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高管彭博哈工大演講:暴風雨讓華為的根扎得更深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企業溝通部總裁彭博回到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是華為2020屆應屆畢業生招聘高管宣講會的首站,在這裡,彭博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了奮鬥經歷,發出了“到華為去”的邀請。
“未必一貧如洗,但一定要胸怀大志,胸懷天下”。
“暴風雨,讓華為的根扎得更深”。
1976年出生的彭博,畢業就加入華為。他28歲擔任沃達丰系統部部長,35歲擔任全球銷售與客戶群業務部總裁,還曾在華為公司重要的海外市場西歐擔任地區部總裁4年。
他在華為奮鬥的20年,也是華為高速發展的20年。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知悉未來。彭博用自身的經歷和觀察,來解讀華為能有今天成績的三大因素:“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硬核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奮鬥者為本”的人才理念。而今天,美國的打壓,不僅打不垮華為。狂風暴雨,成為一個外部刺激,華為求生本能的激發,使這三大因素更加強大。今天的華為,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是青年學子更好的投身事業,創造未來的平台。
從一所大學到另一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是新中國第一所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的理工科大學。1995年夏天,歷經4天3夜、3000公里的綠皮火車之旅,彭博來到這片熱土,度過了大學四年的時光。
“我加入華為是很偶然的”,在分享自己的畢業求職經歷時,彭博介紹,那個時候他對華為公司並不了解,更想像不到公司如今能發展到1000億美金的銷售收入規模: “大家都說華為的面試很難,我就準備去試一試,為之後的求職面試積累一點經驗。交簡歷的時候,HR一看我的專業是管理學院就拒絕了。我說’讓我試一試,我就是想體驗一下華為的面試到底有多難’。後來經過7輪面試被錄取時,我非常驚訝,沒想到加入華為是這麼偶然,更沒想到在這個平台上一干就是20年。
現在看來,加入華為是無比正確的選擇。很多時候,人生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靠一步一個腳印去實踐,走出來的。”哈工大以“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立校,華為也有“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工程師文化”。從哈工大到華為,就是從一所大學到另一所“大學”,紮實奮鬥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這種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也是華為30年發展歷程的根本。而今天,在外部打壓下,求生的本能,讓18.8萬華為人奮鬥的激情,燃燒得更為熾烈。
我們已經習慣實體清單下的狀態
2019年上半年,華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 5G商用全球領先,在30個國家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發貨16萬個基站;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全球消費者依然對華為“有真愛”……
在美國“實體清單”的重壓之下,華為不僅沒有倒下,反而業績良好,穩健增長。迄今為止,沒有一天停產、停工,沒有一天中斷對客戶發貨。
在此期間,華為的技術團隊挑燈夜戰,加快技術攻關的節奏。從1月份開始,華為連續開展重量級、核心尖端技術產品發布:服務器芯片-鯤鵬920、 5G芯片-天罡和巴龍、基於微內核的分佈式全場景操作系統-鴻蒙、全球算力最強的AI芯片-昇騰910 ……,“備胎”連續轉正,華為猶如被襲擊的戰機,“補洞”後仍然堅韌地飛行。“暴風雨來臨,我們已經習慣實體清單下的狀態”,彭博說,今年美國把華為納入“實體清單”後,我在朋友圈裡發了這樣的消息:”不慌、不亂、不焦躁,按照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情,繼續往前”。
華為從未停歇推動產業技術突破的腳步,幾十年來,華為持續加大對研發的投入,以技術創新驅動未來發展,堅持將銷售收入10%以上投入研發,2018年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還將不斷增加。持續的研發投入,換來了持續的創新突破。
當前,全球5G商用大大提速,到2025年,全球將部署650萬個5G基站,5G IoT(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63億美元;而5G提供高帶寬、低時延,將極大支撐人工智能產業,到2025年,90%的人將擁有人工智能助理,企業對AI的採用率將達到97%。
從5G到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華為已經掌握了智能社會的核心技術,在創新2.0時代,不斷開展理論創新、突破世界級難題,從而驅動產業發展,推動世界進步。華為不只是追求技術進步,更關注技術帶來的社會價值。
彭博介紹說,今年華為倡導提出“數字包容行動計劃Tech4All”,旨在在接下來的5年裡讓全球再多5億人從數字技術中獲益,通過在聯接、應用和技能三個方面的努力,持續擴大數字包容的成果,最終讓數字技術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實現科技普濟天下。華為的技術創新能力,是30年時間逐漸內生的,美國的打壓,只能暫時在局部的市場形成影響,卻會使華為創新能力,加速集聚。
機會和信任,是青春最好的禮物
機會和信任,是青春也是華為公司,給予青年人最好的禮物,而不僅僅是物質和收入。
彭博用從0到1業務突破、機場7次“邂逅”客戶、三進三出德國市場等片段回顧了華為在海外市場獲取機會的艱辛與堅韌:
在歐洲拓展初期,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繼續努力。一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客戶,寫信、打電話,約了無數次就是見不上。約不到,只能硬撞——客戶的技術部門分佈在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按照客戶出差的節奏,我開始了機場“偶遇”生涯,在連續飛了六次“陰差陽錯”後,第七次我落地杜塞爾多夫,客戶在機場大廳被我撞到了,我高興地請他喝咖啡,卻被一句“時間緊張”婉拒。聊了五分鐘後,一路死纏爛打,終於約到了和客戶在米蘭辦公室見面半個小時的機會。
雖然此後顧客仍有疑慮,但三年之後,它成為了我們在技術側最堅實的支持者之一。
在杜塞爾多夫紮下根後,從2005年到2010年,我們歷經三次機會“窗口”才贏得了德國關鍵客戶的項目。第一次“夢幻開局”被客戶潑冷水:不認為德國未來會有使用華為設備的可能;第二次歷時9個月,投入100多人,卻收到了客戶把項目給予競爭對手的通知,我告訴客戶:”中國人有個優秀的品質,就是耐心。不管您今天是否選擇我們,我們都會緊密地繼續合作”; 直至第三次客戶終於選擇了華為:“Vincent,祝賀你們,你們贏了!華為將成為我們未來5到10年最主要的伙伴。“
就是這麼執著地緊跟一個客戶,以鍥而不捨的努力、真誠的付出和戰略耐性,華為在全球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客戶。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面對人生的選擇和機會,“ 樂觀、勇氣、堅韌 ”必不可少。勇敢嘗試,不怕失敗,無知者無畏,才會不負最好的青春。
華為公司不是在選擇人才,而是提供機會。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華為在實戰中選拔人才,3年從士兵到“將軍”大有人在!現在的華為,40%的國家總經理是80後,還有80後的地區部總裁,越來越多的85後、90後成為實驗室負責人、研究所所長、國家代表。
站在世界級平台,胸懷改變世界的志向。
華為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視野和平台,這裡有170多個代表處,36個聯合創新中心……無數年輕人代表公司與世界對話。700位物理學家、800位數學家、120位化學家……加盟華為的技術牛人中有48%來自歐美。在這裡可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合作,探索未來智能社會的技術架構;可與無數牛人一起工作,在無人區探索新航道。
大學僅有“四年”,人生有十個“四年”,大家都知道“ 一萬小時理論 ”,人們眼中的天才並非天資過人,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因此,學習應該成為一輩子的事情,像海綿一樣學習,學習一切可能幫助到自己的東西。華為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實戰出真知,奮鬥才成長。
年輕人,拖著世界往前走
在華為,“ 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必將得到回報 ”,華為具有豐富的回報組合,但回報的分配是基於責任和結果,向奮鬥者傾斜。華為全面的回報體系,不僅包括了物質回報,還包括個人的成長機會、榮譽激勵等豐富的非物質性回報。
隨著中國的發展,物質的豐富,許多青年學生開始有優越的家庭條件,那麼人生還有奮鬥的必要嗎?“你的人生當中堅持了什麼?成就了什麼?達成了什麼?為了成功你的心中經歷了什麼樣的風景?經歷可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你站在山腰和站在山頂上看風景,人生閱歷自然不同”,彭博鼓勵年輕人都站在山頂上去看風景:“ 未必一貧如洗,但一定要胸怀大志,胸懷天下 ”。
在演講的最後,彭博滿懷激情地向有志青年發出了邀請:暴風雨下的華為公司,將發揮所有人的聰明才智,英勇作戰,努力向前衝!華為公司未來,靠什麼?靠年輕人!年輕人,拖著世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