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五季:最受好評的一集,改編自現實
從未如此接近過當下的《黑鏡》,你甚至可以從中看到過去幾年的歷史。這集才是真的《黑鏡》。《黑鏡》第五季上線了,不到一周,無論是豆瓣電影(截止到目前6.6分)還是IMDb(截止到目前7.1分),這一季《黑鏡》成為了這個系列誕生8年以來,觀眾評分最低的一季,而在第五季的三集《黑鏡》中,IMDb上綜合評分最高的就是第二集《Smithereens》(碎片),8.1的分數甚至可以讓它與前幾季《黑鏡》劇集媲美。
評分滑坡太嚴重| 豆瓣電影截圖
IMDb 上的單集評分| IMDb 截圖
這並不只是矮子裡拔將軍,《碎片》這一集有著整個《黑鏡》系列的“原教旨感”。從第一季BBC 首創到後來成為Netflix 自製內容,《黑鏡》這個系列的“科技含量”越來越濃,但《碎片》並沒有像前兩季一樣,給出一個科技概念,把人當作“試驗品”,去檢驗一個社會性和威嚇感兼具的想法,它回歸了BBC 時期的“以人為本,著重於科技對人的影響”。
《碎片》直接把故事拉到了……去年,2018 年。
正在發生的故事
《碎片》一整集中,全然沒有此前《黑鏡》系列的科技奇觀。主角開的是Uber一樣的網約車,吃的是快餐店,他參加互助會,體驗真實的性愛,冥想用的app不是語音助手而是真人在指導。女配角記不住社交網絡的密碼,敲打著ThinkPad鍵盤。沒有任何黑科技,甚至主角和配角的手機都不是全面屏。節奏不快,略顯無聊,但又夾雜著一絲期待。久違的《黑鏡》觀感。
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劇情矛盾很快顯露:男主角要綁架科技巨頭的高管,要求和創始人對話。如果你把男主角換成“美國政府”、“歐盟政府”,“綁架”改為“要求”,這正是2018 年發生過的歷史。同樣的,你能找到的“雷同”絕不止這一點,報紙提到了“全世界一半的人註冊了碎片”,而在現實世界裡,Facebook 在2018 年底月活躍用戶數是23.2 億,換言之,“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活躍在臉書”上。
這種信息還是刊發在報紙上的 | 《碎片》截圖
碎片的創始人在過著十天閉關的“科技排毒修行”,他身著輕便,在荒原某個山頭極具現代感的玻璃房裡冥想,這家科技、互聯網、社交巨頭的創始人,過著遠離科技,拒絕網絡,與人隔絕的閉關生活。他不是一個人。
在Facebook的劍橋分析醜聞爆發後,Salesforce的創始人、CEO Marc Benioff公開批評Facebook產品的“上癮性”。不久後,這位管理著3萬名員工的CEO把自己的iPhone和iPad快遞寄去了夏威夷,隨後一頭扎進兩週“不插電”的度假生活,並宣揚隔絕社交網絡的益處。
在矽谷“習以為常”的行為| 《碎片》截圖
與“碎片”產品形態更相似的Twitter,其創始人兼CEO,“矽谷明星人物”Jack Dorsey 也曾有過“苦行僧”版生活的相關報導。他一日一食,定期斷食來“給自己身體排毒”。印象筆記前CEO Phil Libin 在WhatsApp 中還有個“矽谷大佬群”,定期舉行2-8 天的斷食“儀式”。“冥想”、“斷食”、“禪修”……這些概念並非矽谷原創,但卻在矽谷發揚光大。在現實的生活裡,在“太過真實”的《矽谷》美劇裡,看似最有理性的科技從業者往往在行為和生活上更加反常,因此“碎片”創始人的“閉關排毒”並不是什麼前衛的想像,它正是當下最典型的科技大佬範兒。
隨著情節的推進,完整的故事也隨之浮現出來。不是什麼創始人爭權奪利,也不是什麼IT 天才技術被盜,更不是什麼新盧德分子搞的恐怖主義。只是男主角一次開車時玩手機,害死了未婚妻,而讓他分神的只是社交網絡上一張萌狗的照片。他不怨天怨地,最後只是怨自己,他要求和碎片創始人通話,也只是想讓他們改進產品的設計。
呼應社交網絡誕生後的一個梗“我刷貓刷了整整一天” | 《碎片》截圖
從影片20 分鐘起,男主角的車停擺在田野地裡,直到結束也沒有挪動一分,沒有大場面的調度,沒有華麗的鏡頭,只是手機,電腦,槍和人之間的“對話”,這是一集罕見的低調《黑鏡》,所有的“驚悚”都埋藏在不經意的動作裡。
英國警方在田野現場,男主角在封閉車廂,而碎片的高管們在辦公室裡輕敲鍵盤,就拿到了警察調查半天還沒找全的男主角個人信息,甚至通過手機上的碎片應用的授權,在男主角掛電話後他們仍然可以“直播”聽到車內的對話。“碎片”能查到他是誰,能看到他和什麼人聊過什麼,能看到他在刷什麼,能聽到他每時每分在說些什麼,而“碎片”不過是一個他曾經離不開的社交應用。
一地碎片
《碎片》中處處都是“合情合理”的矛盾。男主角駕車逃亡,卻因汽車故障被迫停下,他試圖逃離現代科技的影響,卻又被困在現代工業的產物下。在狹緊的車內空間裡,在數輛警車包圍下,在後座坐著一個沒用的人質的情況下,他口中念著心中想的,卻是冥想app 指導的“平靜方法”。碎片靠科技偷聽著男主角在車內的動態,而男主角則靠碎片來獲取著警方已知信息。
《碎片》沒有給出一個黑科技腦洞,沒有切入科技中令人不安的角度,不再如以往的《黑鏡》,諷刺又警示著科技誘發出的人類陰暗面。男主角不僅不陰暗,他看起來十分純良;高管們也不陰暗,她們沒有站在資本家位置選擇置實習生的生命不顧;創始人也亦無罪,他試圖勸阻悲劇發生,向男主角袒露著自己面對龐然大物的無力,十分真誠。整個悲劇是男主角的一次偶然,但卻是當今時代的一場必然。男主角被一個“碎片信息”分心,車窗被撞成碎片,他的生活也就成了一地碎片再也無法填和。
“我也控制不了”的創始人之愁| 《碎片》截圖
2017 年飽受讚譽,改編自真實故事的美劇《追踪:炸彈客》中的故事原型Theodore Kaczynski 和《碎片》男主角不同,他是徹徹底底的恐怖分子,他通過投放炸彈和威脅報刊來宣揚著自己反科技,反現代工業的理念。Kaczynski 在他洋洋灑灑的35000 字反科技宣言《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中寫道:“想像一個酒鬼坐在一桶酒前,他開始對自己說,『適量飲酒對你沒有壞處,他們說少量的葡萄酒甚至對你有好處!我只要喝一點酒就不會有什麼害處』……永遠不要忘記,擁有科技的人類就像擁有一桶酒的酒鬼。”
而在他被捕二十年後這部美劇“恰時誕生”。這部劇的執行製片人Andrew Sodroski 在接受采訪中說道“我們現在與技術和社會的關係,讓這份宣言在當下顯得更加真實,這份宣言比智能手機提前20 年出現,它已經告訴了我們,技術限制和定義了我們生活的方式,當你的手機亮起時,你回應它的方式。那件事是否愚蠢,有多重要,是否有人在你面前和你在交談這些都無關緊要,你服從了你的手機。”
國內外評價都不錯的《追踪:炸彈客》 | 豆瓣電影截圖
《碎片》這一集不是什麼“賽博朋克警示寓言”,它更像是你我周遭的,此時此刻在世界上另一個地方,真實發生在某個人身邊的故事。這讓它有了些人情味,因此它顯得更具《黑鏡》式的“驚悚”。它是鏡子,反射的正是我們當下人類、社會和科技之間的關係。一個通知,一個下滑,一個走神,圍繞著你我的日常,也造成了這整整一集的核心悲劇。它不再“高於現實”,它展示著難以逃離、令人上癮卻帶有毀滅性的科技麻醉劑。這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黑鏡》,那個動輒顛覆社會的科技生活的大負面。《碎片》講述的,只是一段發生在當下的小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