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華為云總裁鄭葉來:雲服務對華為是最簡單的商業模式
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開幕。去年大會上,華為提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今年隨著華為完成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也意味著華為AI戰略的執行進入了全面落地的新階段。當天大會,華為首次發布計算戰略,並推出了“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 900”。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表示,過去的30年,大家印像對華為的印像一直是做聯接的,“華為並不只是一家做聯接的公司,聯接和計算缺一不可。未來華為也是一家出色的計算公司。因為統計計算是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基石。”
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
這當中,華為雲是華為“計算”戰略的排頭兵。
任正非將其比喻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他曾提出極高的願景:“我們在雲平台上要在不太長的時間,就會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2017年3月,華為正式宣布成立雲BU,戰略投入公有云服務市場,奮起直追。根據今年8月2日全球權威諮詢機構IDC正式發布《2019年Q1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踪報告》顯示,從IaaS+PaaS整體市場份額來看華為雲營收增長超過300%,華為雲PaaS市場份額增速接近700%,在Top5廠商增速排名第一,位居中國公有云服務商第一陣營。
近兩年來,國內公有云計算行業巨頭混戰。從一馬當先的阿里雲到緊隨其後的騰訊雲、百度雲、華為雲,國內公有云計算行業擠掉了眾多傳統廠商,巨頭瓜分的格局基本奠定。
9月18日,華為基於Atlas900發布了華為雲EI集群服務。據了解,華為雲EI集群服務能夠完成典型網絡ResNet-50的訓練僅需59.8秒,比第2名快15%,將在探索宇宙奧秘、預測天氣、勘探石油,加速自動駕駛等領域發揮作用。無需購買硬件設施,華為雲EI集群服務可按需使用、即時開通。
在當天的大會上,搜狐科技發現,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和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不斷強調華為雲服務的特點有兩處:一是價格最實惠、要做“普惠AI”;二是華為雲的“三不”行事準則:下不碰數據,上不做應用,華為不和客戶競爭。
究竟如何讀懂華為雲的戰略思路和發展節奏?搜狐科技與其他媒體一同受邀採訪了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以下為採訪摘要(搜狐科技整理):
華為雲EI集群業內人士都說比較實惠,定價如何?
公測現在不收錢,但是價格肯定是業界裡最優惠的,你去看我們的集群就知道了,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的,因為我們公司有端到端的能力,歷史做IP積累的能力。
目前AI在傳統行業落地的時候避免不了多雲,客戶會有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各種銜接。您如何看待現在國內的私有云、混合雲市場現狀?
如果我只為了擴大短期收益,不對華為負責,也不對客戶負責,我就讓客戶大大購買私有云,反正一個單子簽回來幾千萬,如果我這麼短視就這麼來幹。
但是,現在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分為兩個階段,通過數據訓練模型,這個訓練一定需要在線閉環的系統(實現)。哪一個(企業會)建這麼大的訓練系統?它也不是科研機構,維護很困難。
我們下不碰數據,上不做應用。這樣既能保證它最終的用戶數據隱私,也放心。第二,也獲取了極速的網絡,時延又短,這是比較好的架構。對華為和客戶都是最合適的。
但是客戶意識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
華為雲的目標市場是國內還是國外?
一年前《人民日報》的記者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我從來沒有看到華為的出海計劃,後來我一愣,為什麼他要問這個問題?我突然想到了兩件事情,華為今天所有的業務部署一開始就考慮全球業務的。今天我們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打開世界地圖看未來如何佈局。
華為雲服務和其他品牌雲服務的差異在哪兒?
我想所有的差異化不是喊出來的,最後的客戶選擇就是差異化。
今天雲服務從本質上來說,它還是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極致的性價比。所有的客戶最終的選擇,歸根到底還是經濟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現在講的生態問題,生態問題也是一個偽命題,什麼是生態?說白了就是價值鏈的分配。第二個價值鏈分配也很簡單,我們做雲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講了,下不碰數據,上不做應用,我們就是乾中間這一個苦活兒。把我們原來這些計算的能力、存儲的能力、網絡的能力,用雲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我們的客戶。
我們原來傳統的產品賣盒子的形式,所以雲服務對於華為來說僅僅是商業模式的轉換,雲服務對華為是最簡單的商業模式。
如何看待公有云廠商間的競爭意味著什麼?會不會造成將來沒有一家公有云廠商能夠做大,能夠很好地盈利、生存的狀況?
做B端的生意,它一定不可能去掙快錢的。
公有云未來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當然。這以後不僅僅是玩資本的遊戲,是一個研發投資的遊戲,你能夠投下去。未來公有云不是長板戰略,說我有一個東西特別厲害。別人學你,不會的。未來的雲服務一定是短板戰略,哪個不行就沒人學你。客戶買的是一個服務。雲服務首先是短板戰略,你哪個東西不行你就麻煩了。
所以我一直講華為公司做雲服務越做越舒服。因為華為原來做盒子的服務還苦,我們做雲服務終於發現不用每個季度、每年求客戶了,我們現在只要把客戶服務好,或者主動給降降價,客戶就很滿意了,我們V4、V5的高端客戶,基本上沒有離網的。
華為的投資越來越重,這對未來的競爭意味著什麼?
投資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研發的投資,這是我們當前占我投資很大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資產的投資。
研發投資方面,華為公司即使不做公有云,我們為了我們的消費者業務、為了運營商業務、為了企業業務也要投這個研發。
第二資產的投資,一開始很痛苦的,但是我很高興地告訴你,我們“痛苦期”已經過了。
我們馬上在貴州建非常大的數據中心,我們在內蒙古的烏拉察布要建非常大的數據中心。
任總批評我投資不要保守。這次任總跟我溝通一再地講,要看未來的變化,一再叮囑我光纖要廣多買一點。
華為雲增速為什麼這麼快?
我們早期增速快是很正常的,一方面跟我們的基數不大的原因,明年再這麼增長可能性不大了。
目前看來華為雲在哪一個行業可能做得最好?
從數字來講還是互聯網。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本身IT的很多計算量,越來越往互聯網公司集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Top50中,至少30個都是我們的客戶。
但是企業和政府也選擇華為雲。垂直部委有三十多個已經選擇了華為雲。
還有幾乎中國所有的車廠都是我的客戶,或者不是說所有的,至少Top 10車企。
對於華為雲而言,營收規模、業務增速、市場份額哪一個比較重要?
坦率來說,後面的兩個東西我平常不看的。
我一直跟我的團隊講,我們先乾兩件事,第一把每個行業最裡面的標杆客戶全部服務好打下來,第二個就是把他們服務好,讓他們開心地從他們的口袋裡把錢掏出來,最後這個掏錢開心一點。
我有一個講話,我的標題是沉下心來沉住氣,堅毅前行。今天的事情我當年都預料過了,沒有超出我的意料。
華為有內部人士,他們很擔心的是如果不提供應用只做“黑土地”,這個永遠夠不到客戶的最後一公里,您怎麼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華為很多人漢語沒過關。
“下不碰數據”是指華為承諾現在和將來不用技術的手段非法獲得客戶的數據,說白了現在不偷你的數據、不搞你的數據、不買你的數據。
第二個,說“上不做應用” 講的不是不去了解客戶,講的是價值分配的問題。華為不跟他們競爭。現在說華為不投資面向企業的ERP、CRM這些應用系統,但是華為願意跟所有的合作夥伴一起聯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