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TO預測2030年AI將產生95%的程式碼
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了電腦程式設計的未來,它面臨著巨大的變革。產業領袖對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軟體開發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的預測從變革性的到謹慎的都有。一位微軟高層對此持更樂觀的態度,他預測人工智慧將在未來五年內主導程式設計領域。

微軟技術長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預測,到2030 年,95% 的程式碼將由人工智慧產生。不過,他很快澄清說,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參與軟體工程的終結。
「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慧正在做軟體工程工作……作者仍將是人類,」斯科特解釋道。 “它創造了另一個抽象層,因為我們從輸入大師(程式語言)變成了提示大師(人工智慧協調者)。”
他不認為人工智慧會取代開發人員,但它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工作流程。工程師將越來越依賴人工智慧工具根據提示和指令產生程式碼,而不是費力地編寫每一行程式碼。在這個新模式下,開發人員將專注於指導人工智慧系統,而不是手動編程電腦。透過提示表達他們的需求,工程師將允許人工智慧處理大量重複性工作,讓他們可以專注於設計和解決問題等更高層級的任務。
儘管前景光明,但目前的人工智慧系統仍存在重大局限性,尤其是記憶力。斯科特承認,如今的人工智慧助理“事務性太強”,這意味著它們很難回憶起過去的互動,也很難隨著時間的推移適應用戶的偏好。
不過,他認為這只是暫時的問題。斯科特預測,未來的人工智慧工具將透過從先前的互動中學習,提供更個人化和情境感知的幫助。
「在代理擁有記憶的地方,記憶能力是有限的,」首席技術長說。 “明年記憶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整個產業都在爭論人工智慧在程式設計中的作用。最近,IBM 執行長Arvind Krishna 在SXSW 大會上發表了更為慎重的看法。 Krishna 認為人工智慧將提高生產力,而不是直接取代程式設計師。他估計人工智慧將處理約20% 到30% 的編碼任務,但強調其在應對更複雜挑戰方面的局限性。
「如果你能用同樣數量的人多寫出30% 的代碼,那麼你寫的代碼是會增多還是減少?」 Krishna 反問道,他認為提高效率將刺激創新和市場成長,而不是導致失業。
Salesforce 執行長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 同意克里希納的觀點,即為人工智慧驅動的未來重新培訓員工。貝尼奧夫表示,由於人工智慧工具提高了生產力,他的公司可能會在2025 年停止聘請傳統工程師,但他強調,人類專業知識在與這些技術合作中的重要性。
同時,Anthropic 執行長Dario Amodei 也給出了與Scott 類似的預測,但時間線要激進得多。他相信人工智慧可以在六個月內產生高達90% 的程式碼——這一速度凸顯了這些工具的進步速度。