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移動互聯網正在築起一道“不公平”的牆?
移動互聯網已蔓延至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當我們享受著它帶來的無限便捷時,也不得不面對由此而來的紛繁複雜的困擾。“信息繭房”正在築起共識壁壘,社會焦慮也在被傳播放大,網絡“泡沫”逐漸被現實社會擠破,該如何認識和破解這些難題,讓這一偉大科技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社會?
今天,《央視網評》推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困惑”系列評論第一篇。
移動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一部手機走遍天下已經不是稀罕事。
手機打車,手機掃碼騎共享單車,手機買高鐵票、飛機票、景點門票,住店、吃飯手機買單,手機快沒電的時候還可以掃一個共享充電寶給自己充電。可以說,手機之內自有乾坤,人類長出了“新器官”。
出於原來的習慣,每次出門之前一部分人還會帶些現金,但基本都是原封不動帶回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之餘,也會在顛覆傳統生活方式的過程中帶來衝擊。
比如很多博物館都開始實行網絡預約制,有些博物館一步到位非網絡預約不能參觀,但那些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怎麼辦?網上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但卻遭到其他網友的怒懟,“老人不會弄,沒有孩子嗎?”
可是這種回答實在有些冷血。沒有孩子或者孩子不在身邊的老人就沒有權利參觀博物館嗎?
移動互聯網高歌猛進,網絡上活躍的自然都是嫻熟的玩家,這是有倖存者偏差的。列車上都是買到票的乘客,沒來的人不會課堂上舉手。我們不能忽略那些沉默的聲音,不能讓移動互聯網在社會之中築起一道“不公平”的牆。不管居住在牆另一側的人口究竟有多少,他們都是我們中的一員,“一個都不能少”是社會進步的題中應有之義。
正如無障礙設施的使用者總數也不多,但在每個城市都必不可少。建設數字社會的過程中,也應該有無障礙思維。多數人在享受移動互聯網便捷的時候,也要給少數人留下適合他們的窗口。
當然,從總體上來看,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有利於縮減城鄉之間、不同階層之間、不同年齡段之間的數字差距。現在很多農村老人也可以嫻熟地視頻聊天、發朋友圈、刷快手乃至在小賣部使用手機支付。但同樣在農村,也有先進群體與落後群體之分,孤寡老人、貧困戶是落在最後的一群人。社會應該以恰當的方式幫助他們趕上大部隊。
另外,還有一種反向的數字鴻溝應該引起重視。研究顯示,鄉鎮農村兒童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明顯高於城市兒童。在農村,經常會看到孩子三五成群抱著手機打遊戲。這絕不是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發展的成就,而是城鄉差距的體現。
城市生活豐富多彩,農村生活單調枯燥,城市父母對電子產品有警惕性,有些農村父母卻過早地把手機丟給孩子玩,還誤以為孩子會玩手機是聰明的表現。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的現像是最嚴重的。這需要各方攜手努力,把農村孩子從手機的致命誘惑裡解救出來。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這些盲區和陰影都說明,技術的發展不必然等於美好與進步。技術只有在人的監督之下,才有可能對社會發揮最好的作用。有時候,慢一點才是真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