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再發支付機構罰單財付通:大部分已完成整改
9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同一天對兩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罰單,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和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皆因違反支付管理規定受到行政處罰。騰訊旗下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被處罰149萬元。
財付通回應財聯社記者表示,“財付通在收到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饋的問題後,第一時間啟動自查,制定並落實逐項改進計劃,目前大部分事項已完成整改。後續,財付通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將進一步加強合規管理工作,繼續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支付服務”。
此次被處罰的平安付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支付機構,推出平安第三方支付品牌壹錢包。
實際上,今年以來央行對支付機構的嚴監管仍在持續。
根據人民銀行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8月共有81家支付機構收到人民銀行的處罰通知,處罰金額合計超過1.2億元。同時,央行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目前正處於現場督察階段。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對訊付信息科技公司開出了5939.41萬元的單筆罰金之最。去年8月,支付寶也曾因支付業務違規被人民銀行處罰412萬元。
支付寶、銀聯、財付通等支付巨頭雖然交易規模居前,但統計2014年以來的數據顯示,這些頭部支付企業在處罰金額榜單上排名靠後。銀聯商務、支付寶、京東旗下網銀在線、財付通等被處罰金額都在20位開外。
據了解,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罰單涉及的業務類型主要有銀行卡收單、支付結算、反洗錢、清算管理、網絡支付、備付金等六大類。
“支付行業的強監管仍會持續。”一位支付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從監管的政策看,更多是對支付機構違規業務的強監管,強調的是持牌合規經營。而對於支付牌照,隨著金融開放的深入,若是外資支付機構成立,牌照更多的可能是開放,鼓勵競爭,而非收緊。
值得注意的是,在嚴監管的大背景下,央行今年相繼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85號文)和《關於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的通知》(177號文)。其中,85號文要求帳戶“實名制”變“實人制”,可疑交易被嚴控轉賬信息、重拳出擊買賣賬戶等違規行為。
而177號文則通知,央行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現場督察2019年9月底前完成。177號文針對銀行和支付機構的督查重點主要包括: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斷直連”相關工作,人民銀行各分支行轄區內督查率將達到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