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柏林建廠德國造車新勢力衝擊百年老店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近日在德國宣布,將在柏林附近建造一座超級工廠,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動力傳動系統以及整車組裝,這是特斯拉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座超級工廠,也是特拉斯繼美國內華達州、紐約州和中國上海之後,全球第四座超級工廠。馬斯克能否複製在上海10個月建廠的成功經驗?特斯拉能否成為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條“鮎魚”,撼動大眾的霸主地位?
政府或為特斯拉辦廠補貼10億歐元
特斯拉一直在為其高端電動汽車在歐洲尋找合適的生產點,英國因退歐前景不明,早早就被馬斯克踢出局。而柏林也並非馬斯克特別中意的選擇,特斯拉團隊更傾向於在德國西部與法國、比利時和荷蘭接壤的地方。幾個月來,特斯拉一直在與德國各州接洽談判,從大眾汽車的老巢下薩克森州到柏林,各地紛紛開出種種優惠條件,並動用私人關係,力圖說服特斯拉入駐。最終,特斯拉公司將歐洲地區30多個候選地點縮減到10個,並派出多個談判小組,展開密集磋商。
最終,11月12日,在柏林舉行的《汽車畫報》金方向盤頒獎典禮上,馬斯克出人意料地宣布,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選址勃蘭登堡州,位於柏林東南部一個名叫格林海德(Grunheide)的小地方,距離著名的爛尾工程柏林新機場不遠。馬斯克在頒獎典禮上調侃說:“我們建廠的速度肯定比柏林新機場快。”
馬斯克對德國各州的優惠博弈並不感興趣,他需要的是速度,柏林新機場拖了13年還在繼續爛尾,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就在馬斯克宣布超級工廠落地前幾個小時,特斯拉公司向勃蘭登堡州投資銀行正式遞交了政府投資補貼申請,這一申請同時也必須得到歐盟委員會的批准。特斯拉沒有透露勃蘭登堡州拿出多少錢,但業界參照之前西門子在柏林設立技術創新產業園區後拿到的補貼,初步估算勃蘭登堡州給予特斯拉的投資補貼超過10億歐元。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超級工廠也將為當地創造6000到7000個工作崗位。另外,特斯拉還將在柏林建造一個汽車設計和工程中心。
大力佈局電動汽車產業
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老牌基地,德國一度將柴油車作為汽車業減少碳排放的未來方向,因而在電動汽車的研發投入和市場培育方面並不積極,起步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據歐洲汽車生產商聯盟統計,今年三季度,歐洲市場電動汽車銷售上漲了124%,達到90623輛,但仍僅佔新車註冊量的3%。
此外,德國汽車業工會擔心,電動汽車的普及將引發傳統汽車製造業大規模的失業潮。相比傳統燃油汽車動輒十幾萬個零部件,電動汽車本身零部件較少,組裝簡單,加上自動化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人力將大幅減少。據德國聯邦勞工局勞動力和就業研究所2018年提供的一份報告,隨著德國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到2035年,11.4萬個工作崗位將被裁併,德國GDP可能因此下降0.6%。因此,電動汽車發展在德國面臨一定的政治壓力。
但是,在歐洲汽車市場向電動車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無論是馬斯克,還是德國本土汽車製造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11月初,大眾汽車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資60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發生產,以及工廠的數字化升級改造。未來十年內,大眾將向市場推出75款純電動汽車和60款混合動力汽車。預計到2029年,大眾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6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達到600萬輛。大眾汽車位於薩克森州茨維考(Zwickau)的工廠正在進行數字化生產模塊改造,2021年將全面投入電動汽車生產,年產量將達33萬輛,屆時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電動汽車生產廠。此外,大眾在德國的另外兩座工廠也在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大眾在中國和美國的工廠也將加大電動汽車的生產力度。
政府層面,為實現歐盟碳減排目標,德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默克爾政府11月初宣布,將投入35億歐元擴建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爭取2030年建成100萬個充電樁。德國目前充電樁總數僅有2.1萬個。到2030年,德國預計將擁有700萬至1000萬輛電動汽車。
德國政府還計劃從2021年起提高針對部分小型電動汽車的購車補貼。根據協議,消費者購買價格低於4萬歐元的電動汽車,補貼金額將從目前的4000歐元提高到6000歐元,混合動力汽車補貼將從3000歐元提高到4500歐元。對於價格超過4萬歐元的電動汽車,補貼將提高25%。超過6萬美元的電動汽車不在補貼範圍之內。
特斯拉看中德國的技術和人才優勢
特斯拉在德國設廠,一方面是想搶占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先機,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德國雄厚的汽車技術儲備、人才優勢和產業鏈。
早在幾年前,馬斯克就坦言,德國有著強悍的工程製造基礎,並開始在德國悄悄佈局。2016年,特斯拉收購了普呂姆(Prum)著名的自動化技術公司格羅曼恩工程(Grohmann),這家公司同時也是博世、寶馬和戴姆勒的重要供應商。
此外,馬斯克從奧迪公司挖來高管彼得·霍赫霍林格(PeterHochholdinger),負責特斯拉在加州佛蒙特工廠的生產,他只用了3年時間,就理順了特斯拉工廠的生產流程,將特斯拉3型汽車的日產量提高到1000輛。這也讓馬斯克對德國汽車工業的流程管理和人才優勢刮目相看。
但是,儘管有勃蘭登堡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數億歐元的補貼,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能否複製上海工廠的成功,仍存在很大的變數。
首先是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特斯拉3型今年3月進入歐洲市場,很快成為歐陸最暢銷的電動車型,但在歐洲最暢銷的汽車排行榜中,特斯拉3型並未進入前十名,今年9月銷量僅為1.75萬輛。目前特斯拉在歐洲最大的市場是挪威,得益於政府提供的高額補貼,電動汽車在挪威賣得很火。挪威市場上,大眾新能源版的高爾夫銷量緊追特斯拉。目前,歐洲市場細分領域,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有保時捷的Taycan和美洲豹的I-Pace,低端市場則被大眾的ID3和雷諾的Zoe搶得先機,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投產後,將主要生產價格實惠的SUV特斯拉Y型,面對挑剔的歐洲客戶,特斯拉如何定位,仍面臨不少難題。
其次,有柏林新機場的前車之鑑,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施工、建設效率仍面臨德式官僚主義的風險。例如,在銀行電子化的今天,特斯拉向勃蘭登堡州銀行提交的政府補貼申請,還是必須按照德國銀行的傳統,全部採用紙質書面的方式,效率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德國汽車業工會的話語權非常強大,德國勞工法賦予工人在管理上很大的自主權。低工資、粗暴裁員、996工作制、隨意加班、反對工會等等,馬斯克在美國佛蒙特工廠備受爭議的管理手段,拿到德國顯然並非合適。
對於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勃蘭登堡州,德國輿論一片叫好之外,也對超級工廠項目的不確定性提出懷疑。有媒體指出,在格林海德廠址附近有一大片自然保護區,超級工廠能否通過環保評估,是否將招致環保組織的抗議和阻撓,目前還是未知數。《明鏡周刊》甚至質疑稱,“馬斯克一向以信口開河、空口許諾著稱,他可能是真誠的,也可能不過是自大狂妄……他聲稱要在勃蘭登堡州建一座超級工廠——在德國,別的不說,就憑德國相對較高的勞動力成本和能源價格,馬斯克的這種承諾,究竟能有多少可信度?”
明鏡在線分析認為,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和傳統的汽車工業,誰將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上更具優勢,現在還很難說。像大眾汽車這樣的百年老店,其優勢在於大規模量產和質量,而號稱顛覆汽車產業的特斯拉,其特長在於駕駛方式、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絲(HerbertDiess)也表示,大眾汽車的優勢在於硬件,特斯拉的優勢在於軟件,兩者有廣泛的合作空間。大眾汽車將與馬斯克會談,討論合作、入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