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賣給蘇寧24年輝煌緣何落幕?
兩年來幾度傳出家樂福中國將被出售,這一傳言終於成為事實。2019年6月22日,蘇寧易購(002024.SZ)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與家樂福簽訂《股份購買協議》,蘇寧國際將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 %的股份,並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這是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易購又一次購買線下零售資源。
《財經》記者馬霖吳瓊實習生鄭慧| 文餘樂| 編輯
蘇寧易購在給《財經》的公告中表示,控股家樂福中國可以為其帶來國內優質大型綜合超市資源,幫助其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佈局,增強在大快消品類的市場競爭力。蘇寧方面還表示,蘇寧零售體系的4億會員及家樂福中國3000萬忠實會員也將形成互補。
蘇寧在公告中稱,此次交易已通過蘇寧和家樂福集團董事會審批,尚需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此次交易擬將以現金方式支付,蘇寧易購也將對家樂福中國提供股東貸款,作為運營資金支持。
收購完成後,家樂福中國的監督董事會中5名監督董事將由蘇寧國際委派,2名監督董事由家樂福委派,主席由蘇寧國際委派的人士擔任。管理董事會將由1名管理董事組成,作為家樂福中國首席執行官,負責家樂福中國日常管理。
60億估值太便宜?
此次蘇寧控股家樂福中國並不是家樂福與中國企業首次“聯姻”。
2018年初,家樂福曾與騰訊控股和永輝超市達成股權投資意向,同時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表示將在供應鏈整合、科技應用和業務賦能等方面展開合作。但從結果來看,這次合作未能拯救家樂福中國的命運。
今年4月10日,家樂福中國還曾宣布與蘇寧的競爭對手國美達成戰略合作,其全國200餘家門店中的電器區域交由國美來運營,預計7月底前完成200餘家門店的改造。此次蘇寧完成對家樂福的收購後,後者與國美的合作是否能夠繼續尚不清楚。
蘇寧在此次公告中詳細解釋了其收購價格的計算方法:家樂福中國2018年營收為299.58億元,本次估值採用0.2作為股權價值/收入倍數,因此家樂福中國的全部股份估值約為60億人民幣。相比之下,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股權價值/收入倍數比的均值約為0.88,其中三江購物為1.87,永輝超市為1.37。
零售業資深觀察人士、“靈獸”創始人陳岳峰告訴《財經》記者,這一定價“不貴”。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也說:“家樂福急於甩貨,賣不出好價格。三江購物等超市估值都比家樂福高。”
2016年,阿里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澤泰用21.5億元人民幣收購三江購物32%股份,估值達67億。目前三江購物(601116.SH)的市值為78億元。2017年阿里以224億港幣取得了高鑫零售的36.16%的股份,估值更是高達622億港幣(當時約合528億人民幣)。
2018年末,家樂福中國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9.27億元,2018年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5.78億元。蘇寧易購在公告中表示,家樂福中國賬面淨資產為負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線下零售業態受到互聯網的衝擊,不過其在資源、經驗和品牌知名度上都有較大的優勢,隨著近兩年網絡優化效應逐步顯現,虧損收窄,在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告訴《財經》記者,此前家樂福和騰訊的合作更多是支付和會員方面的合作,家樂福扮演了騰訊與阿里搶奪線下支付場景中“站隊騰訊”的角色,那場合作對家樂福本身的核心業務提升沒有太大幫助。
而蘇寧在給《財經》的回復中則表示,控股家樂福中國後,蘇寧可為其提供電商更為擅長的物流配送能力,並對家樂福門店進行全面的線上線下數字化改造。蘇寧線下超過6000家蘇寧小店可與家樂福門店聯合,這有利於家樂福中國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對蘇寧來說,家樂福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核心位置擁有大量優質且稀缺的網點資源,蘇寧家電家居、蘇寧紅孩子、蘇寧極物、蘇寧金融、蘇鮮生生鮮超市、蘇寧小店即時配送等豐富業務,都可以進入家樂福,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
李成東表示,從業態看,家樂福彌補了蘇寧在商超業態上的不足,此前蘇寧的業態主要集中在家電、3C數碼、百貨方面。王國平也對《財經》記者表示,通過收購家樂福,蘇寧能夠補齊大賣場業態,從專業業態延伸到全場景業態,各業態流量形成共振。
家樂福的衰落
家樂福於1995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是最早一批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零售企業之一,主營大型綜合超市業務。
截至2019年3月,家樂福中國在國內擁有約3000萬會員,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24家便利店及6大倉儲配送中心,店面總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
家樂福在中國一度發展勢頭良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樂福管理層人士曾告訴《財經》記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家樂福在中國的業績巔峰,“錢多得用不掉,只能把門店改得好看一點,油漆用得好一點”。
但是進入2010年代後,在本土超市和電商的雙重夾擊下,家樂福中國的收入和門店數量開始進入下降通道,自2017年起,家樂福有意出售中國業務的傳聞時有傳出,最近一次傳出家樂福將被出售的消息則是在今年5月初。但是,家樂福對歷次傳聞均予以否認。
近年來,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普遍不佳。英國樂購、韓國樂天瑪特、韓國易買得等外資零售企業紛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外資超市則紛紛尋找本土合作夥伴。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樂購則被華潤入股,法國零售商歐尚的中國業務也在2018年底被其合作夥伴大潤發全面接管。
路透社今年3月報導,德國量販超市麥德龍也正通過招標形式出售其中國業務,至少有8家競購者對麥德龍中國多數股權進行第二輪競購,蘇寧和阿里巴巴的身影也在其中。
6月中旬,因多年虧損,泰國零售超市卜蜂蓮花亦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泰國正大集團建議將公司私有化,撤回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普通股。此前的2012至2018財年,卜蜂蓮花僅在2017財年淨利潤為正,其餘6年全部虧損。
家樂福等外資超市在中國市場的衰落,首先與競爭日趨激烈有關。家樂福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類似的大賣場還很少,一個大型商超門店可以吸引到半徑五公里內的消費者,但是隨著本土賣場的崛起,往往幾公里範圍內就有數家大型超市可供選擇。
同時,電商的崛起使消費者不出家門就可以買到超市裡能買到的所有東西,進一步分流了客源。“以前我們的對手清單裡只有大潤發、沃爾瑪,就是說我們不認為淘寶這種電商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是,現在我們每個月都要復盤他們的活動,”上述家樂福管理層人士對《財經》記者說。
在傳統超市陷入困境的同時,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們則在紛紛佈局線下零售業務。此前,騰訊已經入股永輝超市,而阿里巴巴更是相繼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此外,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等新生代也對傳統超市形成了衝擊。
李成東表示,目前傳統外資超市都比較難過,如果管理本身不夠本土化,虧損厲害,沒有理由在中國市場長時間停留。“外國企業的海外業務講究財務盈利,長期虧損讓它們很難堅持下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