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擼”電商的”吃貨”群:面向學生收徒提供造假服務
一個被稱為職業“吃貨”的群體,活躍在“擼口子”界。他們的特點是,在收到商家寄出的貨物後,申請“僅退款”,以各種理由“威逼”商家退款,吃掉貨物。澎湃新聞通過採訪多名受害商家,並臥底多個QQ吃貨群發現,職業“吃貨”擼的“口子”,往往就是電商、外賣等互聯網平台基於誠信原則,為維護市場秩序而設定的有利於買家的規則。
QQ群內的吃貨秘訣。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莊岸圖
職業“吃貨”相比職業索賠而言不需要本錢,也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被稱為“0擼”。如今,這種無門檻的擼界“新力量”,還發展出教授“吃貨”方法以及售賣個人信息、製造假證的黑灰產業鏈。
而行走在觸法邊緣的“吃貨”群體中,很大一部分為00後在校學生。各種擼貨、教學鏈接,如同病毒一般,在QQ群的世界中拉人、上車、退款、吃貨。
資深玩家講述自己的擼界人生。
“黑道保護費”
雙11過後,在電商平台開店賣日用品並有滿意銷售量的賣家洋洋(化名)高興不起來。因到現在她還在陸陸續續處理“僅退款”的申請。這些申請加起來有一二十個。與“買家”溝通後,她意識到她正遭遇職業“吃貨”。
她記得,不妙最開始發生在雙11剛過的一天深夜,“一個二星小號上來跟我說,經過觀察,他已經註意到了我店鋪銷量不錯,要我給他一筆錢。如果我不給,只要他一招手,我的商品鏈接就保不住。”洋洋說,“就像黑道上收保護費的感覺。”
洋洋並沒有搭理對方的“無聊”訴求。而對方只丟了一句話,“老闆儘管發貨,我來吃。”
接下來幾天,洋洋發出去的商品突然收到了13個“僅退款”申請。這些僅退款申請,理由有假冒品牌、質量問題和其他。這讓洋洋感到很意外,“賣了幾年,平均每個月的退款申請才一個,怎麼突然冒出一批來了?”
洋洋說,她店鋪銷售的杯子,是她從正規商家處購買的某知名品牌。與產品的官網價相比,她賺的是能進到貨的信息差價。
澎湃新聞注意到,洋洋所在電商平台上,在已收到貨的情況下,申請“退款”的原因一共有10項,除了上述三類,還包括拍錯/效果不好/不喜歡、尺寸不符、做工粗糙/有瑕疵、顏色/款式/型號等描述不符、賣家發錯貨、收到商品少見/破損/變形等。
“他們所謂的把柄是,我無法提供官方授權售賣證書或者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洋洋說,她自己本身也是買家,顯然無法提供。她要求對方把貨物退回她再退款,但對方口氣很硬,“貨不會退,你懂的話,就把款退我。你不退的話,我有各種方法投訴你,向平台、消協,投訴你產品質量不合格。”
三天之後,不肯妥協的洋洋遭受“滅頂之災”——她的商品鏈接被下架了。
洋洋只好從上海趕去杭州,到平台總部“討說法”。經過與平台工作人員交流,洋洋得知,她的商品因短時間內遭受大量投訴被系統緊急下線。通過提供詳細單據,洋洋的商品鏈接已經恢復,但店鋪鏈接被下線、資金被凍結、為證明合法銷售而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等等,這些無形損失已經無法挽回。洋洋說,她聽說有不少賣家在遭遇她這樣的情況時,一般選擇妥協。
通過梳理與這些退款買家的聊天記錄,洋洋發現,自己遇上的是一群力量強大的職業“吃貨”。雙11之後那天,來的是“大的”,“他是要錢”。現在退貨這批是“小的”,“他們是要貨”。“小的”的背後,是被組織起來的羊毛黨,而“大的”則是其中的“高管”、“領導”。
洋洋的遭遇並非特例,2019年9月17日和10月9日,B站UP主雷雷(化名)也講述了他類似的經歷。他在電商平台上賣“好貨源”耳機,由於售價比官網便宜一半多,他被職業“吃貨”盯上,稱他的貨肯定是假的,要求他退錢,不退就讓他店鋪“死鏈接”。
雷雷想不通,“一個耳機就掙你幾十塊錢,你們騙人家幾萬塊,良心不痛嗎?”他將與“吃貨”溝通的全程錄了下來,對方竟然說,“我給個群,我教你擼。”
QQ群內的吃貨鏈接。
“一切皆可擼”
通過一條線索,澎湃新聞記者一共加入了十餘個吃貨網絡群。在這些群裡,一個活躍的“擼口子”世界被充分展示。
這些群的人數少則八九百,多的接近3000人上限。群成員來去自由,發言的主要是“管理員”。管理員展示著各種“擼”來的戰利品,如一後備廂的鞋子,一堆棉服、外套、褲子等等。群內不斷發送的“自取鏈接”,除上述物品外,還有襪子、內褲、書包、鞋子、耳機、充電寶、帽子、斜挎包等。總之,“一切皆可擼”,一名管理員說。
管理員會不時曬出自己手機中的商家退款記錄情況,以顯示隨擼隨得的強大實力,並配語音,“錢就是這麼容易賺”。有的甚至將自己的QQ空間鏈接發上來,上面圖文展示的下方特意標明,某電商平台“’僅退款’下的三星 Galaxy A8s(黑色)”。
管理員展示這些的目的,是為了收徒弟、表弟。“收徒弟原價588元今天特價288元,表弟原價688元,今天特價388元,還送一箱胃動力。”一名管理員稱。徒弟、表弟有興趣,“群領取一天0擼200+思路”。
在“吃貨”擼界,擼商品叫“上車”,擼到叫“下車”,沒擼到叫“翻車”,甚至還有“修車”。
在幾個人數接近滿員的群,為體現“師傅”的實力,管理員還會發一些文檔。如某平台《10倍賠償》、《餓了麼賠付思路》等。這些吃貨方法對不同平台,有不同“擼法”。
澎湃新聞打開一個《吃貨詳細教程》,“吃貨”按現在玩法和老方法還分成了兩類。現在的方法,包括“找(店鋪)價格欺詐,比如(店鋪說)最後一天,現在下單多少價錢,好評返現,明天恢復原價,(如果沒有恢復原價)就是價格欺詐。”
“教程”還羅列了所用到的法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十二條,稱法條的涵義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準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老方法“吃貨”,與洋洋和雷雷所描述的相似。這種雙11之前使用的方法,現在已經是過時的了。“首先確認什麼牌子有Logo,憑證要足。套話(套牌子);差價(貨號相同價格不一樣);瑕疵(正反側Logo顏色,氣味、做工,開線,線頭,溢膠);二維碼;打鏈接幹風險;發票一類,叫賣家拿授權進貨小票一類,找客服舉報要求下架商品。”
該方法最後還總結:“證據越足,下車越穩。打不死鏈接就是證據不足,一些傻X舉報話術就和鬧著玩一樣,說半天討好小二的話,重點一個沒有,一個瑕疵說一堆屁話沒什麼用。”
澎湃新聞注意到,“打鏈接幹風險”是“吃貨”群體的高階黑話。
另有吃貨群文檔解釋《什麼是風控》。“風控就是此商品涉嫌風險,被強制下架,顯示此商品不存在,舉報風控商品有幾點:1、假貨2、商家刷單3、虛假交易。退款秒退。”
澎湃新聞發現,本是保護買家權益,防止賣家售假及不誠信行為的平台規則,卻被“吃貨”們充分利用。
另一個《風控講解》的文檔,羅列了讓賣家出現風控的兩種方式。一是手動,“既然想讓平台去篩查這家店,那就要增加這個店舖的舉報率,所以我們要去打鏈接,如果同一家店鋪多次陷入篩查狀態,那麼基本幾天后,店鋪變成風控,直接申請退款即可。另一種是自動,“……那種店鋪,直接購買就行了,基本你貨到了,店鋪就會陷入風險篩查狀態。”
文末,該講解者還特意註明提醒,“別外傳,一個風控思路可能就能把你培養成退款吃貨大佬。”
吃貨QQ群中,群成員年齡籍貫畫像。網頁截圖
“懂的人自然懂”
根據吃貨群分享的各類方法,資深行家還介紹瞭如何使用“話術”讓賣家妥協。
如在某電商平台上買東西,“找銷量高的少買,一件兩件啥的,協商,打電話,話說委婉點,和氣生財,表明質量問題。有哪些問題說一下,憑證說一遍,說一下質量法50條假貨問題處罰。你這是假貨不舉報你,給我處理下。(店鋪)態度強硬的,就說你會把貨寄到總部去鑑定,到時候會假一罰十處罰。”
這些資深“吃貨”們深諳“打鏈接”的技巧。“打鏈接,找客服投訴,就會出現一個糾紛預警,叫賣家加急處理,會對他店舖有影響,再給他說情況,加上話術,然後給他台階下,說做生意不容易一類的,退一下款就好了。撤銷投訴,5星好評,我以後也不來了,他就懂的。”
最後,教授者還強調,有的電商平台“主要靠協商、靠嚇賣家”。“投訴成功的話鏈接就死了,直接下,但是建議協商好,去找客服撤銷,翻車是不存在的。”
澎湃新聞注意到,為了確保不“翻車”。一些“吃貨”,甚至超越了平台規則的“口子”。如在一份針對某電商平台的退貨教程中,教授者稱,“(寄到鑑定中心)麥太太鑑定的那種,可以狸貓換太子,賺個保真就行”。具體的方式則為,可以郵寄非貨品,給賣家發空包,或者購買假物流信息。
而在《餓了麼賠付思路》中,食品行業的“吃貨”,不但有“吃”,還有“賺”。
教授者介紹具體話術,“本人於X月X日在XX店購買的XX菜品,吃到一半發現有異常,舌頭都劃出了血絲,於是我在XX菜品中找到了碎玻璃渣,相當讓人不愉快,現要求保險公司依法進行退一賠十。”
在這裡,教授者很清楚法律和平台保護消費者的兩個“口子”。一是餓了麼的菜品由保險公司承保。二是《食品安全法》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要求經營者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但是在這個文檔中,教授者還有貼心提醒,“沒有玻璃可以去買一個幾塊錢的玻璃杯飲料,沙棘汁之類的”,“買那種桶裝的蓋飯,100元直接賠付1000元”,“保險公司每天幾萬筆單子根本不會在意你的幾百塊錢”。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各類吃貨QQ群,不時有“開證明業務”QQ群進來打廣告拉人。記者隨機加入一個幾百人的群,群公告為,“專業接假貨鑑定書、代發空包、快遞底單、快遞證明、快遞內網信息、醫院證明、法院起訴書、公安報案回執、公安銷假證明、品牌授權書、接各种红章證明”。群成員展示自己製作好的假證明內容有,“空包中通”、“加拿大鵝衣服”,以及印有某地公安分局的假“報警回執”等。辦“開證明業務”者似乎還挺忙,“加急費8元”。
不過,在另一些文檔中,也有資深“吃貨”行家提醒,“不要碰空包,不要搞假證明,打假不是假打。”
一份《打假流程入門》文檔,將打假又分為網絡打假和地面打假,並指出,網絡打假“具體所需學習法律,廣告法、消保法、民訴法、食安法、產品質量法。吃透這幾部法律隨便月入上萬不成問題。邊看邊實戰學起來還是很快的。”
然而,本著不翻車目的而上車的“吃貨”們,又如何理解這些話術和教程?
“懂的人自然懂,你懂的”,11月30日晚,在一個吃貨QQ群裡一名廣告收徒的師傅語音說。
在另一個QQ群裡,管理員不斷播放“洗腦”語音,“不需要你投資,也不需要你輸入身份證什麼的,很簡單,就這麼簡單”。“不能保證每個月五六萬,兩三千是肯定有的。”
玩家在群內給學生黨洗腦。
多為90後、00後參與
零成本、零起點,職業“吃貨”相比於職業打假,門檻更低。師傅們為此有針對性地面向學生黨招徒,“很適合你們學生,我知道你們沒什麼本錢。”“我知道學生不容易,我也是學生過來的。”
上述在QQ群直播介紹打假“吃貨”經驗的師傅們,均聲音稚嫩。其中一個群裡講課者自稱自己是一名學生,今年才17歲,家裡窮,沒玩網絡時,在學校宿舍開小賣部賣小零食。一個星期賺個一兩百,夠自己在學校花錢。後在快餐店當服務員,暑假每天汗流浹背,一天忙到晚,85元一天工資……再後來就是,“玩了擼界,一直玩到現在,不能說怎麼賺錢,反正比前兩個賺錢。” “記得第一次月入過萬的時候,激動得要死,現在也是平時賣賣貨,玩玩退款和賠償。”
QQ群裡,該師傅還曬出了幾張手機放在課本上的圖片,以證明自己的學生身份。
在該講課者報價收徒後,另一自稱xx創始人的管理員幫腔,“這個拜師是性價比特別高,如果覺得我這邊拜師高的話,可以找我徒弟拜師,實力也是特別穩的。”
有管理員曬出的一張加好友聊天內容是:“那個我是個學生,什麼也不懂也沒接觸網絡可以學嗎?”回复:“可以”。
從曬出的“下車”反饋看,這些貨幾乎均為90後、00後等年輕人中常用的物品。而十餘QQ吃貨群的“群員概況”中,90後、00後佔據絕對主力。
洋洋告訴澎湃新聞,在多次溝通中,她了解到職業“吃貨”們大多為90後、00後年輕人。她整理出13人的收貨地址,發現主要集中在中西部7省,13人中10人的收穫地址顯示為XX大學、XX中學、XX技術學校、XX學院。
“學校一般都有統一的快遞存放點,他們甚至不需要提供清晰的地址,就可以把貨吃掉。”洋洋介紹,一些買家的賬號明顯就是剛註冊幾個月的小號,甚至是當天剛買的號就敢用。“吃貨“們威脅她時,提供的QQ群截圖顯示,“他們所謂的領導手上號稱都是幾個G的身份信息資料。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隨時註冊賬號來吃貨。就算拉黑他們賬戶,他們也不需要去承擔任何責任。”
雷雷表示,他已經被職業“吃貨”搞垮了,不願意再在網上賣低價正品耳機。在一個吃貨群,有成員將雷雷痛斥”吃貨”的視頻發上來,群主只回了兩個字:怕啥。
吃貨群管理員們不時發佈著各種雞湯文。其中一封“寫給學生黨一段話”稱,“我明白你每個月一千多塊錢的生活費,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自己支配。也明白你有一顆想出去走走的心,更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錢。也明白你現在能找到的工作,打假,也都是一些工作量大工資低的賣命活。所以,我真心希望你能試試做,它門檻低投資小零風險,它用課餘打遊戲看小說的時間賺零花錢,它讓你還沒畢業就自給自足”。
管理員補話:我相信來拜師的都是成功人士的選擇。
隨著冬季來臨,吃貨群裡也實時推出洗腦語:“天冷加衣,到貨找我”,“過年了,上年貨車”。
值得一提的是,吃貨群對於自己的群聊內容並不自信,不定期發一些“支持騰訊淨網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字或圖片刷屏,以防封群。
在遭遇“吃貨”之後,雷雷潛入了一個吃貨QQ群,看著群裡吃貨們收徒、教學、打鏈接,以及炫耀滿屋子的“戰利品”,他感到擔憂。而這些QQ群裡的年齡結構,顯示00後的占到50%以上,大部分都還是學生,“這對他們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我不敢想像。”
吃貨群內辦證者曬製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