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工推出雷達“黑科技” 讓傳統戰機巧妙實現“隱身”
在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殲-20打開彈艙的一幕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可在殲-20打開彈艙的背後,其實還有更多細節值得回味,例如殲-20的導彈能打的再遠也有個前提,那就是雷達必須看的遠。機載雷達雖然不起眼但重要性非同一般,可以說它直接決定了戰機的戰場感知能力和戰鬥力,少了它戰機爭奪制空無從談起,進而影響的就是整個戰局。
14所在今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三面陣”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當前,世界上的最先進戰機普遍採用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這是極少數國家才擁有的頂尖技術。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電科14所就展示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發展,從而完整勾勒出了中國戰機的強大打擊能力。
早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14所就曾首度對外展示KLJ-7A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成為那屆航展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今年的珠海航展上,14所著眼未來空中戰場的需求,展出了為戰機突破傳統視野局限的“廣角”解決方案。
國外專家來到14所展台現場了解“三面陣”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情況
其中“三面陣”版KLJ-7A就是14所面向市場提供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其視野可超過300°,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它的出現在技術上賦予了戰機3大優勢:
一是“廣角”視野將讓己方戰機能夠在敵方雷達盲區內飛行,現代機載火控雷達採用的是脈衝多普勒原理,具有“廣角”能力的飛機能夠在空戰中有效保持對敵方態勢掌握,從而規劃航線使飛機與對方速度矢量重合,這樣敵方戰機就無法掌握自己的行踪。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另一種“隱身”,對提升戰術靈活性意義重大。這對於三代機等一些非隱身戰機意義重大。
二是“廣角”視野可幫助戰機在實戰中實現“敏捷脫離”,即在大角度大機動狀態下可靠穩定地跟踪目標和製導先進空空導彈,這樣己方飛機就能做到“邊跑邊打” ,生存能力大大提升。
三是“廣角”視野可以擴大雷達的搜索範圍,一定程度上當做“小型預警機”使用。
當然,實現這一切還是要基於強大的技術能力,例如飛機的機體有限,“三面陣”雷達多出來的天線因此對“輕薄化”有著很高的要求,這背後又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是個不小的技術挑戰。但據14所專家介紹,這些問題已經被一一克服,只要客戶有需要,這就將是貨架產品。
14所在今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機相掃”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除了“三面陣”版KLJ-7A,在今年的航展上,14所還向外界展示了戰機火控雷達的另一種“廣角”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基於機相掃的方案,該方案融合了有源相控陣和機械掃描雷達的技術優勢,在保留有源相控陣雷達先進功能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搜索視野,可將雷達視野擴大至±100°左右。這種機相掃方案雖不如“三面陣”先進,但成本較低,可直接用於老式戰機的升級,同樣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
如果說2016年亮相的KLJ-7A是解決有無問題的話,那麼本次珠海航展展出的機載火控雷達“廣角”方案則是基於戰術需求來帶動技術的發展,這標誌著我國在機載火控雷達技術已經並跑世界先進水平,並在某些方面實現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