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PPT曝光鴻海解讀美國關稅豁免政策影響
在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佈公告,宣布對手機/PC/伺服器/半導體等產品豁免「對等關稅」之後,台媒「優分析」曝光了據稱是鴻海集團內部對於此次美國豁免「對等關稅」的解讀。根據曝光的鴻海集團內部PPT內容確認,此次美國更新的豁免清單可豁免原4月10日起美國對中國(含香港,澳門)課徵的125%對等關稅。
即可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產品只要是涵蓋在該豁免清單內的物項都可豁免125%的對等關稅。注意,先前就已經對華實施的加徵20%關稅並不在豁免之列。
豁免清單對20條商編HTS下的商品提供對等關稅豁免優惠,其中就包括了對於電腦、伺服器、智慧型手機、印表機、半導體製造設備、無線通訊設備(如基地台、路由器等)、記憶體、顯示器、半導體相關產品。這對在中國擁有眾多電子代工廠並為蘋果代工iPhone等產品的鴻海集團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根據鴻海集團內部的分析來看,在此次關稅豁免政策影響下,其在中國大陸製造的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對美出口的綜合關稅稅率分別為20%和27.5%,均在可控範圍內。但藍牙音箱、無線耳機、智慧音樂揚聲器、電視機、遊戲機等消費性產品並不在豁免範圍內,對美出口的綜合稅率分別高達152.5%、170%、145%、156.4%和145%。相較之下由於美國已暫停對許多國家的加徵關稅,這也使得越南、印度、台灣、墨西哥等原產的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對美出口仍是0關稅,其他消費性產品對美出口的關稅稅率也大多僅有10%-13.9%,不過墨西哥對美出口這類產品均為0關稅。
如果是中國原產的手機主機板/手錶主機板、智慧音樂揚聲器主機板等產品到美國,也需要分別被加徵高達152.5%、170%的關稅。如是中國原產的手機零件/手錶零件/無線耳機零件、智慧音樂揚聲器零件到美國,也需要分別被加徵高達152.5%、170%的關稅。由於路由器/交換器、其他網通產品、伺服器這些產品在豁免清單之列,因此這些產品如果是中國原產出口到美國的稅率主要為原有關稅+之前的20%加徵關稅,分別為45%、27.5%和45%。但是伺服器機櫃並不在豁免清單之列,所以如果是中國原產的伺服器機櫃出口到美國將面臨高達170%的關稅。
此外,由於PC及配套週邊產品及零件也在此豁免清單之列,因此鴻海在中國原產的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微型電腦一體機、鍵盤、平板電腦主機板、微型電腦主機板、微型電腦一體機主機板、鍵盤主機板、電腦零組件/結構件、鍵盤零件對美出口也基本是原有稅率+此前加徵的20%15% %、45%和45%。
從鴻海公佈的資訊來看,雖然此次豁免使得在中國生產的蘋果的iPhone、iPad、Apple Watch、Mac等產品對美國出口受到關稅的影響大幅降低,但是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產品並不在此列,因為出口到美國依然會受到高關稅的影響,在中國為蘋果代工AirPods的立精或將受到影響。不過,立訊精密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其出口到美國的營收佔比不到10%,關稅主要由客戶承擔。最近的消息顯示,蘋果即將透過鴻海旗下富士康在印度生產部分AirPods產品。後續蘋果可能會透過富士康印度、立訊精密越南工廠對美國出口AirPods等產品。根據蘋果公司的財報及預測數據顯示,其2024年來自中國區營收比重已降至17%,預計2025年將降至16%。相較之下,2024年美洲銷售卻佔了蘋果總共約43%營收。
但是,蘋果產品有超過80%的產能都是在中國,雖然蘋果近年來有持續透過代工夥伴在印度、越南等地擴大產能,但目前的產能佔比仍不到20%。因此,有分析稱,在中美貿易戰、關稅戰持續加劇的背景之下,蘋果可能會繼續推動鴻海等代工夥伴加大在印度、越南的產能佔比,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降低關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根據先前的資料顯示,蘋果早已計劃在2025年底前將全球25%的生產轉移至印度。這項行動已實際展開,蘋果與主要代工夥伴鴻海在印度合作興建新廠,並開始生產iPhone與AirPods。 2025年初,蘋果從印度透過包機出口約150萬部iPhone至美國,並與地方政府合作,將清關時間由30小時縮短至6小時,顯示生產與物流體系已初具規模。
除了印度以外越南也是一大焦點,蘋果在越南的佈局不像三星那麼深,為了分散供應來源,未來可能也需依賴鴻海等合作夥伴在越南的產能擴張來支持分散供應來源。
例如,鴻海旗下Fulian Precision Technology越南工廠已在當地生產伺服器、網通設備與零組件。同時還有為蘋果生產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為主,未來更不排除擴展至iPhone組裝業務。此外,立訊精密也有在越南建廠為客戶代工相關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鴻海等台系伺服器代工大廠很多都有在墨西哥建立了伺服器產線,而隨著美國的關稅戰影響,他們也紛紛計劃在美國建伺服器廠,以更好服務美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