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如此豐富?地質原因使然
勘測顯示北極圈以內的北冰洋海底的石油儲量超過900億桶,占到整個地球總儲量的13%。另外,估算顯示這一地區還蘊藏有全球未探明天然氣儲量的1/4左右!
北冰洋地區周邊國家和海底地形示意圖
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美麗風光
目前這一地區已經被探明的石油儲量基本都在陸地上或者近海區域,很簡單,因為這樣的區域更容易抵達和進行勘探。不過,在這個話題開始之前,或許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冰天雪地的北冰洋地區會有如此豐富的油氣資源?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地球科學家阿拉斯塔爾表示:“當你看地圖時,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北極和南極不同,北極是一片被陸地包圍的海洋,而南極洲則是一片大陸。 ”首先,這樣的地理環境意味著北極地區可以獲得巨量的豐富有機質來源,主要形式是死亡的海洋生物遺骸,比如藻類和浮游生物,它們構成了形成油氣資源的主體來源;其次,被陸地包圍,意味著北冰洋有超過50%的面積都位於大陸架上。這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因為大陸地殼相比海洋地殼常常含有巨大的盆地沉積,容易積聚大量有機物。
在這些盆地地區,大量有機物被埋藏在沉積岩層之中,處於缺氧環境下。正常情況下,在富含氧氣的淺海中,有機物是難以被保存下來的。但如果海洋足夠深,海水會出現分層現象,這就意味著富含氧氣的上層海水和缺氧的底層海水是分開的。”
隨著數百萬年的風霜雨雪,風化作用削平了高山,大量的風化產物被風力或者水力作用侵蝕,搬運,並最終在海洋裡沉積下來。這些物質覆蓋了海底原先的有機物沉積層,慢慢的,形成了一層堅硬但是多孔隙的沉積層,稱為“儲油岩層”。數百萬年過去,不斷增加的沉積岩層讓下面的有機物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並開始逐漸升溫。
福萊瑟表示:“關於溫度,海底沉積岩層的溫度,大約深度每增加1000米,溫度會升高30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高溫高壓環境下,這些有機物質會緩慢轉變為石油,而那些溫度最高的區域,則會形成天然氣。”
由於油氣的比重較低,它們開始沿著多孔隙的岩層上升並聚集,最終形成油田和天然氣田,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工業和日常生活所賴以開采的那些油氣資源。
因此,北冰洋多油氣資源其實是很多因素的集合體——大量的有機物質,豐富的沉積岩層來鎖住石油和天然氣,以及理想的地質情況,共同導致的結果。而在北極地區陸地上的油氣資源富集情況,往往也是這些地區在地質歷史上被海水淹沒的時期形成的油氣資源。
荒野危機
然而,很多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指出,北極存在豐富的油氣資源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人類就應該去那裡進行開採。北極地區極為偏遠,大量海冰漂浮海上,開採油氣的運輸和後勤保障都會成為大問題。
福萊瑟表示:“我真的不支持在北極地區開發石油天然氣,因為相關產業沒有辦法確保在當地的安全開採,並且不對環境產生污染。甚至很多人認為,可能我們永遠都做不到在北極地區安全開發資源而不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即便在陸地上,在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也是慎之又慎。今年,美國政府宣布將阿拉斯加州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一塊面積150萬英畝的地塊開放給石油公司進行開發,因為這裡蘊藏有豐富油氣資源。但這裡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非常高的地區,這裡生活著大量的北極熊和其他遷徙物種。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阿拉斯加項目律師賈瑞特表示:“這裡被稱作是美國最後的荒地;這裡是美國境內生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環境保護者們所擔心的不僅是石油開採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問題,他們還對油氣資源的勘探過程心存疑慮。比如說勘測時,人們會讓很多大型卡車在冰雪地裡來回開,製造震動,從而讓地震儀通過震動反射信號來探查地下結地質構。但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干擾到野生動物的生存。另外,公路和輸油管道的建設也會極大破壞當地環境,切割棲息地,並帶來大量外來人口,從而大大增加當地環境的負擔和壓力。
事實上,阿拉斯加發生的事情還只是北極地區正在上演的全部問題之一。石油洩漏的問題在外海更加嚴重,因為在那裡這樣的洩漏更加難以被抑制,並且可能會對海洋生物和生態構成嚴重影響。而一些環境保護主義者指出,最大的威脅來自全球氣候變暖: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燃料被帶到地面,最後被燃燒,溫室氣體大量重返大氣層。
好在目前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如果真的要對北冰洋廣闊公海區域的豐富油氣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他們將需要首先修改一份聯合國擬定的國際協議。這一法律限制減緩了北極被開發的速度。但這方面面臨的國際壓力正快速增加。
要想說服這些一些國家這裡的油氣資源不應該被開發將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任務。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正如福萊瑟所言:“我只希望這片地區不會在油氣生產方面佔據太過重要的地位。”(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