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紙禁令讓世界看清楚華為到底有多重要?
華為的事件不斷發酵,正在引發全球混亂局面,並逐漸影響著全球供應商以及合作夥伴、消費者和華為這三方利益。繼谷歌宣布終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之後,根據路透的報導,Facebook公司將不再允許在華為手機上預裝其應用程序,官方表示,已經擁有華為手機的客戶仍然可以使用其應用並接收更新。但新的華為手機將無法再預裝Facebook公司旗下的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應用程序。
與國內搭載Android 手機預裝微信、微博、QQ等應用方式類似,在海外售賣的華為手機,首次開機之後都會預裝Twitter、Facebook、Booking.com等常用應用程序。華為拒絕對此消息發表評論,而此舉會對潛在消費者產生哪些影響,Facebook公司方面並未明確指出影響範圍,也並沒有具體說明禁止預裝的時間。
與此同時,早前谷歌曾宣布,將停止授權下一代華為手機使用完整版的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對其“斷供”。而在6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谷歌正在對特朗普政府展開遊說,爭取對華為的“禁售令”採取延遲實施,甚至完全豁免。並且,谷歌給出的遊說理由,稱華為修改後的Android版本更容易被黑客攻擊。
谷歌方面表示:“與其他美國公司一樣,我們正在與商務部合作,以確保我們完全符合其要求和臨時許可。我們的重點是保護谷歌用戶在美國和全球數百萬現有華為手機上的安全”。
報導指出,雖然谷歌官方稱未來華為手機將會有安全問題,但同時卻也特別擔心,如果華為手機不搭載完整Android操作系統,會促使中國公司開發自己的軟件版本,並投入使用,危害到谷歌的地位。
很顯然,谷歌這次有點“反悔” 了。明面上谷歌對華為採取強硬的“斷供”措施,背後卻承認華為的重要地位,不願放棄,對特朗普政府施壓,對斷供措施做“妥協”。
針對谷歌方面的這一說法,華為以行動上證明回擊。
環球時報稱,華為正在集中測試自己的操作系統,據悉這一系統在國內市場命名為“鴻蒙OS”,在海外市場命名為“方舟OS”,這一系統或在8 月份或9 月份推出。
一場美方與華為之間的戰爭已經爆發,隨著時間的推移,該事件對華為的影響正在慢慢浮現,而華為,正在採取行動,將危機降到最低,併計劃“浴火重生”。
華為循法律途徑正面回擊
引述華為官方的消息,5 月31 日,華為發布聲明,稱針對美方頒布的禁令,華為已提起訴訟,並將於當地時間5 月28 日提出簡易判決動議,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聲明中表示,以“網絡安全”為藉口對華為實施禁令“不僅不會提升網絡安全,反而只會帶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轉移大家對我們所面臨的真正挑戰的注意力。”他還指出,“一些美國政客動用國家機器,全方位持續打壓一家私營企業,這是史無前例的。”
宋柳平說:“美國政府沒有提供任何有關華為構成安全威脅的實質證據。美國的系列動作都是基於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猜測。”
而這一次的官方訴訟預示著,華為正在積極採取行動,一一擊破美方禁令背後的“陰謀”,讓世界看清華為到底有多重要。
對華為的影響:將浴火重生
在美方的禁令發布之後,部分美國企業與機構開始做出響應,從美國商務部、司法部到各協會、谷歌等科技巨頭,再到大學、科研機構,紛紛宣布與華為暫停合作。我們將按照時間線總結了華為“斷供”事件的最新進展,看看哪些企業對華為暫停了合作,造成了哪些影響:
5 月19 日,Google 母公司Alphabet 暫停向華為轉讓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這意味著華為將失去對Android 操作系統使用權限,華為只可以使用開放源代碼源項目(AOSP)繼續使用Android 系統,而不能使用GMS 服務。
5 月20 日,英特爾、高通、博通、賽靈思(Xilinx) 和美國手機零部件商Lumentum 宣布終止與華為的交易,立即生效。
另據美國商務部的消息稱,他們將給華為及其合作夥伴90 天的臨時許可。
5 月21 日,射頻芯片製造商QORVO 表示將遵循禁令暫停向華為出貨。
5月22日,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Arm公司表示終止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以遵守美國的禁令。另外,微軟已經從其在線商店中下架了華為MateBook X Pro筆記本產品。
5 月23 日,日本三大通信商——軟銀、KDDI(au)和NTT DOCOMO 同時發布了最新聲明,預定5 月在日本發售的華為P30 系列手機將暫停發售。
同樣在英國,電信EE 和Vodaphone 宣布華為手機不會納入為公司5G 網絡服務發布推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Google 將華為Mate 20 Pro 從Android Q Beta 名單中移除。
5月24日,微軟公司已將華為從其提供雲設備網站中刪除。但到目前為止,該技術巨頭對於是否持續提供華為設備進行Windows系統更新仍保持沉默。
另外,國際固態技術協會(JEDEC) 及SD 記憶卡協會均將華為從合作名單中剔除,這或將影響華為下一代智能手機的存儲設計,華為新機將無法使用microSD 記憶卡。而在5 月30 日,兩家協會雙雙恢復華為的合作名單顯示。
5 月25 日,WiFi 聯盟宣布暫時撤銷華為的會員資格,這意味著,華為將無法參與無線技術認證規範的製定,而Bluetooth SIG 很有可能會暫停華為終端技術的授權。
5 月29 日,有消息指IEEE 禁止華為人作為期刊的審稿人和編輯。對此,北大教授張海霞發公開信,申請退出IEEE 編委會。
6 月1 日,IEEE 承認該事件,並於6 月3 日發佈公告,宣布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目前,在華為海思麒麟芯片的供應商中,近一半以上都是非中國企業。而對於一些非美國公司而言,美方的禁令將會影響到這些企業與美國部分供應商的合作,美方的決定也反映了全球科技行業的高度關聯性,跨國公司可能在多個國家擁有員工或利益,這種連鎖效應,也是大眾所不願看到的。
“Arm 在美國有很多員工,可能還有美國的法律實體。”專業技術網站iFixit 首席執行官Kyle Wiens 表示,“我懷疑這不僅僅是軟銀插手這麼簡單。如果我是他們的管理人員,我認為現在最簡單的可能是讓中美談判達成協議。”
在芯片電子產業,每個製造環節都有不容易跨越的技術以及資本門檻,這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取代的。而芯片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芯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
目前,在芯片設計領域,海思需要Arm 的架構以及IP 提供技術幫助,雖然他們不做芯片,但其技術方案是無可取代。
Arm 公版架構即使已經非常老舊,但是其他供應商的適配,亦是長期選擇。華為想做另一種產業生態,可比登天還難。
在製造與封裝測試環節,華為也需要半導體製造廠的幫忙,雖然說台積電至今為止並未停止對華為的合作,但已有分析師對台積電能否持續供貨表示悲觀,認為禁運或將華為排除出全球價值鏈。哪怕華為有能力設計高端芯片,也無法憑一己之力製造。
科技網站Arstechnica 表示,預計華為將不會在2020 年第三季度發布搭載全自主研發升級版的海思麒麟SoC。即使中美達成協議,華為也會在此期間失去寶貴的開發時間。
但是,我們要知道,華為受到的影響雖然很大,但是其終端產品是最大的砝碼,若華為終端設備出貨量極高,或許也會改變現狀。而這一切,都需要華為重新設計新的架構,浴火重生,重新建立起來新的供應鏈。
市場研究機構FeibusTech 的首席分析師Mike Feibus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目前已公開的消息來看,無法購買美國企業的芯片,主要受影響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對於其他技術與5G 業務,影響較小。而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亦是其公司營收方面的增長引擎,這將取決於接下來華為公司整體現金流該如何操作。
從長期來看,隨著更多的企業宣布暫停與華為的合作,華為其他業務的供應鏈也將會受到影響。
對供應商的影響:休假停止運行
自20 世紀80 年代開始,華為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深深植根於全球通信網絡並準備主導5G 基礎設施的技術巨頭。近些年來,華為消費者業務得到了快速成長,使得華為公司從技術到產品終端,形成了自主研發產業鏈條。
根據研究公司IDC稱,華為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所需的技術與供應商一直是全球化的。其中包括FIH Mobile、華勤通訊科技、和碩、偉創力等企業。在這次華為“斷供”事件中,供應鏈企業損失慘重。
援引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從華為獲得營收最多的前十大美國廠商分別是:偉創力(Flex)、博通、高通、希捷、美光、Qorvo、Intel、Skyworks、康寧、ADI。
儘管這次的交易禁令源自美國,但是由於全球供應鏈體系,現已蔓延至歐洲和日本的芯片供應商,正在產生連鎖反應。
而根據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華為手機的主要代工廠偉創力(Flex)因美國禁令,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二大代工廠。根據路透社早前發布的一組數據表明,他們主要為華為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代工,其公司在2018 年有24.3 億元人民幣營收來自華為公司,佔總營收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5 月20 日晚間,有消息指,廠內開始開足馬力,華為派了150 輛大貨車,去偉創力在國內的主要生產基地珠海偉創力拉回物料和設備。
“我們得到了公司的通知,華為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的生產線需要停止運轉,正在等待進一步通知,”一名偉創力員工告訴日經評論的記者,“我們不確定生產工作何時會恢復,目前是休假時間。”
而一位供應鏈消息人士表示,華為在今年非常急於組裝,加大了對供應鏈的生產訂單。從華為年報中的現金流數據就可見一斑。根據華為2017年年報顯示,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幾乎翻了一倍,達到963億元,接近一千億元,而在2018年,現金流下降了22%,根據業內人士的推測,其現金流都已經用於在供應鏈中訂單出貨。
據悉,迄今為止,華為在2019 年已生產了大約8500 萬部智能手機。超過了2018 年上半年出貨量,當時大約出貨了7500 萬部。
此前,日本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下調了對華為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雖然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一季度華為手機市場銷量份額超過蘋果的iPhone,但是在下個季度,受供應鏈的停產影響,華為手機的全球份額可能會逆勢下降。
野村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華為的智能手機供應鏈已經收到了負面影響,華為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可能會出現20%至30%的下滑(甚至更大),不排除華為將削減終端產品供貨或延遲推出新機型出貨量的可能性。
對於華為來說,受到美國禁令影響,是可以挑選其他供應鏈企業進行選擇,亦可以做其他內部業務的調整,使其資金影響降到最低。但是像偉創力一樣的代工企業,是電子產業中利潤較低的一環,這些廠商都要靠大訂單來堅持“活下去”,不斷增長其營收。
但是美方的這一禁令,導致很多生產線會被砍掉,大量工人會失業,底層員工“沒有飯吃”,也讓很多企業不能與華為產生長期合作,這是對供應鏈企業產生最大的衝擊與影響。
對消費者的影響:手機會變磚,修個拖拉機都沒信號
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來說,華為事件帶來的危機已經悄然來臨。
早前,谷歌宣布停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往來。在軟件層面,新的華為手機將無法搭載谷歌的GMS 服務,有消息指出,華為將重新打造新的系統,或將命名為“鴻蒙”,目前暫不清楚這個系統的具體設計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停止合作之後,未來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勢必會遭遇到嚴峻影響,對於長期使用華為的用戶而言,美國單方面一紙禁令的影響,則是乾預甚至剝奪了其選擇購買手機產品的自由。
圖| 華為P30 系列手機(來源:AndroidAuthority)
“華為一直在努力開發自己的AppGallery 和其他軟件資產,其工作方式與芯片組解決方案類似。”CCS Insight 研究主管Ben Woods 對媒體表示,“毫無疑問,華為並沒有選擇立即退出,而是不斷通過努力,使其成為控制自己命運願望的一部分。”
除了終端產品,受禁令影響,美國禁止採購華為設備的舉動,也正開始影響到美國鄉村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美國一位鄉村居民凱文·尼爾森,最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因為他的拖拉機發生了斷裂,試圖找到一個強大的蜂窩移動網絡信號,將破碎部分的照片發送到65 英里外的修理廠,但失敗了。
而這樣的狀況如果要改善,可能要比過去更加困難,就是因為美國對於華為的禁制令。
根據外媒報導,此前,華為是美國鄉村地區的無線公司主要設備供應商。華為對許多服務於人口稀少地區的無線運營商至關重要,因為其傳輸信號的設備成本通常遠低於其他廠商。
在美國鄉村地區,部分電信運營商一直在用華為的產品與技術,儘管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提高其他非華為的無線設備覆蓋率,但其他的無線傳輸服務仍然不穩定。
華為利用低價穩定的技術與銷售策略,佔領了美國大部分鄉村地區市場。雖然華為銷售網絡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終端產品,但其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通信網絡和設備傳輸數據等技術服務與支持。只有少數其他公司,如諾基亞和愛立信,在銷售同類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價格過於高昂。
東俄勒岡電信公司(一家依賴華為產品的小型運營商)的首席執行官約瑟夫弗拉內爾表示,受美方禁令影響,他被迫需要重新考慮與更改自己的業務。並對媒體表示:“我們之所以能夠為成功為客戶服務,是因為我們注意到成本,這就像是,當你買福特皮卡時,我們不會出去購買蘭博基尼。”
受美方禁令影響,美國鄉村地區的華為網絡已經受到了嚴重挑戰。雖然說,美國人一直擔心華為設備的安全性,但是在服務與利潤面前,許多服務美國農村地區的電信運營商,仍在考慮使用華為的5G 服務與設備。
畢竟,華為提供的定制設備,其價格要比競爭對手少20% 至30%。
技術升級改變了生活。而在5G 時代,華為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夥伴,這是美方無法改變的現實問題。預計到2019 年底為止,中國三大運營商將全面支持商用的5G 網絡,屆時,美國掉了隊,誰能負責呢?
最終的苦,還是要美國的消費者來承擔。
華為能在禁令下“重生”嗎?
此前,有業內人士曾表示,“華為的芯片生產是完全沒有後備的。”就此看來,華為開足馬力去提前做好芯片準備,就是為了“囤貨”。
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對記者表示,目前華為的芯片產品僅可以為用戶與企業提供三個月到一年的支持。
任正非此前曾多次表示,美國對華為的措施,“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可能會刺激中國系統性地、踏踏實實地發展電子工業”。
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正在隨著國內技術前沿不斷進步,不管是在科研圈,還是在技術領域,我們的創造力是極其豐富的。在發展政治經濟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險峻的國際情勢會讓更多人鼓勵發展科技,之前中國的創新路徑一直是高資本投入,而在組織管理和全產業鏈發展上則相對欠缺。
近來在供應鏈與終端市場發生的變化影響,也讓更多人看到,當這世界少了華為之後,會有多大的影響?
而這次華為出現的“斷供”事件,讓我們提高了警惕,這將會給整個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影響,對於華為是否“浴火重生”的問題,這需要通過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