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超過心血管疾病成一些高收入國家的頭號死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現在一個新的競爭者正在崛起:癌症。一項重要的新研究比較了20多個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HIC,MIC和LIC)的死亡原因,發現癌症已經超過心血管疾病,成為一些高收入國家的頭號死因。
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PURE)研究是兩份關於全球健康狀況的新報告的基礎。2005年至2016年期間,第一批研究對象為162,534名年齡介於35至70歲的成年人。這些參與者中58%為女性,參與者分別居住在21個國家- 4個為高收入國家,12個中等收入國家,5個低收入國家。
低收入國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每年每千人7.1例,中等收入國家為6.8,在高收入國家為4.3。有趣的是,癌症、肺炎、損傷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被發現在高收入國家中最高,在低收入國家中最低。
總體而言,低收入國家的死亡率是中等收入國家的兩倍,是高收入國家的四倍。癌症死亡率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中保持非常相似。研究人員表示,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差異很可能是醫療保健問題。低收入國家中的風險因素並不高,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少得到治療和管理,因此更具致命性。
第二項研究側重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這21個國家中,共有155,722人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該團隊發現,全球70%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可歸因於風險因素- 因此可以預防。
對於死亡,行為風險因素是最大的因素,佔所有收入水平死亡人數的26.3%。但對於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來說,空氣污染、不良飲食和低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更大。在高收入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因素是代謝,如高膽固醇,肥胖和糖尿病。
“我們已經達到了CVD預防和管理策略發展的轉折點,”該研究的協調員Annika Rosengren說道。“雖然一些風險因素肯定會產生巨大的全球影響,例如高血壓、煙草和低教育水平,但其他因素(如飲食不良,空氣污染)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國的經濟水平。現在有機會重新調整全球衛生政策,並根據每個環境中影響最大的風險因素使其適應不同的國家。”
這兩項研究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雖然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涉及相當大的樣本量,但選擇國家可能會對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沒有參與者來自美國、英國或澳大利亞,非洲和中東的人數較少。考慮到這一點,在所有國家推廣結果並不明智。
儘管如此,它仍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起點,可能會激勵各國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對每個地區具有最大潛在影響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因素。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本周剛宣布,其正在修訂不同國家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模型。
雖然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民眾死亡首因,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不會長期佔據冠軍。“世界正在見證不同類別的非傳染性疾病(NCD)之間的新的流行病學轉變,心血管疾病不再是高收入國家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一份報告的第一作者Gilles Dagenais說道。“我們的報告發現,2017年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佔所有死亡人數的26%。但隨著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持續下降,癌症可能在短短幾十年內成為全球頭號死因。”
這兩份報告發表在《柳葉刀》上,並在2019年ESC大會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