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動可用現金31%以回購小米選擇救股東還是提業績?
上市一年多,小米集團股價接連受挫。今年6月開始,小米一路股票回購,股價依然未見提振,9月3日,小米對外發布一份回購方案,董事會將行使股份購回授權,按最高總價120億港元,不定期從公開市場購回股份。
數目不超過公司今年5月14日已發行股份總數10%,回購期限為下屆股東周年大會(2020年年中)時期滿。
面對小米頻繁回購股票,有香港券商分析師向新浪財經表示,回購股票只是短期內對股價的支撐,對於小米員工可通過行權拋售股票,但對於普通股東並不公平。用回購和分紅派息相結合的方式,或是董事長和高管用自有資金增持股票更能提振股價。2016年,匯豐控股就是採取回購和分紅派息兩種方式穩定了股價。
上半年,小米賬上可用現金349.21億元,回購120億港元,回購金額占公司現金資產的比重高達31.5%,短期借款還有67億元,巨額回購可能對公司財務穩健造成影響。
在主營業務現階段前景並不明朗,並面對強大競爭對手的環境下,小米自有資金120億港元是應該用在主營業務的資本開支,還是巨額回購股票,這值得小米管理層深思。
小米再擲120億回購 是否明智之舉?
小米再擲120億港元回購股票或許是無奈之舉,有外界對此評價為:“小米董事長雷軍真的急了。”
9月2日,小米股價創出歷史新低,最低為8.28港元,年內已大跌近36%,市值跌破2000億港元,股價較發行價已經跌近腰斬的同時,前幾日又因高管減持被推到輿論浪尖。
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小米總裁林斌於發布二季度財報後連續三日賣出股票,8月21日-23日共計出售4130.34萬股小米股份,套現近3.4億元。8月27日,雷軍簽署並發佈公告稱,林斌自願承諾自己及其控制的實體在365天內不會出售公司股份。
那麼,小米再擲120億港元回購股票是否明智之舉?博大資本國際投行業務行政總裁溫天納向新浪財經表示,“回購股價有助於穩定股價,支撐非理性下挫股價,小米IPO募資額一半用於回購,看似份額太高,市場也會覺得奇怪,像佔投資者便宜,目前國內企業的現金流較為寶貴,若用於回購需要相當審慎,現金流用於發展或者併購看似更佳。”
一位香港券商分析師王海(化名)表示,此舉或是穩定投資者信心,下半年小米有新的5G 手機要推出,業務改善就不需要大額回購。回購股票理論上有提升,但香港的投資人投資股票還是更看重公司的基本面和業務前景。這筆資金也可以用在互聯網業務,小米是通過硬件增加互聯網和廣告收入,這方面的業績目前不是太好,還沒有給投資人信心。
8月21日,小米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已購回合共1.25億股,總代價(包括交易成本)為12億港元。
3億港元股票送員工分析師稱未必起到激勵作用
9月4日晚間,小米又宣布董事會於今日計劃獎勵457名選定參與者3499.1749萬股股票。今日收盤價為8.65港元。以此計算,股票共價值3.03億港元。選定參與者包括小米員工
小米內部人士對此向新浪財經表示,是員工股權激勵的一部分,常規激勵。
香港券商分析師王海表示,“員工不需要付出成本獲得股票,未必能起到激勵作用,如果激勵員工要發行購股權,而行使價應高於現價才有激勵作用,現在是只是指定員工贈送股票。”
根據最新的小米員工行權價格來看,小米員工行權價最高的也只有2.67港元,較當日股價8.96港元折讓了高達70%。也就是說,小米員工目前並不存在股價被套的可能。
根據wind數據,小米目前共計240億股總股本,流通股為173億股,限售股為66.6億股。其中66.6億股限售股為雷軍和林斌所持A類股。雷軍目前持股42.73億股A類股,林斌持有23.87億股A類股。林斌於發布二季度財報後連續三日賣出股票,據悉,林斌此次出售股份,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48%,其持股比例從11.67%減少至11.47%。
除了核心高管減持,小米兩次解禁都有老股東減持,2019年1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滿半年,解禁後兩週內,市場接連出現兩單大宗小米股票減持交易,共涉及8.25億股小米B類普通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約2.57%。其中一宗來自小米早期股東,俄羅斯電信巨頭Yuri Milner投資的投資基金Apoletto。
7月9日,小米迎來第二次限售解禁期。此次小米解禁的股本有43.87億股可於市場流通,佔B類股份25.34%。7月4日,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
溫天納向新浪財經表示,“小米IPO募資額一半用於回購,看似份額太高,市場也會覺得奇怪,像佔投資者便宜。”
今年6月小米頻繁回購股票,小米自6月3日以來,連續進行了19次股票回購,所用資金達10億港元。從6月15日至7月3日,小米連續15個交易日回購。
“發行價17港元,而此時低價回購,小米員工行權成本很低,雖然合規,也會讓外界懷疑利益輸送員工。”王海表示,高管增持股票會比回購更提振股市信心,從過去一年小米的回購看,每次回購帶來短暫升勢後,也會有員工行使購股權並在市場套現。
根據最新的小米員工行權價格來看,7月、8月和9月都有小米員工大量行權,行權價最低的僅為0.0279港元,最高的也只有2.67港元,很多員工行權價低於1港元。員工賺的盈利是以倍數計。
但也有小米內部員工表示,當時很多員工在上市時有優先購買權,在小米剛上市時,員工在較高價格買了很多公司股票,報表裡面的低價期權其實只是少部分高層和早期員工。
雷軍面臨資金用途兩難:回購股價還是發展業務?
從上半年財務數據來看,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營收佔比61.6%,同比下滑5.8%。IoT與生活服務佔比28.8%,同比上升5.9%,互聯網服務佔比8.8%,同比持平。
“小米股價表現不好,離不開市場整體不佳的拖累,但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公司主營業務不理想。”香港券商分析師分析師王海稱,投資者也更多處於觀望期,目前投資者更看重小米的業務前景和公司業務基本面。
面對股價的持續下跌,5月17日,小米再次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雷軍兼任中國區總裁。
雷軍再次回歸一線,小米業務能否再次突圍?除了組織架構調整外,2019年初,小米提出了“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並發布獨立品牌紅米Redmi。7月9日,小米發布新系列手機小米CC,該款手機小米定位為年輕品牌,並擔起了年輕人潮流手機的重任,但新系列手機產品發布當天股價並未提振。9月,小米又發布Redmi6400萬主攝千元機,小米目前並未上新5G手機。
有著“拼命三郎”之稱的雷軍,在2016年第二季度,也曾親自負責手機研發和供應商管理,小米當時放下身段逐個對標,結果實現低谷反彈。同年7月,在小米手機部誓師大會上,雷軍錶示:“我是跟大家一起來解決問題的,我沒有任何批評和指責的意思,我今天真心壓力巨大,手機是場小米絕對不能輸的仗,絕對不能輸。”
溫天納表示,小米回購只是短期內對股價的支撐,未來還是要關注業績,全球智能手機進入負增長,對小米前景必然有影響。
目前全球手機銷量下滑,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年同比下降3%,為3.41億部。三星以22%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保持第一,華為出乎意料的佔17%,而蘋果以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2019年Q2小米保持第四,其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9%,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該季度OPPO以9%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五,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約3210萬台,對比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售出約2800萬台智能手機,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略長。同比去年同期3200萬部出貨量,則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幾無增長。
在手機業務方面,小米有著強大的競爭對手,華為、OPPO和vivo手機廠商線上和線下渠道融合越來越強,同時都在發展海外市場和佈局AIoT,目前華為、中興和vivo5G都已經上市銷售,此外,華為也有意佈局電視領域,旗下榮耀品牌已經推出電視產品,小米電視銷量壓力也會加大。但小米在手機印度市場和AIoT供應鏈佈局方面仍佔較大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市佔率將有望由2019年的35–40%提升至2020年的45–50%,華為手機市場佔有率提高將會對VIVO、OPPO和小米手機帶來最直接的衝擊。
8月20日,雷軍於當日晚間業績電話會議中表示,2016年小米已投入5G手機預演,預計今年9月發布第二款5G手機,5G爆發前時間點很難把握,每一次通訊技術換代總有手機廠商掉隊,這就是小米麵臨的風險。公司管理層對這個風險有高度認知,幾乎每週都會討論相關話題,對5G手機前景充滿信心。
在主營業務現階段前景並不明朗,並面對強大競爭對手的環境下,小米的120億港元是應該用在主營業務的資本開支還是巨額回購股票,這值得管理層深思。
新浪財經從小米內部獲悉,此次120億港元巨額回購股票都是用小米的儲備資金。上半年小米總現金儲備高達511億元,目前資產總額為1582.54億元,小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為349.21億元,短期債務67億元,長期債務71億元。但貿易應付款項為487.99億元,應收款項為73.37億元,存貨266.7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億元。(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陳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