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華為:境內發債60億,評級3A,手握2500億現金
不差錢、不上市的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正與資本市場漸行漸近,開始嚐鮮國內發債了,擬發行兩期規模均為30億、共計60億元的中期票據,用於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9月11日晚華為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的首度曝光,這家國際通訊業巨頭的“家底”也首秀於眾,有關華為5G佈局、各業務板塊現狀及未來規劃、持股情況、員工數量、研發投入詳情等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悉數得以公開。
手握2500億現金
募集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華為營業收入分別為5180.68億元、5984.80億元、7151.92億元和3965.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58%、15.52%、19.50%和22.86%, 2016-2018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7.49%,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70.52億元、474.55億元、593.43億元和349.04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華為淨資產、總資產分別為2454.87億元和7057.16億元。
不僅如此,華為現金狀況也非常好。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華為貨幣資金高達2497.31億元,同時華為應付債券餘額達307.82億元,顯示華為此前曾在海外發行相關債券,包括兩期人民幣點心債和四期美元債券。
對於募集資金用途,華為表示,隨著公司各項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成本及研發支出也相應增長,2016-2018 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合併口徑經營活動現金支出分別為5542.79億元、 6255.38 億元、7782.38億元和4851.10億元,研發支出分別為763.75 億元、896.66億元、1014.75億元和565.97億元(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約佔全年收入14.19%)。預計公司各項業務未來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資金支持也將進一步增加。公司本次擬發行中期票據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具體來說,將用於持續聚焦ICT基礎設施建設等。
華為回應稱優化融資佈局
對於此次發債,華為方面回應稱,華為公司運營所需要的資金主要來自於企業自身經營積累、外部融資兩部分,以企業自身經營積累為主(過去5年佔比約90%),外部融資作為補充(過去5年佔比約10%)。華為一直堅持通過合理的融資佈局,持續優化資本架構,以確保公司財務穩健。公司通過境內發債打開境內債券市場,將進一步豐富融資渠道,優化整體融資佈局。
不過華為也強調,公司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另外,經評級機構聯合資信評估,確定華為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本期中期票據信用等級為AAA,上述級別表明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據了解,華為本次兩期中期票據發行主承銷商分別為工行、建行,兩期評級機構為聯合資信評級,在募集說明中,聯合資信認為,華為核心的運營商業務經營穩健,消費者及企業業務快速拓展,具備很強的整體盈利能力、現金獲取能力和再投入能力;資產、權益規模持續增長,現金類資產充裕,債務負擔較輕。
曝光五大華為“內幕”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華為國內債市首秀,公司國際知名通信企業的家底也首度曝光。
一、華為七成員工超30歲
據募集說明書,截至2018年底,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約18.8萬人,來自全球近1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45%。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30歲以上員工超七成,其中約69%員工為30歲-50歲。
二、一半員工持股
華為員工持股一直備受國內眾多科技企業推崇與學習。如今,華為員工持股具體情況不再是秘密。
募集說明書顯示,2018年12月28日,華為註冊資本為222.37億元,華為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持股1.01%。
截至2018年末,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96768人,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任一持股員工的出資額均不超出公司總股本的5%,以此計算,公司參與員工持股的人數比例約為53%。
華為工會履行股東職責、行使股東權利的機構是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由任正非、孫亞芳、梁華、郭平、徐直軍、胡厚崑、孟晚舟、丁耘、余承東等115名持股員工代表組成,代表全體持股員工行使有關權利。
三、華為終端上半年業績倍增
儘管半年度業績會,華為披露了公司手機出貨情況,但並未公佈公司終端業務營收情況。
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合併口徑總資產2312.91億元,總負債1805.23億元,所有者權益507.68億元。2018年,該公司合併口徑營業收入3291.41億元,淨利潤114.10億元。2019年1-6月,該公司合併口徑營業收入2110.57億元,淨利潤112.35億,換言之,今年上半年華為終端淨利已接近其去年全年淨利了。
說明書還顯示,目前,華為終端手機產品銷售盈利模式為:一部分產品供應國內外公開市場渠道夥伴和電信運營商,通過零售夥伴店面、電器賣場和運營商店面進行銷售,該部分銷售佔終端業務收入比重約80%,公司賺取終端產品批發價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利潤價差;另外一部分則直接面向終端個人客戶,主要通過自營電商平台和直營店進行銷售,銷售收入佔終端業務收入比重約20%,公司賺取終端產品零售價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利潤價差。
四、智能手機行業迎洗牌期
募集說明書首度曝光了華為智能手機最近三年來的整體銷售情況。今年上半年出貨1.18億台,同比增長24%。華為消費者業務主要提供的產品包括手機、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移動寬帶終端、家庭終端和消費者云等。2016-2018年全年及2019年上半年,消費者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1802.19億元、2385.08億元、3460.98億元和2184.64億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華為預判,全球智能機市場經過過去幾年的飛速發展,將進入平穩發展期。隨著5G產業商用加速,後續幾年智能機市場恢復增長,全球銷售金額將超過5000億美元,智能手機仍是價值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而從競爭來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從增量競爭轉入到存量競爭的後智能機時代,進入到激烈的洗牌階段。Top廠商可以拿到更好的供應鏈資源、有更大的創新研發投入,生產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所以“強者恆強”,市場份額向Top廠商集中。
五、5G投入超40億美元
募集說明書顯示,在5G領域,華為投入5G技術研究已超過10年,累計投入超過40億美元。率先構建了5G規模商用能力,做到5G極簡部署、極簡站點、極致體驗,以及使維護更智能。
截至2019年6月末,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定了50個5G商用合同,15萬多個5G基站發往世界各地。
另外,在智慧城市領域,華為企業業務助力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