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提前一年商用這些舉措功不可沒
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運營商開始向用戶提供5G服務,5G歷經多年研發開始兌現價值。有人說,5G是信息領域的“大國重器”;也有人說,5G和水、電一樣重要。
5G無疑自帶耀眼光環,它的光芒比預想中更早照亮未來。2019年成為5G商用元年,這比最初規劃提前了一年。按早前計劃,我國提出2018年大規模試驗組網,並在此基礎上於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最快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務。
給資源、降費用,國家為推動5G發展鋪平道路
5G加速成為現實,離不開國家的高瞻遠矚和做出的不懈努力。
早在2013年,我國即成立IMT-2020(5G)推進組,負責統籌推動5G研究。秉承開放推進5G發展的理念,多家知名國外企業也加入推進組,成為重要成員單位。
5G是過去5年國家通信業發展的重點佈局對象。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支持5G標準研究和技術試驗,推進5G頻譜規劃,啟動5G商用。規劃確定了該時期的目標:突破5G關鍵技術和產品,成為5G標準和技術的全球引領者之一。
2017年,5G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國家對於發展5G的決心,也預示著5G研發按下“快進鍵”。
目標宏偉,落實給力。尤其在頻譜規劃方面,國家出台系列舉措,為5G研發鋪平道路。
國家發揮在移動通信頻譜資源配置領域的主導權,為相關機構開展5G技術研發測試創造了必要條件。早在2016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3.4-3.6GHz頻段用於北京和深圳兩地5G技術試驗,以驗證5G關鍵技術性能。2017年7月,又批復新增4.8GHz、26GHz和39GHz頻段用於5G技術試驗,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和5G原型設備性能驗證。
2017年11月,5G系統在3000-5000MHz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發布,我國成為國際上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內頻率使用規劃的國家。這對我國5G系統技術研發、試驗和標準制定,以及產業鏈成熟起到重要先導作用。
一方面釋放頻譜資源,另一方面使用成本降低。2018年4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發通知,降低5G頻率佔用費,全面鼓勵5G發展。如此大規模提早公佈降低5G頻率收費標準,在我國移動通信領域尚屬首次。隨著頻佔費降低一起推出的,還有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佔用費標準實行“頭三年減免,後三年逐步到位”的優惠政策,這在以前也是沒有的。
眾所周知,全球不少國家採取5G頻譜拍賣,高昂的價格讓運營商還未迎來5G商用就背負沉重的債務負擔。
2018年12月10日,三大電信運營商迎來關鍵時刻。它們正式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得相應的5G系統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是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此舉向產業界發出明確信號,進一步促進我國5G產業鏈走向成熟。
與之相呼應,為保障運營商順利展開5G基站規模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3000-5000MHz頻段第五代移動通信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無線電台(站)干擾協調管理辦法》。《辦法》是繼許可三大運營商5G試驗頻率之後,發布的與5G有關的又一重要規範性文件,對引導5G基站規模部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正是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才為我國率先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創造了條件,進而促進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為2019年提早商用奠定基礎。
歷經三次技術試驗,5G提前迎來“成人禮”
在3G、4G時代,中國也開展過技術試驗,但在5G標準制定之前,即啟動技術研發試驗還是第一次。在開放環境下開展技術研發與驗證等工作,有利於全球5G統一標準的形成。
根據總體規劃,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在2016-2018年進行,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實施。
2016年1月7日,5G技術研發第一階段試驗啟動,期間完成了主要5G無線和網絡關鍵技術的性能和功能測試,充分驗證了這些關鍵技術的可行性。
2016年底,第二階段試驗重點開展面向移動互聯網、低時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連接三大5G典型場景的無線空口和網絡技術方案的研發與試驗。
2017年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啟動,重點面向5G商用前的產品研發、驗證和產業協同,開展商用前的設備單站、組網、互操作,以及系統、芯片、儀表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測試,全面推進產業鍊主要環節基本達到商用水平。
三個階段的技術試驗已於去年年底圓滿落幕,從效果看,的確加快了5G設備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目前,我國5G中頻段系統設備、終端芯片、智能手機處於全球產業第一梯隊。
這些進展與產業鏈各環節的聯動密不可分。OPPO 5G首席科學家唐海日前表示,未來用戶需要的是“5G+”體驗。5G和人工智能、大數據、3D 信息採集和重現等創新技術融合,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帶來顛覆性體驗。
技術試驗是5G實現“18歲成人”的關鍵環節,未來5G將在商用後開啟全速奔跑的青春時代。
與國內5G研發試驗同步推進的,還有5G全球標準的製定。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一直秉持對外開放的態度,這也為5G全球統一標準的形成做出了貢獻。
早在2016年,在中國移動牽頭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興通訊、大唐電信、華為、聯想、OPPO、酷派、愛立信、三星、諾基亞和高通等12家企業共同成立了“3GPP中國夥伴” ,為全球通信標準的製定共同努力。
在技術標準方面,我國企業倡導提出的靈活系統設計、極化碼(Polar碼)、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成為國際標準的重點內容。這也體現了5G標準的開放性,以及3GPP對創新技術的支持。
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28家企業聲明了5G標準必要專利,我國企業聲明數量佔比超過30%,位居首位。終端廠商中,僅OPPO一家在5G上的專利數量就超過了2000件。
北京時間2018年6月14日,3GPP正式批准5G獨立組網標準凍結,這意味著5G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標誌著5G具備了構建端到端全新的業務能力,預示著5G商用只差“臨門一腳”。
5G標準歷時三年,凝聚了全球技術標准人員的智慧和汗水。這些付出都不會白費。“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科幻電影裡出現的場景,在5G商用後很快就會變成現實,甚至比想像中來得更快。
從這個意義上說,5G不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下大力氣探索挖潛,釋放5G應用潛能。5G正式商用,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期待它促成整個產業升級,促成萬物互聯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