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子背包讓蜜蜂成為農場物聯網的其中一環
無人機和物聯網已經相當普及,但它們的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體積大、價格高、續航短。為了克服這方面的問題,一支研究團隊決定請出人類的好朋友——蜜蜂,並為它們加上了一款微型電子背包。在自然授粉的同時,全副武裝的“仿生蜜蜂”可以輕鬆覆蓋整個農場,背上的傳感器可以幫助記錄下有用的數據。
背包本體僅重102mg,約等於七粒生米。
研究作者Shyam Gollakota 表示:“無人機的單次續航時間在10~20 分鐘,而蜜蜂可以持續收集數小時的數據。我們首次展示了用昆蟲來取代無人機,來完成所有計算和傳感的可能性”。
背包自帶一定的存儲空間,可檢測溫度、濕度、光強度,還有位置追踪與數據收發功能。
該團隊了一套小型裝置,能夠放到大黃蜂的背上,以追踪其位置和感知周圍環境。當然,完整的GPS系統會消耗太多電量,所以蜜蜂的電子背包要更加精簡。
研究人員為蜜蜂配備了可感知周圍環境並收集數據的電子背包
研究團隊打造了一個多天線基站,能夠實現區域內的廣播。背包中的接收器,可以通過計算信號的角度和強度,對蜜蜂所在位置進行三角測量定位。
“仿生蜜蜂”可以收集整個農場的數據
實踐表明,該系統可在80 米(262.5 英尺)的範圍內,實現精準的蜜蜂追踪。當蜜蜂回巢之後,可以進行無線充電,同時上傳白天收集到的數據。
背包電池可續航7 個小時,並在蜜蜂夜間回巢時進行無線充電。
研究人員稱,仿生蜂群可以組成一個活動的物聯網絡(IoT),從而收集整個農場的數據。不過研究合著者Sawyer Fuller 指出,這要看蜜蜂是否只喜歡在限定的農場範圍內活動了。
Living IoT – A Flying Wireless Platform on Live Insects(via)
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在線上發表。不過在2019年的ACM MobiCom會議上,他們還會深入講解一番。
[編譯自:New Atl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