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S 辭去GNU 項目負責人職務
就在上週,由於鬧得沸沸揚揚的“為性侵辯護”事件,RMS從自由軟件基金會與MIT離職。當地時間9月28日,RMS在其個人網站宣布退出GNU項目:“我特此辭去GNU項目負責人的職務,立即生效。”
而僅僅就在兩天前,RMS還通過郵件列表宣告自己目前仍然是GNU項目的負責人,即首席GNUisance。
關於GNU-自由軟件-開源軟件
GNU是一個類Unix操作系統,它是由多個應用程序、系統庫、開發工具與遊戲等構成的程序集合。GNU的開發始於1984年1月,稱為GNU項目,GNU的許多程序在GNU項目下發布,稱之為 GNU軟件包。
“GNU”這個名字是“GNU’s Not Unix”的遞歸首字母縮寫詞。
類Unix 操作系統中用於資源分配和硬件管理的程序稱為“內核”,GNU 所用的典型內核是Linux,該組合叫做 GNU/Linux 操作系統。GNU 官方強調Linux 不能叫“Linux”,應該叫“GNU/Linux”,正是因為Linux 中集成了許多 GNU 程序。
GNU一開始其實有自己的內核:The Hurd,並且它開始研發於1990年,比Linux還早。
GNU 其實是自由軟件運動的產物,而自由軟件運動就是由RMS 發起的,並且他也作為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創始人與主席。
自由軟件意味著使用者有運行、複製、發布、研究、修改和改進該軟件的自由。更精確地說,自由軟件賦予軟件使用者四項基本自由:
- 不論目的為何,有運行該軟件的自由(自由之零)。
- 有研究該軟件如何工作以及按需改寫該軟件的自由(自由之一)。取得該軟件源代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 有重新發布拷貝的自由,這樣你可以藉此來敦親睦鄰(自由之二)。
- 有向公眾發布改進版軟件的自由(自由之三),這樣整個社群都可因此受惠。取得該軟件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開源軟件”則源於“自由軟件運動”,開源軟件與自由軟件二者有本質的區別,開源關注的是對一個項目的實際開發、協作與功能演進,它只要看到項目的發展;而自由軟件理論的基礎是在爭取全人類使用和如何使用軟件的自由權利,它是一場關乎道德的運動。但是二者對實際操作的建議大致相同,它們認為敵人是專有軟件,都堅持“ 軟件開放源代碼 ”。
RMS 關於開源起源的說法是這樣的:
從1983 年起,我們以維護計算機用戶自由之名興起了自由軟件運動。在1984 年,我們發起了開發自由操作系統的計劃,並將此系統命名為GNU。藉此系統,我們就不必依賴非自由的操作系統,不再坐視它們肆意剝奪用戶的自由。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們開發了系統的絕大多數組件。為了保護用戶的自由,我們設計了GNU 通用公共許可證(GNU GPL),並以該許可證發行大部分組件。
並非全部的自由軟件用戶和開發者都讚同自由軟件運動的目標。1998 年,自由軟件陣營中的部分成員分裂出來,並以“開源”為名繼續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