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W1芯片的優勢或讓Android陣營難以超越
蘋果的生態相對Android陣營而言相當封閉,因此希望更開放的機友基本不會考慮iPhone。不過,也正因為蘋果對其生態嚴格的控制,在過去多年時間裡,蘋果刮起了手機芯片行業的革命風暴,如今A系列芯片已經成為了手機芯片史上最強大的芯片。其實不只有A系列芯片,超低功耗的Apple W1芯片亦是如此。

Apple W1 芯片隨AirPods 無線耳機而誕生,當時蘋果稱AirPods 基本上就是“重新發明了無線耳機”。蘋果的話有一定道理,畢竟AirPods 今天是如此風靡,就連很多身在安卓陣營的機友也不得不承認,其革命性的W1 芯片真的為iOS 用戶帶來的無縫藍牙音頻體驗相當出色。
蘋果一直沒有透露太多與W1 芯片相關的細節,但如今大多數iOS 用戶都知道,通過W1 芯片至少讓基於此芯片的耳機實現三點突破性的創新:
-首先是“快速”配對,相比傳統普通無線耳機的仍不算繁瑣的配對步驟而言,W1芯片幾乎做到了“化繁為簡、一步到位”的無間銜接。憑藉W1芯片,AirPods只要靠近iPhone或Apple Watch即刻配對完成,提供行業內的最出色全自動的設置方案。另外,通過iCloud與Mac與iPad進行連接,AirPods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自由切換。
– 再者,W1 芯片可以“穩定”的連接,蘋果稱不僅不會有普通藍牙耳機的斷續情況,還能“提供卓越的音質”。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在使用藍牙無線耳機時,傳輸信號相對糟糕的情況下,傳輸的音頻有時候會斷斷續續,或者音樂口吃一下,十分煩人。不過,體驗過AirPods 的用戶應該知道,其穩定性真的能夠打包票。
– 最後一點是超低功耗,能效控制比應該比目前大量藍牙耳機更好。蘋果非常確認這一點,聲稱W1 芯片工作時功耗只有傳統無線芯片的三分之一。為了讓用戶能更長時間的免於充電,蘋果還設計了額外的充電盒,就是為了滿足超過24 小時的總續航時間。
當然了,iPhone 用戶弱項完全享受上述三點創新,必須確保系統已經升級到了iOS 10 或者更高的版本。儘管耳機還要求支持AAC,也就是支持24 位96kHz 的音頻質量,但有些耳機在藍牙傳輸時將其限制在CD 質量之下。不過,其實滿足iOS 10 和AAC 支持的條件並不難,AirPods 就是最佳選擇。

那麼,W1 芯片可以讓iOS 設備的無線音頻如此出色,為什麼Android 陣營沒有這樣類似的搭配呢?
我們都知道,Android 陣營與蘋果統一控制的生態有很大的不同,這一點可以從不同Android 手機總是提供不同的藍牙編解碼器性能就能看出,而且體驗區別是相當明顯的。手機領域有太多家Android 手機製造商了,而蘋果是唯一一家,所以Android 陣營要想得到滿足自己的音頻的體驗,一開始總是相對迷失的,畢竟不同系統版本,不同硬件,選擇不易。
可以說,在Android陣營的里的廠商,包括谷歌、三星、LG、索尼、華為等,每一家都有自家的音頻體驗特色,有個別廠商進行了更大的定制化,加入HiFi芯片以便打造更卓越的音頻性能。例如,vivo NEX的Hi-Fi模塊通過SIP封裝技術,將一顆DAC和三顆運放組成的運放矩陣集成封裝在一顆芯片(CS43199+SSM6322)內提升音質。但是,安卓陣營整體而言仍缺乏集中化,難以出現像W1這種完美兼容並一步到位的芯片。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Android 陣營可能永遠都不會有W1 這樣的芯片問世。但有一點各個廠商都是統一跟進的,那就是藍牙技術的不斷改進。相信此時有人會說藍牙5.0 非常出色,完全基於藍牙5.0 能夠明顯感受到體驗升級。然而,這與W1 專用芯片不同,而且iPhone 也支持藍牙5 技術,藍牙5 並沒有帶來像W1 那麼出色的體驗。
總之,蘋果W1 芯片不僅有助於整個iOS 生態的設備傳輸高品質音頻,而且還帶來了行業內的最出色全自動的設置方案,以及最出眾續航時間,這種優勢是整個Android 陣營所不具備的,而且未來可能還會將此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蘋果在芯片領域的投入和產出是史無前例的,不僅能打造高質量“行業領先”的芯片,而且以此實現出色的“行業領先”的革命體驗,近些年來還沒有哪家廠商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

我們已經看到蘋果為iPhone 和iPad 打造的A 系列芯片優勢不斷擴大,因此當前蘋果剛剛起步還較新的W1 芯片,不出意外也會參照過去幾代A 系列芯片的發展步伐,變得越來越出色,畢竟蘋果對芯片行業的野心依舊不減,正計劃打造更多業內一流領先水平的芯片。
關鍵在於,越來越多的出色的定制芯片,不斷蘋果旗下產品自主設計硬件的“垂直整合”戰略奠定更堅硬的堡壘。誠然,安卓陣營不太可能或很難很快看到與W1 相當的芯片了,除非全球藍牙音頻的下一次革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