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操作系統難在哪?國產麒麟系統應用僅為Windows十萬分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來,處理器、操作系統很熱門,因為這兩個領域正好是國內公司非常欠缺的地方,很容易就被歐美公司卡脖子。相比處理器已經有國產突破,操作系統上國內公司跟微軟、谷歌、蘋果等公司的差距就更遠了。
國產操作系統到底難在哪裡?根據信通院報告,我國大約有包括紅旗、深度、優麒麟、中標麒麟、威科樂恩、起點、凝思磐石、共創、思普、中科方德、普華、中興新支點、一銘等十餘個國內操作系統,但他們大多是以Linux為基礎的二次開發。
信通院研究報告稱我國操作系統廠商通過自主開發應用、與硬件廠商成立聯盟等形式,在豐富生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由於起步較晚,投入不夠,無論在技術還是產業生態發展方面,我國操作系統生態都與國外微軟、谷歌、蘋果的操作系統產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以中標麒麟桌面操作系統為例,它可以適配龍芯、飛騰、申威、眾誌及X86在內的5款主流架構CPU,這方面要比Windows 10支持更廣泛一些,但是在支持的硬件及應用軟件、數據庫等方面就差遠了。
目前中標麒麟兼容的硬件產品只有22款左右,包括CPU、打印機及掃描儀,而Windows 10能對主流硬件提供支持,僅僅是惠普的打印機就支持了大約400款。
軟件應用上的差距就更大了,Windows 10平台上差不多有70完款應用軟件,而中標麒麟桌面操作系統只有8款,只有Windows平台的十萬分之一左右。
公平地說,中標麒麟是基於Linux的,實際上Linux平台上的軟件並不算少,Windows上常用的軟件基本上都有替代的,這裡說的8款應該指的是中標麒麟桌面系統上預裝的那些,實際上肯定不止,十萬分之一太誇張了,但是成千上萬倍的差距還是有的,如果再考慮質量的話,那差距就更大了。
總體上來看,說國產操作系統缺少硬件及軟件生態支持是沒有錯的,這也是國產系統多年來一直不成功的根源,基於開源的Linux還可以獲得Linux社區的生態系統,如果完全自己開發一套系統,那基本的軟件都沒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