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長點心吧”成為現實:研究人員發現心臟再生的分子機制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的科學家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揭開了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在受傷後心臟再生的哺乳動物:新生小鼠心臟再生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正在哈蒙大學再生科學與醫學中心進行,在那裡,科學家們已經在心臟再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發現。
2011年,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與另一個美國團隊合作,首次宣布這些動物實際上能夠再生大量的心臟組織。小白鼠通過再生新的心肌細胞來重新啟動它們的心臟,新的心肌細胞負責健康器官的強大收縮力。
現在,在一項新的進展中,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基因、它們的蛋白質產物以及一系列參與再生過程的細胞,包括來自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研究小組成員說,這項進展可能會提供一種幫助有朝一日患心髒病的處方。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工作為新生小鼠心臟再生提供了一個詳細的分子藍圖,並代表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用於識別可能在受傷時促進心臟修復的基因。這項調查很重要,因為它對潛在的人類應用有影響。
心髒病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受損,心肌細胞就無法再生。在心髒病發作時,一個成年的人類心臟會失去多達10億個心肌細胞,因為這些細胞是不增殖的,這意味著它們不能自我補充。心肌細胞的喪失會導致心臟收縮力下降、瘢痕形成和心力衰竭。
相比之下,新生小鼠心臟可以有效地再生健康組織,從而使器官在之後有效地發揮功能。新生小鼠的心臟在出生後的第一周,即再生時間窗,經歷了快速發育。
研究人員在七天的時間裡比較了再生和非再生小鼠心臟,獲得了更多的發現。他們發現受損的再生心臟產生了獨特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表,通過這些新的發現,我們希望它能夠提高對新生小鼠心臟再生機制的認識,並導致確定更多的人類心髒病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