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鯤鵬高頻亮相進入英特爾獨大的服務器芯片市場
ARM在移動端一騎絕塵,但是在服務器領域構建生態是難題,雖然多年來高通、英偉達、三星等大廠均嘗試建立ARM生態,但從成效來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裡面除了技術和性能的因素外,更重要的還有成本與生態的考驗。弗羅斯特研究(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師戴鯤曾對記者表示,對於這個領域的新入局者,實現規模化效益存在重重阻力。
“服務器芯片市場需要長期的技術投資與軟硬件生態系統的廣泛支持。”
但華為還是一頭扎進了這個“無底洞”,十年裡耗資200億元做出了鯤鵬芯片及芯片組。
“鯤鵬生態就是圍繞著未來計算產業打造一個真正的開源平台,達到真正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華為中國區總裁魯勇在不久前的一次採訪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這條路不走,遲早有一天在珠穆朗瑪峰的山頂(華為)會被別人踢下去。”
對於華為而言,構建生態之路無疑是最艱難的道路,但是不走的話,5G、AI、雲計算的未來將變得無法掌握。
異構計算新江湖
算力和算法是插入智能世界的兩個楔子,芯片承載著算力的強弱。作為服務器領域的鯤鵬920,則被外界視為華為打開服務器市場的“核武器”。
華為和ARM的合作已經持續多年。2013年華為就發布了最初款Hi1610,2014年的Hi1612是ARM64位CPU,2016年的Hi1616是首顆支持多路的ARM處理器,2019年又迎來Hi1620,鯤鵬920則是Hi1620系列的正式品牌和型號。在今年1月7日的發布會上,華為高管並不吝嗇地將“業界性能最高”的評價放在了這顆基於ARM架構的新產品身上。華為表示,鯤鵬920主頻可達2.6GHz,單芯片可支持64核。該芯片集成8通道DDR4,內存帶寬超出業界主流46%。
同時,華為還推出了三款TaiShan系列服務器,Tai Shan 22080面向均衡服務器、Taishan 5280/5290面向存儲服務器,Tai Shan X6000則瞄準高密度服務器市場。
服務器是什麼?它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絡的節點,存儲、處理網絡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絡的靈魂。而在服務器芯片領域,英特爾毋庸置疑是一家幾乎沒有對手的“全能冠軍”。根據IDC的數據,X86佔據著全球服務器芯片市場近98%的份額。在機構的調研報告中,Taishan的推出被視為直接解決了核心的CPU自主化問題。
“華為從來不是要變成一個芯片公司,目的只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高性能,低成本,走開放創新的路線。”華為芯片和硬件戰略Fellow艾偉在當時的發布會上對記者如是表示。而另一名高管則補充道,鯤鵬芯片不對外銷售,只用於華為自己的服務器和雲,和英特爾也將長期保持戰略合作。“華為不是要與英特爾競爭,更不會替代。”他表示,“佈局芯片主要是看到了由於數據多元化帶來的計算多元時代。”
華為認為,原來由摩爾定律驅動的計算產業,面對爆發式的計算需求無以為繼,人工智能給計算產業帶來了四個多重挑戰。而隨著ARM生態逐漸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已向ARM架構遷移。對於多樣化的計算任務,找到適合的架構才是更重要的。對於手機普遍適用的ARM芯片,當開發者在雲端進行遊戲應用開發時,ARM架構顯然有自己的優越性。
但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就是服務器芯片的替代。
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現在依舊是英特爾X86架構的主場,並且英特爾不對外授權。在談及服務器生態時,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曾如此回答,從2018年到2025年數據量的增長會達到18倍,ARM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英特爾也將和華為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而鯤鵬920及TaiShan服務器,主要應用於大數據、分佈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
從0到1
“智能世界,道阻且長。今天的我們,需要理論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礎技術的發明。我們將繼續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徐文偉在華為亞太創新日上說。
徐文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的計算是包括X86、ARM在內的異構計算,鯤鵬的應用需要建立生態,需要產業的支持,這是華為近期落地多個鯤鵬生態基地的原因所在。
可以看到,近幾個月,鯤鵬生態開始高頻地出現在各地政府開展的雲業務活動上,並且以“生態創新中心”的身份成為各地政府的“寵兒”,相關的鯤鵬概念股也受到資本熱捧。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報中指出,華為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30億人民幣來發展鯤鵬產業生態。而目前華為已構建在線鯤鵬社區,提供加速庫、編譯器、工具鏈、開源操作系統等。
其中,社區涵蓋了軟件生態、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應用市場、合作計劃、鯤鵬論壇、學習認證、鯤鵬實驗室等板塊內容。生態體系方便,基於鯤鵬系列的芯片,華為提供了TaiShan服務器和鯤鵬雲服務,並圍繞鯤鵬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構築軟件生態,賦能合作夥伴和開發者。OS領域,華為和業界主流的OS系統廠家完成兼容性測試,並提供自研的歐拉OS操作系統。工具鏈層面,華為提供完善的代碼遷移、優化加速,編譯工具&運行環境,同時,華為聯合各大開源社區,實現了常見的基礎軟件和中間件對鯤鵬的支持,方便開發者做應用開發和應用遷移。
“華為實現了從底層芯片、硬件到軟件的全棧自主創新,關鍵領域國產化有望加速。”中信建投稱。
而東吳證券則認為,鯤鵬生態將加速國產化推進。目前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已在Cocos、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久澤科技、捷順等行業客戶應用,並且,已有用友網絡、中軟國際、軟通智慧、思普等25傢伙伴加入了“鯤鵬凌雲夥伴計劃”。同時,華為在鯤鵬上的投入也將帶動國產系統在行業應用的落地,首選五大龍頭中國軟件、太極股份、衛士通、中國長城、用友網絡。此外,此前市場關注焦點僅限於基礎軟硬件領域,配套的網安和應用層關注較少,這些領域正式鋪開也會納入。
生態搭建並不容易。在服務器領域更是如此,性能早已不是決定勝負的要素。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是硬件生態,英特爾至強系列巨大的出貨量非常容易控製成本,即便7nm先進製程遲遲未推出,客戶想更換其他芯片需要承擔巨大的平台硬件成本。二是軟件生態,即軟件開發、優化和兼容性問題。
“多樣性計算的生態尤為不易。”Forrester首席分析師穆飛對記者表示,生態需要技術、業務共同發力,需要極大的投入。
穆飛對記者表示,華為在ARM計算生態加大投入是對多樣性計算的貢獻,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的業務場景。但也要看到,隨著雲計算與更多應用場景的需求變化,對服務器芯片的發展也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多種數據類型和場景驅使計算架構的優化,多種計算架構的組合是實現最優性能計算的必然選擇,但生態的搭建需要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共識和推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不管對於產業還是華為來說,這都是一場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