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成立的「超級部門」希望以尖端科學議程吸引美國研究人員
德國聯邦議院即將組成新的「大聯合政府」。由弗里德里希·梅爾茨領導的新政府計劃增加科技支出,同時毫不含糊地邀請那些被排斥的美國研究人員遷往歐洲繼續他們的研究工作。

德國三大政黨已同意組成新政府,由中右翼的基督教民主黨和基督教社會聯盟與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聯合組成。雖然大聯合政府並非新鮮事,但在即將成立的新政府中,一些意識形態的融合尤其體現在科技政策制定方面。
這份長達144頁的協議預計將在未來幾週內獲得三方正式批准。協議概述了成立一個新的「尖端科技部」的計劃,該部將負責監管研究、技術和航空航天領域。該計劃要求拆分現有的研究與教育部,將研究職責移交給新的部門,並將教育職責劃歸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部。
大眾基金會執行長 Georg Schütte)稱,該計畫是對原本理所當然的投資組合進行明智的「重新調整」。他認為,研究與科技和航空航天緊密相連,而將科學與教育分開,這與歐盟理事會內部的類似劃分如出一轍。歐盟理事會是歐盟兩大中央立法機構之一,與歐洲議會並列。
由基民盟領導人弗里德里希·默茨領導的大聯合政府正大力推動德國的科學復興。新成立的超級部門將專注於具體的研究和技術重點,包括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技術、微晶片研發與製造以及聚變能。該計畫要求德國追求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可運作的聚變反應器。
德國尚未為擬議中的超高科技部門分配預算,但執政聯盟協議概述了明確的資金軌跡。該協議承諾到2030年,每年將對德國主要研究機構的資助增加3%。
大聯盟協議還包括賦予「科學自由」的計劃,資助決策嚴格遵循以科學為導向的標準,僅此而已。腫瘤學家兼研究員伊娃溫克勒表示,實現這一目標本應是輕而易舉的事。然而,目前美國國內的兩極化甚至讓最普通的原則也面臨考驗。
德國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美國研究人員離開的目的地。在川普第二屆政府的領導下,美國史無前例的預算削減甚至迫使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不得不去打掃廁所。新一屆歐洲政府正在籌備一項名為「千人計畫」(1000 Minds)的倡議,旨在提升德國對科學研究專業人士的吸引力。溫克勒認為,開闢一條更順暢的途徑來吸引美國和國際的寶貴人才,或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正確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