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在半導體上中國需5-10年才能趕上美國
據《南華早報》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半導體業資深人士周治平稱,中國至少需要“5到10年時間”才能在半導體領域趕上美國、韓國等國家。半導體代表了信息時代的基石技術。
資料圖
這些微型設備在一系列產品中充當數據處理大腦,從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到汽車和宇宙飛船等等,可謂驅動著全球範圍的現代經濟發展。
儘管多年來中國在半導體行業進行了巨額投資,但在高端集成電路領域,中國仍依賴於美國的技術。近年來,中國的芯片年進口量已超過原油,2018年總額達到3120億美元。
北京大學微電子學教授周治平上個月在重慶舉辦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間隙接受了《南華早報》的採訪。從1971年到1978年,周治平是中國衡南晶體管廠的創始人和副總裁。從1987年到1989年,他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客座科學家。目前,他是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的會員,也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資深會員。
從2005年到2008年,周治平在華中科技大學擔任長江特聘教授。他現在是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以及重慶半導體公司聯合微電子中心的客座首席科學家。他從事半導體行業的學術和產業工作已經將近50年。
周治平在受訪時談到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現狀,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採訪內容:
問:中國是什麼時候決定重點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
答:據我所知,在1970年,有宣傳口號鼓勵人人發展電子工業。摩爾定律剛剛問世不久時,中國並沒有落後西方國家太多。當時,國家還斥資從國外引進了10條集成電路生產線。我開始在一家國營工廠從事微電子方面的工作。
問:中國是如何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誤?
答:從1993年到2005年,我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工作了12年。1996年,我第一次回到中國,當時我參觀了中國西部的一家微電子研究所。它的設施並不比我(1970年代)在湖南省建廠時好多少。
我也去了中國中部的一所大學。他們微電子部門的設備比我70年代的工廠還要差。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微電子行業基本上就是這樣。我訪問的兩所高校和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2000年,中芯國際公司(SMIC)成立。它對促進我國半導體工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中國的一些人非常重視這個行業,但當時它還沒有上升到國家發展層面。
問:一些人認為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上每平方英寸晶體管的數量每兩年翻一番——要達到極限了。隨著競爭對手的發展速度將會放緩,這是否會給中國帶來迎頭趕上的機會呢?
答:目前,(晶圓製造)成本並未下降。所涉及的費用正在增加。該行業不再遵循摩爾定律,因為芯片做得越小,成本就越高。必須要克服技術困難(才能製造出更小的芯片)。在半導體製造方面,在中國我們現在可以做14納米(在矽片上製造集成電路的製造工藝)。
相比之下,美國和中國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已經實現了7納米甚至5納米的製造工藝。他們至少領先我們大陸兩三代。
問:中國是否有很好的機會在半導體領域趕上美國、韓國等國家?
答:中國有能力迎頭趕上。但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涵蓋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和供應鏈。我認為,我們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時間才能趕上。提升整個生態系統需要時間,尤其是在其他國家(在硬件、軟件、服務和知識產權方面)實施技術封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自己開發出相關的設備、工具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