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主管落馬、股東破產、商家跑路:紅星美凱龍,到底怎麼了?
近日,紅星美凱龍集團發佈公開信稱,「五一」全民消費在即,紅星美凱龍擬全國投入超1億億用於消費補貼。公開信表示「我們相信,消費即力量,信心是長城。」不過,就在這一公開信發布前不久,一起關於紅星美凱龍集團原執行總裁高某涉嫌職務侵占罪的二審判決書正式公開,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根據判決書,高某作為專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利用負責外資引入任務的職務便利,在與交易對方簽訂合約過程中,將原本10%的服務費增加到13%,套取公司資金501萬元,與謝某七三瓜分,此事暴露出紅星美龍在企業治理,尤其高階主管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而更深層的危機體現在財報數據中,根據紅星美凱龍2024年財報,其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不僅如此,曾經頭頂「中國最大家居賣場」光環的紅星美凱龍,如今一方面面臨用戶信任危機,商家產品品質差、捲款跑路等投訴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其二股東紅星控股因自身債務清償困境申請破產重組,紅星美凱龍股價也不斷受挫,較一年來最高點已經跌去三成。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下行,家居業仍需熬過「苦日子」。
高階主管職務侵占細節公開
根據裁判文書網對於《謝某,高某職務侵占罪二審刑事裁定書》的公示內容,《BUG》專欄梳理了這起原紅星家居執行總裁高某的案件來龍去脈,通過這起事件,暴露出紅星美凱龍在企業治理,尤其是高管管理方面的問題。

(圖片來自裁判文書網)
事件起因是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紅星控股)作為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紅星家居)的控股股東,需完成與重慶璧山區政府約定的1億美元外資引入任務。
2021年9月,紅星控股董事長車某授權時任紅星家居執行總裁的高某全權負責此事。高某透過無業人員謝某結識中介方袁某1(另案處理),私下約定:袁某1幫助紅星控股引入3000萬美元外資,紅星控股按引資額的13%(390萬美元)支付服務費,其中3%(9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01萬元)需返給高幣501萬元。高某隱瞞這項私下約定,向紅星控股謊報13%為正常服務費標準,促成合約簽訂。
外資到位後,紅星控股支付袁某1390萬美元。袁某1依約定將501萬元轉入謝某帳戶,謝某隨後將其中349.3萬元轉至高某指定的親屬帳戶,自留151.7萬元。 2023年5月,高某因其他案件配合調查時被抓獲,謝某同日落網。二人到案後供述犯罪事實,全額退賠501萬元(高某退349.3萬,謝某退151.7萬),紅星控股損失得以挽回。
2024年12月,重慶璧山區法院一審認定:高某利用職務便利虛增服務費,為主犯;謝某協助提領分贓物,為共犯。判決高某犯職務侵占罪,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罰金20萬元;謝某處有期徒刑2年,罰金10萬元。謝某上訴稱“不知虛增費用”,其辯護人質疑管轄權及罪名認定;高某辯護人則主張“3%服務費為公司同意獎勵”。
2025年2月,重慶一中院二審裁定維持原判。

(圖片來自企查)
高某職務侵占罪的案件公開,為家居業企業管理敲響警鐘。
而實際上,由於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下行,紅星美凱龍的危機遠不止於此,2024年6月7日,其二股東紅星控股因自身債務清償困境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儘管美凱龍在公告中強調,紅星控股的重整僅涉及其自身法人主體,不會對公司現有或潛在的商戶和消費者造成直接損失,但據公開資料,紅星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紅星美凱龍的執行董事,顯然,紅星控股的現狀無疑會讓市場對美凱龍的信心產生影響。
一年關了27家自營商場
紅星美凱龍的業務模式主要是透過經營和管理自營商場、委管商場、特許經營商場和策略合作商場,為商家、消費者和合作方提供服務。同時,公司也提供包括網路零售、裝潢設計等泛家居消費服務。但從紅星美凱龍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來看,該公司在營收、獲利均呈現乏力態勢。

根據美凱龍揭露的2024年年報,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21億元,上年同期營業收入115.15億元,年減32.08%;實現歸母淨利虧損29.8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額為22.16億元,虧損29.83億元,去年同期兩年合計虧損近52億元,超過前兩年獲利的總和。
收入下降,財報進一步分析指出,自營及租賃收入為53.6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1.0%,佔營業收入68.5%,主要係受總體經濟環境波動影響,商場出租率階段性下滑,公司為了支持商戶持續經營,穩商留商優惠增加所致;委託經營管理收入為14.60億元,同經濟服務為3.32億元,年減77.5%,主要係受到相關行業收縮情況的影響,公司項目數量減少、存續項目工程進度放緩等原因所致;其他收入為6.69億元,同比下降45.4%,主要係較上年同期聯合營銷和商業策劃收入減少所致。此外,2024年公司實現毛利45.56億元,相較於2023年同期毛利65.33億元下降30.3%。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美凱龍經營77家自營商場,平均出租率83%。但2024年門市減少27家。且受委管商場相關收入減少,以及委管專案履約進度延緩等因素影響,委管商場相關收入下降28.1%,2024年末公司257家不同管理深度的委管商場中,平均出租率為82.5%。此外,2024年公司建築裝飾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較2023年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而對於淨虧損持續擴大的原因,美凱龍方面表示,受國內經濟形勢及房地產家居後週期消費的震盪調整影響,行業加速出清,商場出租率同比階段性下降;同時,公司對部分商戶減免了部分租金及管理費;此外,公司調整戰略與商場內佈局,與商場產品呈類態、新能源等產品暫時引入相關的市場內態價格呈類態下降。
商家捲款跑路,屢見不鮮
《BUG》專欄發現,在全國12315消費投訴資訊公示平台,關於紅星美凱龍的投訴共6245條。而在黑貓投訴網,關於紅星美凱龍的投訴共有3041條,其中不少投訴都與退款、賠償有關。許多消費者指出,紅星美凱龍商家有延遲出貨、拒絕退換貨甚至是捲款跑路問題。而近年來,關於紅星美凱龍商家捲款跑路的報道屢見不鮮。
今年3月,有報道稱,有消費者在紅星美凱龍廈門1號店的紅福利棠整木定制門店下單了整木定製家居,交了定金和大部分的貨款,商家卻失聯了。該事件發生後,多位消費者建起維權群,一位當事人稱「有9人參與了交付訂金、貨款的接龍,加起來有80多萬元。」而諷刺的是,這家公司還曾被評為商場的四星級商家、誠信商家,再加之鋪上的裝潢,也吸引了不少人的下單。如今,因為涉及多起法律訴訟,該門市已經被查封,公司法人陳某紅也被限制消費令。
另一位消費者李女士(化名)向《BUG》欄位指出了自己經歷的商家捲款跑路,她表示,自己在2024年7月、2024年8月、2025年3月,她分別在重慶市綦江區紅星美凱龍日立中央商家店購買了中央空調、新風氣、地暖商品,共通貨。
李女士表示,目前她和一些消費者都報了案,涉及消費者有上百人,金額較為巨大,大家都在等待處理結果。 《BUG》專欄針對此事向當地紅星美凱龍求證,對方表示,目前案件已經有當地工商管理等介入,「我們也在等安排」。
當被問及類似事情商家跑路紅星美凱龍對用戶是否會做出補償,對方表示,「我們有先行賠付政策,商家在我們這裡交的有保證金,這個都有條款。」不過,李女士在與《BUG》欄位溝通過程中表示,紅星美凱龍並未與她進行聯繫,也未對其做出任何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家居裝飾者先行賠付」「承諾24小時高效能賠償」曾是紅星美凱龍在消費端重點宣傳的內容,2019年,紅星美凱龍與產險達成策略合作,並表示:「從開工至完工後90天內全數全力退錢然而,從現今不少消費者反映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承諾並未落實。
專家:資質審核和日常管理或有不足
上海夏至良時諮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業分析師楊懷玉向《BUG》專欄表示,消費者的投訴背後,是紅星美凱龍暴露出的監管不力和危機處理不當。身為商場,紅星美凱龍對進駐商家的資質審核和日常管理或許有不足,未能有效防範商家跑路的風險。同時,在應對危機時,紅星美凱龍未能及時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補償措施,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的不滿。
在他看來,面對用戶信任危機,紅星美凱龍亟須進行策略調整與品牌升級。加強與優質供應商的合作,提升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積極探索線上與線下整合的新零售模式,以適應市場變化與消費者需求。此外,拓展加值服務領域,如設計諮詢、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等,增強自身競爭力並維持業界領先地位。只有這樣,紅星美凱龍才能在未來繼續引領產業發展潮流,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業者指出,紅星美凱龍的經營困境並非個案,而是整個家居產業的縮影。隨著房地產市場下行對家居產業產生嚴重影響的連鎖反應。如今,不論是新房銷售的放緩,還是存量房改善需求的下降,都導致了家居建材市場需求的下降。業界內,包括蒙娜麗莎、東方雨虹、箭牌家居、法獅龍等家居建材企業,2024年業績均出現下滑或虧損,紅星美凱龍要想扭轉虧損,仍需熬過「苦日子」。
文 | 《BUG》欄位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