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古老小行星的“分崩解體”可能為地球生物種類大爆發奠定了基礎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曾經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軌道運行的大型小行星的“分崩解體”可能引發了古代地球上的冰河時代,從而極大地改變了我們星球上的生命進化過程。來自小行星的碎片可能已經為內太陽繫帶來了灰塵,數百萬年時間裡阻擋了太陽光的一部分並在此過程中在地球上形成了氣候帶。
科學家此前已經發現了一個冰河時代的證據,認為地球大約在4.66億年前進入漫長的冰河時期。岩石樣本顯示此時海平面相對較低。一篇新論文認為,這一事件發生的驅動因素- 被稱為奧陶紀冰河時代- 可能是一顆大型小行星的解體。
根據該研究的作者,直徑大約150公里的小行星在4.66億年前突然解體。小行星的解體會使大量的塵埃瀰漫太陽系。這些碎片的一小部分將不可避免地進入地球並進入大氣層,可能會起到強大的冷卻效應。
地球不斷受到小型流星和太空粒子的轟擊,據估計,當時地球大氣層中大約百分之一的塵埃來自地外。然而,在小行星遭到破壞之後,研究人員認為從太空進入地球大氣層的物質數量將大幅增加。
“通常情況下,地球每年可以獲得大約40000噸外星物質,”新研究的作者,伊利諾斯州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芝加哥大學副教授菲利普·赫克說。“想像一下,乘以一千或一萬倍。”大氣中存在的大量灰塵會遮天蔽日,從而引發地球的逐漸冷卻。
該團隊發現了太空碎片的證據。將這些岩石的樣品暴露在酸中,使石頭融化,只留下外星物質。然後研究人員分析了殘餘物的化學成分,以確定其來源。他們還測量了海底岩石的含量,尋找特定形式的原子或同位素,這些原子或同位素表明已經暴露於行星際空間環境並被其改變的物質。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些實驗的結果支持了他們的假設,即解體小行星物質的流入同時到達地球,並且實際上可能觸發了奧陶紀冰河時代。該團隊認為,解體小行星的大量灰塵和大塊將在地球大氣層中繼續下降約200萬年。
隨後的氣候變化的影響雖然深遠,但並不像白堊紀- 古近紀時期小行星撞擊後導致恐龍滅絕的變化那樣突然。相反,地球上的生命有時間適應全球氣溫變化所帶來的新的生態位。簡而言之,生命有機會實現多樣性。
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