD LINK和新的Radeon Boost等功能。Radeon RX 5500 XT自然也是支持這些全新的增強和改進。
各品牌的RX5500 XT都做好了準備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adeonBoost功能,該功能會自動檢測滑鼠輸入,當發現玩家在玩高速運動遊戲的時候會自動降低渲染解析度來提高幀數,官方表示通過這項功能,玩家可以獲得平均約23%的性能提升。對於FPS遊戲和電競玩家來說,這個功能可以極大的提高幀速,由於高速運動時人眼對畫質的敏感程度會降低,所以該功能在提升幀速的同時不會讓玩家有特別明顯的畫質降低感受,對於甜品級顯卡來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性能實測,勇超GTX 1650 SUPER
由於這個級別的顯卡廠商通常都不會推出公版產品,所以我們本次評測的產品是來自藍寶石的RX5500 XT。該卡採用了藍寶石家族化的外觀設計,整體黑色顯得比較沉穩低調。散熱方面其採用了雙風扇三熱管設計,同時擁有大面積的散熱鰭片,足以給這個級別的顯卡帶來不錯的散熱效果。同時其還為顯卡搭載了一塊背板,可以為顯卡提供更好的支撐性和輔助散熱能力,比較厚道。
頻率方面,這塊藍寶石RX 5500 XT的加速頻率和公版設計保持一致,為1845MHz。顯存方面該顯卡搭載了8GB GDDR6顯存,在高解析度和高畫質下能更好的應付次世代3A遊戲的需求,避免「爆顯存」情況的發生。 目前該顯卡的首發售價為1399元。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實際測試中的表現吧。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9 9900K
內存:美商海盜船8GB DDR4 3200MHz × 2
主板:華碩ROG M11H
硬碟:西部數據Black NVMe SSD SN700 1TB
顯卡:藍寶石RX 5500 XT
電源:航嘉MVP K850
作業系統:Windows10 64bit 1909專業工作站版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使用了酷睿i9 9900K來搭建了一個高端遊戲平台,實際裝機中,AMD銳龍5 3500X/3600X這個級別的主流處理器就可以滿足RX 5500 XT的需求,不會有性能瓶頸。對比顯卡引入了其競爭對手GTX 1650SUPER。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各項測試都跑了幾遍取中間值避免出現較大的波動。
在3DMARK針對DX11的Fire Strike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RX 5500 XT全面超越了對手GTX 1650 S,領先幅度超過15%以上,在針對2K解析度的Fire Strike Extreme中甚至超過了27%。在針對DX12的Time Spy系列測試中,RX 5500 XT和GTX 1650 S的情況有了反轉,不過兩者的差距不大,RX 5500 XT也僅落後3%~5%。
由於3DMARK在新一代顯卡的測試中有些不太準確且長期未修復,我們在此也引入了採用Unigine引擎的Superposition benchmark測試。
從Superposition benchmark的測試來看,RX 5500 XT的各項測試均領先GTX 1650 S,特別可以看到在EXTREME模式下的差距比較大,因為EXTREME需要更大的顯存,而RX 5500 XT的8GB顯存在這裡有一定的優勢。
我們選用了13款遊戲,覆蓋了DX11、DX12和VULKAN三種API的熱門大作,以測試顯卡在實際遊戲中的表現。遊戲測試中儘量都採用了自帶的Benchmark以減少測試流程變化帶來的誤差。
由於這個級別的顯卡主要是針對1080P設計,同時在中高畫質下的幀速表現更好,而且選擇這些顯卡的玩家大多也會選擇非最高畫質進行遊戲,所以我們在本次測試中加入了次高畫質的測試。
從遊戲測試來看,GTX 1650 SUPER的阻截似乎並沒有效果。Radeon RX 5700 XT雖然最開始設定的對手是GTX 1650,但在面對GTX 1650 SUPER的測試中毫不示弱。測試遊戲中的幀速能夠持平和超過GTX1650 SUPER,在次高畫質下差距變得更加明顯。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RX 5700 XT在次高畫質下運行3A大作均有不錯的幀速表現,即使是《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樣對硬體需求非常高的遊戲依舊擁有接近60fps的幀速表現。而在電競網遊《絕地求生》中,RX 5700 XT則有超過90fps的電競級幀速表現,表現比較不錯。
同時我們也在《絕地求生》中測試了Radeon Boost功能。在驅動面板中將Radeon Boost比例值開啟至50%,進入遊戲中運動時可以看到明顯的幀速提升,相比之前94fps的幀速而言,開啟後在運動時幀速可以提升至110fps~120fps,提升非常巨大,在搭配電競顯示器時能有更好的操控體驗。
溫度表現正常,功耗低電源無壓力
我們也對RX 5500 XT進行了溫度和功耗上的測試。在室溫23℃的辦公室環境中,使用Furmark進行1小時的考機測試,溫度穩定在73℃,對於一款甜品級顯卡來說表現尚可。在《絕地求生》實際遊戲中的溫度則為68℃,而此時的風扇轉速僅25%(800多轉),幾乎聽不到噪音。對溫度有更高要求的玩家可以自行調高轉速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
功耗方面, 在搭配Core i9 9900K的整機平台中,使用Furmark考機時的功耗僅為190瓦左右,在實際遊戲中的功耗則為230瓦左右。由於實際裝機時玩家們通常不會為這個級別的顯卡搭載旗艦處理器,所以整機功耗會更低,在電源的選購上沒有壓力。
總結:千元級甜品顯卡市場白熱化競爭再度開始
作為AMD顯卡的第五代重大架構,在RDNA架構和7nm製程工藝的加持下,Navi核心給玩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作為Navi核心甜品系列的先鋒之作,AMD Radeon RX 5500 XT在性能方面不但超越了既定對手GTX 1650,同時面對半路殺出的GTX 1650 SUPER也毫不示弱,性能表現上做到了全面超越,這次亮相算是比較成功了,再一次為玩家們展示了Navi核心的強大潛力。
從價格上來看,這個價位的市場目前有些混亂,同一顆核心的產品價格可以在100~300元之間浮動。而RX 5500 XT目前1399元的上市價很好的填補了市面上同價位產品的空白,相比GTX 1650 SUPER仍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可以說,它的出現,加劇了甜品級顯卡市場的競爭,讓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剩下的,就需要交給消費者來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