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此時把5G芯片用在手機壘起了多高的競爭壁壘?
頭部手機廠商的競爭已經打到了指甲蓋面積的芯片上。9月6日,華為發布了其首款集成了5G基帶處理器的SoC手機芯片,麒麟990 5G。一周多後,它將被搭載到新一代旗艦機Mate 30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稱,麒麟990 5G採用的是業界目前最小的7nm製程,只有指甲蓋的大小。這顆芯片集成了超過100億個晶體管,工藝複雜程度極高。
不過,就在兩日前,三星宣稱也帶來了首款集成5G SoC芯片Exynos 980。再往前,另外兩家芯片巨頭,高通、聯發科都已針對5G推出過SoC的芯片。
余承東稱,麒麟990 5G的不同在於,把過去分離的AP(應用處理器)和BP(基帶處理器),封裝在了一顆芯片中。這樣一來,手機不僅面積變得更小,信號更穩,還不會發熱。業內普遍認為,這種集成SoC芯片是5G手機大規模商用的前提,是真正意義上的5G手機芯片。
儘管各巨頭在誰首發了集成5G芯片這件事情上爭執不休,不過,真正把集成5G芯片放到手機上的,華為是第一家。
華為Fellow艾偉對《財經》記者表示,5G時代,華為的首要問題是能用多快的時間讓4G的用戶全部遷移到5G。芯片決定了手機的性能。憑藉打通從5G芯片,手機,5G核心網,再到基站的整個體系,華為比對手快了一步。
不過,其他芯片巨頭,比如高通、三星在5G上同樣擅長。這種技術先發優勢究竟能為華為帶來多大的競爭壁壘,目前還是未知數。
技術壁壘有多高?
硬件創新的乏善可陳,已導致用戶換機週期越來越長。換機週期則決定了市場規模。3G時代,手機用戶的平均換機週期為18個月,到了4G後,週期延長至24個月,後果便是市場整體規模縮小了四分之一。
有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預計,當換機週期變成兩年半時,市場規模還將同比例收縮。到時會更考驗手機廠商的創新能力,創新越快,越有機會擴大品牌市場份額。
芯片是手機算力的核心,也是創新環節的基礎。艾偉認為,只有半導體能力才能將眾多技術集成在一起,同時把芯片的面積、成本、功耗壓縮住,提升手機的整體競爭力。
因此,每一次代際變革時,手機廠商在芯片上的壁壘有多高,決定了能佔據多大先機。
歷數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三星、華為和蘋果,無一例外都具備自己的芯片能力。三星、蘋果均有自成一體的芯片平台,靠全產業鏈的佈局,掌握每一個環節,封殺競爭對手。
這也是不斷有手機廠商希望入局芯片領域的原因。小米、OPPO、vivo都曾在芯片端發力。不過芯片是高技術門檻行業,短期內很難有起色。
以小米為例,2017年小米曾發布28nm製程的SoC芯片“澎湃S1”。但搭載這款芯片的小米5C性能表現並不理想,第二代芯片也遭遇流片成功率低問題,此後再無下文。
工程技術難度大,資金難以形成回流一直是芯片領域的難題。4G 時代曾出現多家基帶芯片廠商,小米也是其中之一。但目前能做5G芯片的只剩下五家,分別是高通,華為,三星,聯發科以及展銳。
市場考驗的是,廠商能否拿出越來越小,又越來越強勁的芯片。高通是4G時代的芯片霸主,經歷了數代更迭,才將4G基帶與處理器芯片整合在了一起。
而進入5G,這個工程的難度翻倍。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吳軍寧對《財經》表示,功耗控制是集成的核心問題。5G時代對手機通信、AI以及GPU等能力的要求更高。這樣一來,吞吐率上漲,信號處理更為複雜,功耗必然大增。
沒有用戶希望自己的5G手機既笨重又費電。因此,研發麒麟990 5G時,華為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更小的面積和功耗約束下進一步提升性能。
艾偉對《財經》表示,為了更好的控制功耗,麒麟990 5G採用了自研的達芬奇架構NPU,並通過大核和微核的組合來完成不同的工作。
“有些任務的功耗重,有些輕,如果一直用大核進行處理,相當於用一輛大卡車來運載所有的貨物,功耗自然高。”他說。
功耗既是芯片技術的問題,也是終端跟網絡協議配合優化的過程。在不需要高帶寬時,手機廠商可以跟運營商協調,降下帶寬,以節約功耗。這個過程通常繁瑣而漫長。
華為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跟運營商基站聯繫緊密。這是其他所有廠商都不具備的天然優勢。艾偉表示,從去年到現在,華為已經基本跑通了所有的5G通信協議,優化了不少功耗問題,目前已達到與4G同樣的水平。
而大部分手機廠商與運營商的適配工作還在緩慢進行。今年2月,高通發布了5G SoC 功能平台,預計要到2020年上半年,其他廠商才能推出搭載集成SoC芯片的手機。
市場先機有多大?
換機潮來臨之際,誰能更快的把4G用戶轉到5G,誰就抓住了先機。憑藉打通從5G芯片,手機,5G核心網,再到基站的整個體系,華為比對手快了一步。
有業內人士指出,5G 集成芯片讓華為領先了行業6到8個月。但這種技術先發優勢能否為華為構築起足夠強的競爭壁壘,還很難說。
吳軍寧認為,與華為相比,在7nm的芯片製程上,三星及高通具備相當的能力。連接技術一直是高通的強項,在5G網絡的支持上,高通有巨大的研發投入。全球超過40%的手機搭載高通的芯片方案。
這些廠商在5G技術上也採取了激進姿態,在高通5G芯片研發早期就介入了合作。紛紛根據自身產品,不斷優化各項性能。“光是芯片上的堆疊,就需要做很多版,最後很多都被廢掉。”一位國內手機巨頭公司的5G技術專家對《財經》說。
此外,5G的組網速度較慢,按照目前運營商的規劃,大規模的5G換機潮將在2022年。到時行業集成5G芯片的技術也會趨向於成熟。華為能否持續領先,取決於能否不斷推出領先性的產品。
畢竟衡量手機廠商未來的競爭力,除了技術,還有商業和市場。
艾偉稱,麒麟990 5G重點加強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大帶寬、低時延。二是AI能力。三是能讓拍照、視頻更加清楚的基礎傳感器能力。明年推出的新品一定會與今年不同。
不過,普通用戶並不關心芯片的具體參數,他們更加關心芯片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創新。
多家國內手機巨頭認為,隨著5G大規模商用,技術間的差距可能不大,究竟能給消費者提供什麼服務和體驗,將是廠商競爭的一個關鍵點。而這需要廠商與運營商網絡、應用層廠商一起,開發基於5G的創新應用場景。
據《財經》記者了解,大部分頭部廠商從去年起,就開始引入應用廠商及運營商,共同商討5G時代可能的應用場景平台。
但截止目前並沒有出現顛覆4G的5G殺手級應用。只有當網絡、終端都準備好,應用才會大規模的開花。而真正AI上的能力體現,要等到有了場景之後。
到時,全方位的競爭才會真正開始。
(本刊記者周源亦有貢獻)《財經》記者陳瀟瀟/文謝麗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