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鯤鵬、昇騰處理器首次成功應用於我國電力行業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在中國電力行業首次部署應用華為鯤鵬、昇騰處理器生態系統,涵蓋操作系統、處理器、服務器和存儲等,並自研應用遷移平台,實現該局IDC(信息數據中心)軟硬件資源全棧(所有核心軟件和硬件)國產化的成功測試。這是記者從華為公司與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3日聯合舉辦的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悉,華為公司和深圳供電局於去年11月成立ICT實驗室,聚焦能源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構建聯合創新對接機制,推動電力行業軟硬件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研發和應用。
輸電線路巡檢是華為產品在深圳電網應用的重點領域。深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副主任魏前虎介紹,傳統的巡檢方式,巡視人員要跋山涉水,靠肉眼識別線路缺陷,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面臨人身安全風險。
“線路下有施工,或者風箏吹到線路上,都可能影響輸電線路穩定運行。”魏前虎說,近年來,該局雖然試用了傳統視頻在線監測系統,但對異物入侵、施工破壞等隱患的識別,還得由巡線人員或無人機在現場拍攝後再人工逐一分析。
為此,華為與深圳供電局將目光瞄向最新的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新一代輸電智能巡檢系統。該系統利用華為智能計算Atlas200 AI加速模塊,在中國電力行業首次應用華為昇騰AI處理器,並通過搭載深圳供電局的自研算法,實現輸電線路前端的智能識別。
“將昇騰人工智能芯片部署在全市的輸電線路和無人機的在線監測攝像頭里,對輸電線路的典型隱患場景和本體缺陷進行識別。”深圳供電局信息中心主任呂志寧介紹,過去人工巡線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利用該系統只需要2小時。同時,該系統能及時發現傳統人工地面巡視不易發現的隱患點,使數據採集量相比過去提升了30倍。
IDC承載著深圳供電局所有業務系統。呂志寧介紹,目前該中心大多數服務器模式、核心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都使用國外技術產品,無法做到自主可控。為打破這一現狀,深圳供電局首次在電力行業部署華為鯤鵬處理器生態體系,涵蓋IDC所有核心軟件和硬件,並結合具體場景開展了大量測試,與華為研發人員共同攻克兼容性問題。
“從試點來看,華為自主研發的鯤鵬處理器運行非常穩定,技術和性能已基本達到我們的要求,為我們核心軟硬件國產化提供了信心。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和驗證我們電力業務向鯤鵬架構的遷移。”呂志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