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牽手電信會讓中國的5G加速嗎?
本週一,也就是9月9號,中國聯通正式公告,已與中國電信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將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5G接入網絡。這則消息堪稱爆炸性新聞,但卻看不到什麼深度分析,評論文章除了強調”意義重大”就是談”省錢建5G”,還有些不靠譜的推測兩家公司要合併的。
接下來兩家準備如何共建共享,時間進度如何?公告裡沒有說,框架協議裡也沒有講,業界也沒有聲音。呈現出這樣的狀況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二是很多問題還沒有答案,所以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
個人以為,這次是後者。
在拿不到任何內部信息,也看不到靠譜的外部分析的情況下,我只能根據自己的技術理解和經驗來推演下,電信聯通準備各自建設核心網,實現無線接入網的共享,會是什麼情況。
技術
我在《電信運營商學不了互聯網》中介紹過這張圖,運營商提供的通信技術和連接服務,是以技術標準為起點,再由設備廠商根據技術標准進行通信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然後由計劃採購部門進行通信網絡產品的選擇和購買,之後是網絡建設部門進行施工建設和系統集成,再往後是網絡維護部門進行設備維護和故障處理。
一般情況下,電信運營商是成熟技術的使用者,技術的創新來自於設備商甚至更前端的科學家;即便是電信運營商提出了通信技術領域的創新思維,也需要設備商們去實現。
而且,由於“電信級”的服務標準和技術要求,設備商在向電信運營商交付前,必須是經過內部嚴格的測試驗證,而交付時運營商還會對設備和網絡進行全面驗證,才敢給最終用戶去使用。
這就意味著:如果是非標準的、廠商在設計時沒有考慮到的技術場景,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投入市場。
5G無線接入網的共建共享,應該就是這樣的情況。雖然此前有過一些共建共享的案例,但據我了解都達不到電信聯通的這種程度。
可能的技術方案之一:在接入網進行客戶的識別與分流,電信用戶送到電信的核心網,聯通用戶送到聯通的核心網。
可能的技術方案之二:在接入網進行信號複製,分別送到電信和聯通的核心網,由核心網進行識別,不是本網的用戶就拒絕服務。
可能的技術方案之三:接入網將通信接入到其所屬運營商的核心網,再由核心網進行客戶的識別以及路由接續。
接下來,通信專家們會對這些可能設計系統架構,結合各種組合場景形成解決方案。
比如最基礎的話音業務,要製定在5G共享基站、4G基站、3G基站等不同接入網下的技術方案,要考慮一次通話在不同基站之間切換的各種可能性,要兼顧電信和聯通不同的話音業務技術實現方式(VoLTE和CSFB)。
在確定總體技術方案、系統架構以及解決方案之後,通信專家們要對技術改造方案進行評估,然後再進行多方案比較。
比如,方案一的主要改動點,應該是在無線側進行識別和分流,這個功能的增加既要涉及相關軟件的修改,也要考慮後期的維護成本(無線站點數量多分佈廣,運行維護成本高)以及終端的適配問題,如果涉及到技術標準的大變動,那動靜可就大多了。
而方案三需要改的主要是核心網部分,要實現電信和聯通兩張核心網之間的互聯互通,需要先統一定義一系列的技術標準。要知道,兩家運營商雖然在大的方面都遵從3GPP的統一標準,但在具體的技術參數和細節上,都有自己的考慮和設計。如今要把這些技術細節一一考慮設計清楚,才能啟動技術改造工作。
技術方案全部準備就緒,廠商開始製定自己的技術方案,啟動開發、改造、測試等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等到廠商做完自己的工作,再移交到運營商,按照流程和工序做下一步安排。
如果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在實施過程中技術方案變了,那極可能就是一場災難–已經完成的工作幾乎作廢,需要重新設計,重新開發,重新安排時間表。
涉及全程全網的技術改造,要確保電信級的質量,做到萬無一失。這是通信的產業特徵,中間每一步都不可少。
運營
前期技術方案考慮得這麼細,是不是萬事大吉?遠遠沒有。因為在運營環節,接入網共建共享可能引發的新問題可能更多。
首先是費用結算。
鐵塔公司提供的是物理性質的共享設施,可以按照投資或者使用比例進行多租戶的結算和分攤,相對簡單。而無線接入網的使用量並不是靜態的,既和客戶規模/習慣、漫遊狀態、使用量等客戶側的狀況有關,也和組網結構、路由組織、設備供應商等網絡側的情況有關,還有些通信量是維持用戶在網狀態(類似於心跳,保持網絡和客戶的連接,不直接產生價值),沒有收益的,到底怎麼結合理?這個賬很不好算的。
兩家公司在公告協議中強調”算大帳”,表態要盡量簡化結算規則,但在實際運營環節,往往糊塗賬的麻煩會更大。如今運營商的日子不好過,還在真刀真槍地搶客戶,基層更是被迫精打細算,運營商之間能產生多大的協同效果,很多人不看好。
第二是網絡運維和客戶投訴。
電信運營商是要端到端的全程全網維護,用戶有了投訴,就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查找故障原因。從歷史經驗看,即便是標準度非常高、運營流程非常規範的業務,遇到跨運營商的網絡維護和投訴處理,也都非常艱難。比如垃圾短信/電話的治理,運營商可以攔截處理來自於本網的垃圾電話,但是如果主叫號碼是另一家運營商的,往往就無能為力了。
無論是哪種技術實現方式,共享無線接入網都會讓客服人員面臨更多的新問題,網維人員面臨更多的新挑戰,網絡不完全可控帶來多大風險,恐怕是現階段很難想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運轉過程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逐漸沉澱形成體系化的應對手段。
第三是技術演進。
目前的5G網絡全部是NSA的模式,未來一定會走向SA;但兩家網絡的升級肯定不會一樣。由於移動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如今國內三家運營商都是多網並存的,即便是中國聯通關閉了2G網絡,在相當長的時間裡,3G/4G/5G還會並存。而且由於3G時代的網絡制式不一樣,技術能力也不同,運營商一定會根據自己的情況設計網絡升級演進的方案。
中國聯通在設計NSA升級為SA方案的時候,會考慮共建共享部分對網絡演進的影響,但是這種考慮是相對被動的,不會作為主要因素。反之亦然,中國電信也不會因為共享一部分接入網而大規模調整自己的網絡演進規劃。兩家公司只是為了降低成本,在5G初期臨時地抱團取暖,真要全面建設5G的時候,網絡能力和質量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豈容他人染指。
很多人眼裡運營商是壟斷經營,只要把通信設備商的產品拿過來,就可以躺著掙錢了;實際上電信運營商既要做好”電信服務”,又要開展”高效運營”,還要”在商言商”,缺一不可。最核心的就是”運營”,其中的苦樂悲歡,又有幾人懂?比如這一節中說的三點,只是我個人第一時間想出來的,既不專業又不繫統,電信聯通的專家們會考慮更多,也必須考慮得更多。
展望
一不留神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結尾就少說幾句,直奔主題,共建共享會給中國的5G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呢?
短期來看,電信聯通共建共享的技術難度非常大,設備廠商需要根據這一變化與運營商一起細化需求,調整技術方案,甚至重新設計開發產品,週期變得更長。這意味著在無線接入網共建共享的地區,技術方案的成熟度不足,電信聯通建設5G的速度會變慢。
中期來看,共建共享意味著企業建網的成本下降。然而運營商對於5G建設的投資總額並沒有減少,就可以建更多的無線接入網,讓5G的覆蓋範圍更大。這意味著一旦電信聯通的框架協議能夠落地,就可以加快5G接入網的覆蓋速度,推進5G的發展。
長期來看,不少國家的運營商對5G的高投資有顧慮,從“商”的角度來說,表達出對共建共享這種低成本發展的極大興趣。如果中國兩家運營商能夠成功地共享5G接入網,而且在運營環節摸索出一系列的經驗,這對於全球5G的發展是大利好。這意味著中國會從5G紅利中分得更大的收益,在未來的產業創新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當然,取得中長期利好的前提是:我國的無線接入網共享計劃取得圓滿成功。(作者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