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沒見過這些老產品依舊堪稱神器
最早的00後們能記事,大約也要到04年-05年,這個時候半導體的集成度已經很高,並且大量的新技術已經湧現。但電子產品其實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輝煌產品,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已經進入歷史、今天已經不常見的電子產品,它們代表著那個時代工藝的巔峰。
先從廣播說起
現在聽廣播的場景,基本只有開車的時候,連公園裡聽收音機遛彎的老大爺都越來越少了。以前開車聽路況播報,但是現在手機地圖哪裡堵車一目了然,線路算法成熟,收音機似乎愈發的可有可無,開車的時候聽音樂更多。但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廣播和電視是最重要的傳播方式。
紅燈牌電子管收音機,你家裡有嗎?
中國普及”話匣子“的時間並不早。筆者家裡老人回憶,在五六十年代她上學的時候,家裡攢錢買了一台紅燈牌電子管收音機,在班裡引發了轟動!她過年的時候開班會抱去學校好幾個同學護駕,那種轟動和羨慕是今天物質豐富時代的孩子根本無法想像的。這個產品筆者小時候還見過,不過已經不用,純粹是擺設或許壞了,老人用的已經是晶體管收音機了。
能接收、打印衛星圖像的“可視化”收音機,濃濃的專業範
根德S800,很多收音機發燒友的夢中情人
今天我們熟知的索尼,其實也是做收音機起家的。作為看家產品,索尼的收音機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了巔峰,就是這款V21。這款產品神奇的已經不是強悍的收音功能,而是自帶一個熱敏打印機,可以打印傳真的衛星雲圖。由於配有超大液晶屏,搞可視化廣播,這樣的配置在1980年代末期當然便宜不了,那個時候賣6500美元!現在二手市場也要幾萬塊。當然還有根德S800、國產HAM2000等不同的旗艦廣播,成為很多廣播發燒友的夢中情人。
2000多元的收音機,或許是索尼最好的收音機產品了
收音機本身已經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讓位於今天的各種手機APP等流媒體。在本世紀初的頭幾年,索尼還有旗艦收音機產品銷售,現在這個漂亮的方盒子,有AM、FM收銀和鬧鐘功能,還不到200塊錢,可以買一個放在床頭。
磁記錄的輝煌
黑膠唱片意外的複活了,現在反而成為一種比較主流的記錄介質,因為模擬記錄的緣故,黑膠唱片音質很高,並且有別於數字記錄,有自己的味道。在黑膠同時期,其實更流行的是各種磁記錄的介質,尤其是各種磁帶。
精緻的機械質感是今天的全面屏手機給不了的感受
說磁帶就繞不過磁帶Walkman。這個索尼曾經的主打產品也退出了市場讓位於當年的MP3。但Walkman這個產品巔峰的時候,是難以想像的精緻。這種機械驅動產品的精緻感,是今天的各種全面屏無法給你的,現在二手的Walkman並不貴,可以二手貨APP找找。
筆者可以肯定的說,國內應該沒多少人看過正版VHS錄像帶
視頻今天都是流媒體、下載或是光盤,以前可是要VHS錄像帶。這是索尼格式大戰輸給JVC的案例,讓VHS變成了家用產品的標準。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松下、索尼、夏普,甚至今天LG的前身Goldstar(高士達)都有磁帶錄像機。不過磁帶錄像機看多了就不清楚,還要自己手動擦磁鼓,當時誰有幾本你懂的內容或是美國新鮮大片的錄像帶,可以享受眾星捧月般的追隨者了。
DAT磁帶播放器的質量和CD一樣甚至略好一點
磁帶今天依舊是優異的數據備份介質
除了這民用磁帶,商用設備上,索尼的Betamax磁帶以及DAT磁帶,後者是數字記錄的,在錄製CD的時候其實是先錄到DAT磁帶上的。這些專業化的磁帶設備價格昂貴,並且進入國內晚,所以國內產品保存的並不算多。磁帶到現在還有專門的存儲設備用來備份數據使用。
顯像管的時代
液晶的畫質問題其實到今天也沒徹底解決。這種先天帶著問題的產品,由於體積、面積的優勢取代了畫質更好的顯像管。2005年的時候索尼就在中國退市了著名的特麗瓏電視機,當時筆者不少朋友還去搶購了當時的旗艦HR36。這幾年賣掉的時候都是給收廢品的百十元錢,求求你搬走吧,這玩意實在是太沉了,屏幕36英寸,重量有100來斤……
生不逢時的Qualia,放到今天會被各種壕搶購一空
由於使用電子轟擊屏幕上的熒光粉,所以調教讓電子槍發射電子偏轉的磁場就是很大的學問。索尼的特麗瓏、三菱的鑽石瓏技術在於使用條狀的柵格,而不是競爭對手們的網眼,可以做到更艷麗、更濃郁的顏色表現,所以在當時是高畫質的代表。
EIZO特麗瓏管的畫質達到了巔峰
電視機有我們說的HR36以及Qualia015,顯示器索尼則推出了能實現2048X1536@60Hz的21寸產品F500R,昂貴的價格讓其註定是發燒友們的夢中情人。不過筆者有幸見過柱面管時代的索尼500PS顯示器,以及藝卓用瓏管生產出來的FlexScan T96X系列,我覺得這幾個產品的畫質還在純平的F500R之上。但視頻監視器領域則是索尼BVM獨大,很多電視台的老編審到現在還在懷念BVM,不習慣看液晶監視器的畫質,很多退役的BVM監視器成了古舊遊戲(初代PS、紅白機等等)玩家的愛寵,因為BVM上有舊的視頻接口。這些CRT核心都還是索尼和三菱的瓏管技術,上世紀末開始玩電腦的還喜歡單槍三束、三槍三束爭個孰優孰劣。
三槍投影機,畫面有膠片電影的質感,非常難伺候
顯像管畫質的另一個巔峰屬於投影管,9寸投影管。在沒有LCD、DLP等當今投影技術的時代,靠的是顯像管來進行數字投影。當時9寸的投影管可以做到3000多線的分辨率,可以說2K的清晰度對投影管來說不是問題。當時為了亮度,最佳的方案是三槍,即RGB分色投影,有三個投影管,當時索尼、巴克等三槍投影機市價都是天文數字(北上廣可以換房)。
投影管的感覺更像膠片電影
一個投影管都很難伺候,比如濕度變化都會影響畫質,三槍可以說開機冷機是一個狀態,熱了又是一個狀態,要調好非常考驗用戶本身的調教本事。不過這個產品的畫質一直非常好,今天要超越也不那麼容易,可能雙色或是三色激光、三片式的產品才敢說畫質上更好,不過這種規格的產品依舊極其昂貴甚至只有影院用的商用產品才有這樣的配置。本世紀初的幾年,有不少退役的三槍管產品,比如索尼的巴克的1209S等流入二手市場,幾萬元就能圓夢,發燒友們買的並不少。
磁記錄和顯像管之前
下面要登場的這個產品其實國內就是50後、60後見過的也寥寥無幾,但在國外還是有很多用戶的:在錄像機、攝像機之前,家庭怎麼錄像?這就是8毫米膠片攝影機,尼古拉斯·凱奇早年有個片子名字就叫8毫米。
不同時期的8mm膠片的規格
電影工業的膠片規格大,所以以前拍電影很高的成本都在膠片的成本上,一個鏡頭力求一氣呵成,否則浪費的膠片都是成本。家用為了成本低,自然使用的面積要小,所以8毫米這種格式應運而生,在五六十年代發達國家,8毫米是唯一的可以記錄影像的方式。甚至到後期還出現了Double8這種可以寬幅可以正反錄的格式。
佳能當年推出的8mm攝像機,非常小巧
很多好萊塢的成名導演、演員都是從8mm開始的
8mm的膠片攝影機其實在那個時代已經做的非常精巧,面向業餘愛好者的只有巴掌大。斯皮爾伯格在內的很多導演都是小時候使用8毫米攝影機,愛上了電影,成為一生的事業並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其實黑膠唱片之外,我們今天還在用的比較熱門的產品機械鍵盤、光電鼠標在技術上其實都經過了復興回到了剛發明的技術原理。但是本文所述的產品基本都看不到翻身的機會,它們有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作為產品來說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