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
退坑那天,王沒譜把自己收藏的一屋子Molly賣了將近30萬元。可能不到這一天,王沒譜都不知道自己在Molly潮流玩具上花了這麼多錢。這些錢在一些小城市,甚至可以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不過,對於玩過潮流玩具的人,這就像有過一場注定無疾而終的戀愛,每一次收藏都是一次紀念日。
Molly之父王信明(Kenny Wong)是一位香港知名設計師,他曾說,Molly最初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一位小朋友嘟著嘴可愛的樣子。在潮玩界,類似的IP很多,但是也都比較小眾。據說王信明本人不喜歡潮流玩具這個說法,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對抗時間,成為一直存在的角色。
現在,Molly可能是大眾認知中最紅的盲盒IP。不管你是在購物中心逛街,還是在手機上瀏覽年輕人聚集的網絡社區,你都能看到這個眼睛大大、傲嬌嘟嘟嘴的小女孩。不出意料的話,這個IP形象真的會在年輕人當中更為長久的流傳下去,只不過它對抗時間的方式可能也不是王信明的初衷—— 盲盒的玩法,潮玩公司流水線的量產以及繁榮的二手市場,共同造就了今天的Molly。
在一家叫做泡泡瑪特公司的包裝下,這個嘟著嘴的小女孩會根據主題穿上不同的服飾、道具,置身於各種場景中。從中國古代的西遊記到西方的西部牛仔,不同的題材都被融入了設計中。
在最近媒體的渲染中,盲盒玩法似乎是Molly流行最主要的原因。一個盒子裡裝著一隻8~9厘米高的玩具,售價59元,盒子包裝上畫著這一個系列的12只玩偶分別長什麼樣,但在你付完款、拆開盒子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抽中了哪一隻。如果運氣足夠好,你可能會抽到更好看、更特別的“隱藏款”,這是所有盲盒玩家都嚮往的寶貝。
王沒譜在2015年剛開始收集Molly的時候,這個外表個性十足的小女孩還沒被裝進盒裡,但已在潮流玩具界小有名氣。他被一套可動關節的“童年森林”系列Molly吸引,花了6000多塊錢收來了這兩隻“小紅帽”與“大灰狼”,從此掉入了Molly的“坑里”。
2016年,潮流文化娛樂公司泡泡瑪特簽約了Molly的創作者、香港設計師Kenny Wong,並開始銷售Molly的盲盒。據泡泡瑪特官方的說法,Molly系列盲盒的隱藏款抽中概率為1/144。
為了盡量集齊每一個玩偶,也提升抽中隱藏款的概率,王沒譜都是一套一套地收:Molly qee 1代、2代、Baby系列……除了盲盒外,還有雕塑系列的漢堡神偷、麥當勞叔叔、月球小星星等,“整體上,Molly的作品我收了80%以上,一共大概花了十幾萬。”
這確實是個燒錢的愛好,也是商家精妙的營銷手段:隱藏款難求、普通款也不一定能抽中自己想要的那個,有許多人在拆盲盒時都無比篤定地念念有詞:“這一定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下次卻還是抱著幻想,希望能抽中自己喜歡的那個。
這樣具有上癮性的消費形式為盲盒招來了許多質疑,但“燒錢”“賭博心理”“智商稅”等標籤,遠遠概括不了這個小眾文化圈子。事實上,對於多數潮流玩家“娃友”,特別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上班族來說,Molly就是成年人的玩具。
根據此前媒體報導,盲盒售賣的門店門口曾經有中年人每天來“打卡”,幫助店員理貨;還有女孩因為和男友吵架,會化700多元端一整盒Molly回家陪伴自己。這時無所謂有沒有隱藏款,打開盒子以後,她們看到的不是可以升值的投資品,只是另一個化身小女生的自己。
讀懂這一點,你才能真正明白年輕人的消費動機很多還是和心情有關。多數人都在為自己的心情買單,盲盒不是茅台酒,不是生活必需品,真正能炒作獲利的,是極少數“準職業玩家”。
溢價超百倍,真有人在“炒盲盒”?
不可否認,盲盒商品的不確定性注定了其二手市場的繁榮。
盲盒玩家只要買得稍微多一點,就難免抽到重複的款式,這時可以通過二手交易平台賣掉,也可以與同好互換玩偶、各取所需。
閒魚在今年7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報告中還稱,最受追捧的隱藏款“潘神天使洛麗”的售價高達2350元,與售價相比狂漲39倍。
其實,當下“娃圈”炒得最火的隱藏款溢價遠超39倍——
由華人藝術家龍家升創作的Labubu一代盲盒中的“山椒魚”隱藏款在閒魚上最高價格達到3500元,是盲盒售價的59倍;另一大熱IP Dimoo的“鹿影”款售價最高達到了7500元,是盲盒售價的127倍;還有“娃友”在閒魚上高價求購指定款盲盒,說自己“(收藏得)快齊了就差這個了” 。
閒魚上,有“純顯擺”的娃友,也有想賺錢的黃牛
是不是看上去很嚇人?
一個擁有驚人套利空間的標的自然容易吸引黃牛炒作,不過,稍加留心,你就能看出真正的“娃友”與黃牛之間的差別。
黃牛在售賣時通常會加上“以後只會更貴”等字句來變向催你掏錢;真正的“娃友”則會將介紹寫得非常詳細,還很歡迎用其他隱藏款來做交換;此外,還有“娃友”曬出隱藏款照片、標上令人瞠目結舌的價格,但不為售賣,只為“炫耀”一下自己的好運氣,並與同好交流經驗體會。
B站up主“肥胖抑鬱和狗”在去年10月入了盲盒的坑,從12月開始在B站上傳自己拆盲盒的視頻,已積累了4.7萬粉絲。在她的每條視頻中,都有“娃友”在彈幕里和她一塊“雲拆盒”、“吸歐氣”,她也經常會將自己抽重複的盲盒拿來給粉絲抽獎。
她告訴虎嗅,自己周圍確實有拿盲盒牟利的,大多是一些黃牛黨惡意抬高價格,“但是娃圈其實不太大,炒盲盒不至於。”
已經退了Molly坑的王沒譜如今主要收藏潮流藝術家的原作和版畫,他同樣認為,盲盒的炒作價值並不高。
“我認識的朋友基本沒有炒盲盒的,盲盒不像其他的藝術品那樣買到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升值,”王沒譜說,“盲盒打開一看,如果不是隱藏,直接就是賠的,所以不適於玩家炒作。個別升值幾十倍只是極少的隱藏款個例,並不是所有的盲盒都有炒作價值。”
這種說法可以在職業玩具賣家那得到佐證。淘寶上有專門銷售經拆盒確認的“指定款盲盒”的玩具賣家,如果玩家特別想要某一款而不願冒險盲抽,就可以購買指定款,而一個系列中每個款式價格各不相同,除了隱藏款價格高昂外,大部分都低於盲盒售價。
拋開那些逐利而來的黃牛,真正支撐盲盒這個圈子不斷發展的是那些喜愛收集、喜愛潮玩IP的“娃友”們。
作為一種很燒錢、但又放不下的愛好,盲盒的魔力究竟在哪?
盲盒的一體兩面
拆解來看,盲盒能給消費者帶來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
一方面,它讓人上癮、欲罷不能,某種程度上甚至帶有賭博色彩;另一方面,在商品實物外,它還給玩家提供滿足感、驚喜感等附加的情緒價值,甚至成為與同好交流的社交貨幣。
泡泡瑪特的官方數據顯示,其30%的消費者年齡介於18歲~24歲之間,25歲~29歲的佔比為26%,75%的用戶為女性;按職業劃分,白領占到33.2%,學生占到25.2%;有90%的消費者月收入在8000~20000元之間。
這基本可以體現目前盲盒市場的消費結構:年輕的消費者,擁有良好的經濟水平,並有強烈的為自己的收藏愛好與情緒體驗付費的意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盲盒是年輕人“孤獨經濟學”的受益者。
國金證券傳媒互聯網研究團隊曾發布名為《人設與陪伴經濟學:如何排解95後的孤獨和焦慮》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對於數以千萬計的90後、00後來說,孤獨和焦慮成為了後信息時代年輕人的生活主題:或獨自在大城市打拼、或掙扎於求學路上,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總而言之,對他們來說,時間過於緊張,娛樂休息時間短暫而碎片化、社會人際關係更為碎片化。
盲盒除了是精緻的消費品以外,還成為了年輕人忙碌且孤獨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樂子”。
另一位在B站發盲盒拆盒視頻的up主王蛋蛋告訴虎嗅,盲盒最吸引他的就是不確定消費這種玩法,“不知道下一個會抽到什麼,會有那種刺激和驚喜的感覺。抽到了一個,就想著要不再抽一個看看能抽到什麼,最後越抽越多。”
他與那些為提升抽中隱藏款概率而“端盒”(即一次性買一套,一套中包含12個盲盒)的玩家不同,他單純熱愛這個刺激的玩法。王蛋蛋說:“端盒就完全失去了玩盲盒的樂趣了,所以貴就貴在這個玩法上。”
除了喜歡刺激,“收集癖”也是盲盒愛好者中常見的“病症”。為了集齊Molly全系列,王沒譜在最“上頭”的那兩年非常癡狂:因為害怕錯過稀有物品的轉讓,他無時無刻不在刷閒魚。從大陸的淘寶、台灣的蝦皮、露天拍賣,到香港和美國的eBay、日本的雅虎拍賣,甚至韓國和泰國的二手轉讓網站,他都會去搜索關注。
如今已退坑的王沒譜仍舊很珍視當時的經歷:“發現時很欣喜、等待中很焦急、拿到手後很滿足。”除了滿滿一屋“戰利品”,收集過程本身帶來的情緒波動也是他的快樂源泉之一。
此外,當社會原子化的傾向越來越強烈,個體之間的連接變得越來越弱。在90後、00後的消費群體中,盲盒成為連接彼此情感的社交興趣點。王蛋蛋表示,他通過盲盒接觸到了一個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圈子,由於自己算是玩盲盒裡年紀比較大的,現在認識了很多年齡差距很大的朋友——甚至是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學生。
泡泡瑪特CMO果小在接受虎嗅採訪時也舉了一個他從同事那兒聽來的例子:一位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的男程序員想要求婚,於是買了一整套盲盒,將鑽戒放在裡面送給女朋友拆,用盲盒來幫助自己求婚。他認為,這種情感連接是盲盒產品給很多人帶來的附加價值。
當然,錢包也是真的很痛
在豐富的情感享受之外,資深玩家也感受著強烈的“錢包痛”。
當虎嗅問及“家裡有多少個盲盒”時,王蛋蛋和“肥胖抑鬱和狗”都表示“實在數不過來了”。王蛋蛋補充說,花錢的話,應該不到十萬。
“眾所周知我在盲盒圈就是’非洲人’的代表,”王蛋蛋說,“幾乎抽不到隱藏,抽到的全是雷、各種重複的。”也因此,王蛋蛋的粉絲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王永非”。
王蛋蛋總把“退坑”掛在嘴邊,尤其是在他又抽中“雷款”(盲盒系列中不夠好看、不太受歡迎的款式)或者重複款時,彈幕上總是飄起一片整齊劃一的“不愧是王永非”。
“(退坑)其實也就是說說,”王蛋蛋表示,“不過現在慢慢有一點想退坑了,就是不會像以前那麼瘋狂了,偶爾逛個街看到好看的買幾個玩玩。最近這個盲盒實在太火了,各種新款出的眼花繚亂,真的已經到了買不過來的程度,挺可怕的。”
盲盒的上癮性導致產品的複購率高,儘管位於29~69元區間的單個售價看起來對錢包“無害”,但當你真正入坑,就會發現花錢如流水。
“肥胖抑鬱和狗”坦承,買盲盒給自己還是帶來了一點經濟負擔的,也曾因“太費錢了”而無數次想要退坑。不過,她還是強調,“但是抽盲盒讓我很快樂,也認識了很多人。做up主很有意思,可以和大家一起玩兒、分享快樂給大家。”
王蛋蛋的部分盲盒玩偶(左);“肥胖抑鬱和狗”的部分拆盒“戰績”(右)
這可能就是盲盒的可怕之處——你心裡明明知道它在吞錢、嘴上還喊著“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但它帶給你的快樂與滿足又讓人捨不得離開。
其實,對於以收集為主要目的的娃友來說,隱藏款的存在倒沒有那麼重要了。一位收集了多套Molly的上班族玩家表示,她喜歡整套購買,包括西遊、國際象棋、故宮等主題在內的系列,不僅製作精美,還具有知識內涵。為此,她還特意買了一副國際象棋棋盤,開始用Molly下國際象棋——這樣的玩家或許更接近王信明的初心。
但是她頗有微詞的是,泡泡瑪特為了拉動銷售,後期推的系列越來越頻繁,不少都顯得很“粗糙”,尤其是口碑扑街的昆蟲系列,“會有女生買一堆蟲子放在家裡嗎?”
昆蟲系列的出現,間接幫助這位女孩下了“退坑”的決心。而作為Molly的幕後推手和銷售代理,泡泡瑪特對於這個市場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盲盒有用嗎?
儘管盲盒銷售火熱,但泡泡瑪特並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賣盲盒的公司”。
“泡泡瑪特是一個主打潮流玩具的公司,我覺得盲盒只是潮流玩具產品包裝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泡泡瑪特CMO果小說,他表示,泡泡瑪特擁有許多非盲盒產品,旗下有三十多個簽約IP,每一個有生命力的、具有收藏價值的IP背後都站著創造這一IP形象的潮玩設計師。
和通過漫畫、劇本來輸出自己世界觀的創作者不同,潮玩設計師用純粹的視覺形象來表達自己,但每個接受這一形象的玩家和消費者都對它有不同的解讀。果小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產品好看、精緻,消費者喜歡就買了。私人時間那麼短,沒有更多精力去挖掘其背後的故事,但Molly會一直陪伴在你面前。 ”
如果說盲盒一定要有什麼“作用”,那大概就是讓更廣的受眾接觸到潮流玩具這一小眾文化了。
王沒譜認為,相對於其他限量版潮玩,盲盒確實是讓新人入坑的最佳渠道:單價低、購買方便,且宣傳推廣多,讓大家都能聽說這個東西,因此更容易被接受。很多潮玩藏家都是由此一步步深入圈子,從玩潮玩開始逐漸擴展收藏的領域。
但潮玩仍是一個小眾圈子,圈外人的質疑和不解很常見:潮玩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值得花那麼多錢嗎?材質並不罕有、也能找到山寨品,憑什麼保值甚至升值?
對於資深玩家來說,這些問題可能都是廢話——年輕人夜夜去酒吧蹦迪也是一種尋找開心的方式,花費不低,酒喝過就完了,而潮玩至少是一種陪伴。
果小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但對他來說,潮玩就是藝術品,是設計師的創造。
王沒譜則把外界的抨擊主要總結為兩點,一是價格,二是藝術內容。他認為,藝術品並不能單純的以製造材質或者製造成本來衡量,實際上藝術品的價值衡量非常複雜,是由藝術性、稀缺性、影響力、當下的社會經濟狀態等等很多因素綜合決定的,藏家也是認同作者的理念為了附加值而去買單,市場決定一切。
“KAWS的原作最高曾經拍出了1億多的價格呢。”他說。
王沒譜自己收過最貴的一對Molly,是2010年發售的四周年限量雕塑“麥當勞叔叔和漢堡神偷”,兩隻一共花了一萬六。
在發售那對“麥當勞叔叔和漢堡神偷”時,設計師王信明的作者寄語是這樣寫的:“Molly對大人們的世界感到好奇,因為她發現他們總是很忙,吃著速食餐,沒有時間理會自己的生活,哦,是誰偷走了大人們的童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